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林毅夫”的相关文档,共70条
  • 林毅夫中国需要釜底抽薪式的改革

    林毅夫:中国需要釜底抽薪式的改革:中国企业家|作者:林毅夫|上传时间:2013-01-0713:33刚刚召开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较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我看来,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因为中国经济依然有维持20年平均增长8%的发展潜力,虽然这8%的潜力挖掘尚需克服诸多挑战与困难。到2020年或者2030年,中国可能会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结...

    16.5 KB
  • 林毅夫经济讲座文稿81页

    农村问题在政策取向中的地位我跟蔡教授合写的《中国的奇迹》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做了一个比较历史性、系统性地分析:建国以后,到78年,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重工业仍是至今很密集的产业结构。我们看到当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非常低,生产效率也非常低,农民的生活长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到78年的时候,我们还有3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就是2亿5千万人,中国的改革从...

    95.92 KB
  • (发展战略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林毅夫

    No.C19990061999-5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起,直到1978年改革开始为止,我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一种典型的赶超战略。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

    108.5 KB
  • 最新林毅夫集体化和1959-1961的农业危机

    林毅夫:集体化和1959-1961的农业危机摘要集体化运动最初虽然获得成功,紧随其后的却是1959-61年农业危机导致的3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我试图运用博弈论来理解灾难的主要原因。由于对农业活动监督的困难,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决于自我实施的合约,在这样的合约中,每个人承诺约束自己的行为。而自我实施(self-enforcing)的合约,只能在重复博弈中保持平衡。1958年秋,农业集体化运动由自愿变为强制,也即,集体化从重复博弈变成一次...

    25.96 KB
  • 林毅夫张维迎之争引发的思考

    林毅夫张维迎之争引发的思考这段时间林毅夫和张维迎的产业政策之争被炒得沸沸扬扬,这热闹不仅仅限于产业政策界或者经济学界而是似乎正在演变成一场引人关注的大辩论。搞笑的是,关于这场辩论流传很广的文章一林毅夫写的《我和张维迎到底在争什么》,其实并不是为这场大辩论写的文章,而是写于两年前。两年前,在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的追思会上,林张之间就产业政策问题已经有过一次辩论,只是引起的动静没这么大。在这次引发广...

    52.5 KB
  • 林毅夫-发展战略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与林老师对话—发展战略篇之三林毅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1级研究生No.C20030242003年8月20日与林老师对话——发展战略篇之三2003年6月13日上午林老师:我想特别感谢各位。第一次的对话录音整理出来放在网上以后,我注意到看的人不少。同学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还有的同学给我发来了E-mail说看了对话以后加深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这里我要特别地感谢对话的几位组织者,也要感谢那些“知之为知...

    64.48 KB
  •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林毅夫

    No.C19990061999-5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起,直到1978年改革开始为止,我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一种典型的赶超战略。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

    67.69 KB
  • 林毅夫蔡昉李周国有企业产生的逻辑

    林毅夫、蔡昉、李周:国有企业产生的逻辑人文与社会提交2013/01/31阅读:132:天则论丛(1998)〈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财政经贸出版社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中国政府领导人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然从理论上讲,企业国有化并非是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唯一选择,但它却因具有政府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配置经济剩余,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的战略意图,以及易...

    55.87 KB
  •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和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5年10月我应贵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之约,撰稿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发表了一篇《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短文,倡言以规范化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本土的经济问题,并断言若能如此,本土经济问题的研究不仅可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也可登世界经济科学的殿堂。该文发表至今,转眼五年,有幸承蒙贵所再度邀约,来谈我对经济学...

    45.5 KB
  •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

    陈世清: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提要:由于运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林毅夫所谓的“新结构经济学”并没有真正超出要素分析的范畴而上升到结构分析的高度,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构经济学。打着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旗号的所谓“世界工厂论”、“要素禀赋论”、“劳动密集论”、“比较优势论”等理论背后的新古典线性发展观和线性发展模式不可能解释经济现象、认识经济规律、揭...

    45.5 KB
  •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陈世清:增长与发展——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为了掩盖其“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市场换技术论”只重要素分析不做结构分析的线性思维分析在经济理论方面遇到的尴尬和实践方面遇到的困境,林毅夫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对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变迁”关系做了一番“结构”分析,而他的所谓“结构分析”只不过是在原来属于平面二维分析的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多了一层要...

    44 KB
  • 林毅夫教给学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林毅夫:教给学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下为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发言(未经本人审阅)今天是《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的庆祝会。对其在中国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最早的应该是1901年北大的陈校长翻译出两本书,接下来从欧洲回来一批经济学家,他们都做了不少努力,这种努力到了1949年由于体制的改变,到了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以后,也有几次努力,我个人所知道的一次最大的努力是8...

    51 KB
  • 2022年林毅夫-通胀抬头不影响对中国经济前景乐观判断

    2022年林毅夫:通胀抬头不影响对中国经济前景乐观判断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顾钱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1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到近些年来的新高,但他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仍然乐观。“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非常大,在未来一二十年保持9%左右的增长是完全可能的,对此我充满信心,”林毅夫在评论中共十七大报告时说。今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抬头,一些海...

    14 KB
  • 林毅夫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完善经济体制

    林毅夫:“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完善经济体制”核心提示:日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就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十二五”规划等问题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林毅夫表示,中国经济过去30年保持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如果中国能够居安思危,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二三十年有望再次创造奇迹。资料图: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就...

    152.5 KB
  • 林毅夫-详解

    林毅夫-详解林毅夫林毅夫(LinYiFu,1952年-):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目录1林毅夫简介2林毅夫的主要成就3林毅夫的研究领域4林毅夫的相关著作5林毅夫语录林毅夫简介林毅夫生于1952年10月,籍贯为台湾省宜兰县;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

    59.16 KB
  • 林毅夫思想述评

    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前言........................................................................................................................................................................2二、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自生能力的独创性研究.......................................................................................................2(一)自生能力和计划体制的内...

    103.5 KB
  • 林毅夫民企发展环境今年更好

    林毅夫民企发展环境今年更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有很多具体的措施都是关于降成本的。比如税率、社保、电费等方面的调整,是在降成本;减少开会、减少文件、减少督察等,也是在降成本。”林毅夫认为,“今年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有一个比去年更好的环境。”林毅夫给出了三个原因:一是供绐侧结构性改革“三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将转变为后面的两项——降成本和补短...

    37.58 KB
  • 林毅夫马歇尔讲座全文

    林毅夫马歇尔讲座全文2007年12月03日星期一上午10:20马歇尔讲座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来这里讲演对我来说是特别荣幸。我1984年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时,卢卡斯也被邀请去做“马歇尔讲座”。他用了一个学期时间,一方面读文献,另一方面和我们讨论准备些什么,同时听我们对他思维方式、建模方式的意见。后来他的那篇文章被认为是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之一,也是他得诺贝尔奖时被认为的主要贡献之一。我2005年获得“马歇尔讲座”的...

    29 KB
  • 林毅夫经济思想点评

    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一、前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举国上下压倒一切的任务。顺应这种新的社会潮流,经济学很快在诸多社会科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景仰的显学。经济学的繁荣带来了经济学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需求就有供给,经济学家队伍也跟着壮大起来。在众多经济学家当中,有一个十分光彩夺目的年轻学者,他就是林毅夫教授。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学...

    114.5 KB
  • 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86060

    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一、前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举国上下压倒一切的任务。顺应这种新的社会潮流,经济学很快在诸多社会科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景仰的显学。经济学的繁荣带来了经济学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需求就有供给,经济学家队伍也跟着壮大起来。在众多经济学家当中,有一个十分光彩夺目的年轻学者,他就是林毅夫教授。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学...

    11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