晓梦-《晓梦》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记梦诗。此诗通过对神仙境《晓梦》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记梦诗。此诗通过对神仙境界中仙人们逍遥自在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寻求精神解脱而不得的苦闷,蕴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厌恶之情。全诗写得洒脱飘逸,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有仙骨神韵,在李清照诗作中,可谓独具一格。晓梦随疏钟⑴,飘然蹑云霞⑵。因缘安期生⑶,邂逅...
晓梦-李清照——《晓梦》【年代】:宋【作者】:李清照——《晓梦》【内容】: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晓梦【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
浅议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内容摘要:李清照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于她的词作语言精妙脱俗、奇绝不凡,从而大大拓宽了诗词创作的语言表达。其次在于它的词作抒情独特真挚,从而扩大了词的情感抒发功能。另外在于她的灵活多样词作表现手法,大大开阔了词作的创作场景。关键词:成就语言抒情手法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婉约正宗”。她的词兼...
满腹愁情寄春景——李清照朱淑真心灵解压的物化意象于丽新内容提要同为宋朝女性作家,李清照和朱淑真的作品呈现了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对人生命运以及爱情的变化的感伤使得她们在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春、花、水、月、柳、桐、酒、梦等多种意象来体现这种绵绵愁思,每样事物都承载着词人多思而敏感的情怀。作为古典诗歌中最动人的旋律之一,春的寓意在两位女性文人笔下更焕发出别样生机。伤春之情让人慨叹,惜春之情令人遐想在春...
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李清照《醉花阴》主要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注释:①醉花阴:毛滂创调。②瑞脑:即龙脑。一种香料。③金兽:兽形铜香炉。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瓷白如玉,故美名之。⑤东篱:指菊圃。⑥消魂:...
李清照生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
李清照与张爱玲的女性意识摘要李清照与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优秀的女作家,她们都是注重内心感受,执著地把个人体验、直感向着作品投入的作家。她们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对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当文学回归家园,人们展开属于文学自身的思考的时候,李清照与张爱玲这两位曾被时代尘埃掩盖的作家的作品,又重新唤起了读者的兴趣,一时成为海内外研究者研究的热点。两人都因为政治和个人遭际的变化使两人的女...
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优秀教案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被称为“易安体”的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即清丽典雅,温婉细腻。鉴赏这首词应该让学生用情感去参与、用心灵去体会,力争能够切实把握住作者内心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怀。那么仅仅一首词是不够的,也难以达到鉴赏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作为拓展阅读材料,一方面能...
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翻译赏析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92级专题研究论文李清照诗作之心境分析学号:882070班级:语四乙姓名:卓仪枳指导老师:康云山中华民国九十二年六月目录一.前言P.1二.生平P.1~101.年少P.42.婚后P.4~63.靖康之变P.6~84.夫亡P.8~95.改嫁P.96.终老P.9~10三.李清照的诗P.10~12四.诗作的心境P.12~25(一)议评政治P.13~181.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P.13~142.乌江P.14~153.咏史P.15~164.上枢密韩公P.16~185.上工部尚书胡公P.16~18(二)抒...
李清照诗集-李清照诗集李清照诗词全集70首李清照诗词全集70首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词是: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
李清照诗词全集-李清照诗词全集李清照词全集李清照词全集。《李清照词全集》是2002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清照。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
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声声慢李清照这是对前文的概括!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憔悴损,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震颤着作者的心扉?下片由远及近,黄昏、为自己忧苦之时,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梧桐细雨诸景象?只有借酒驱寒、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雁过也、将,正值金兵入侵。且也。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是酒淡吗、安宁而美满的,清清,通篇是...
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
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的全部作品有哪些?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的作品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13.浣溪沙(髻子伤春嫩更梳)14.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15.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16.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10.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11.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25.清平乐(年年雪里)26.殢人娇(後亭梅开有感)35.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36.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37.好事近(风定落花深)12.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171.李清...
李清照的词-李清照的词关于李清照诗词全集100句名句摘录引导语:李清照诗人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一生创造了许多的经典诗词,下面是小编收集的100句李清照经典诗词语句,分享给大家。1、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李清照《孤雁儿》2、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摘要:李清照是一代词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女作家。作品中可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南渡前,其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生活,多写闺情,相思,风格婉约,折射出一种自恋型人格倾向以及坚毅刚健和高雅情致;南渡后,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词中折射出一种离愁别绪、思乡念国、伤春与悲秋的悲情意识。本文通过评析李清照词中折射的这些女性在封建社会里...
李清照词-李清照词全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死于哪年已不可考,她的传世之作是《漱玉词》,基本属婉约派,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加上她在艺术上的力求专精和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