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理论”的相关文档,共3722条
  • 中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近况

    什么是内部控制?理论界存在各种观点。由于表述众多,本文仅选择几个权威定义进行分析。[1]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学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目的在于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

    20.67 KB
  • 关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与和谐社会主义关系新探

    关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与和谐社会主义关系新探构建和谐社会措施的提出,标志着“和谐社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主义已崭露头角。和谐社会主义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以科学理论和先进政党为指导、追求公平与效率为目标、创建和谐社会为理想的综合体。探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于评价与借鉴市场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16.5 KB
  • 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几个理论误区

    赵燕菁: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几个理论误区我在《第一财经》专访中提出的关于土地财政的观点,以前在多种刊物和会议上都曾提出过。这次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大概主要是因为这一次我是用地方政府官员的身份发表的在采访中,我的观点实际上有三个,第一,土地财政本质是一种融资手段,对中国经济是有重要贡献,不宜全盘否定;第二,目前的土地财政在二次分配上是有缺陷的,需要通过“房改”等措施加以改进;第三,土...

    32 KB
  • 公司理论与中国改革

    周其仁:公司理论与中国改革科斯用了他老师当年用过的一个形象的比喻,真实的市场经济好比大海,公司就是海洋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岛屿。邓小平的改革政策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在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发展起来以后,及时发动价格改革。从科斯说起:公司是市场海洋里的岛屿计划经济的一个思想起源,是公司理论。马克思论述过,大公司内部有计划,而整个社会无计划,正是这个矛盾将把资本主义推向灭亡。那时的看法,是生产...

    31 KB
  • 风险社会理论中国式的接驳与续写

    风险社会理论:中国式的接驳与续写风险社会理论:中国式的接驳与续写——以新闻传播学为例2003年SARS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中国人思考现实的方式,这其中也包括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再次体认,对社会风险的不意识到再意识,风险社会理论也从此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并不断引发各领域的研究热情。本文旨在梳理贝克和风险社会理论作为社会学理论之一种的引入、中国式发展及与各学科的结合状况,尤其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风险...

    20.5 KB
  •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

    22 KB
  •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

    琼州学院物理学专业`题目:浅谈教育技术中基础理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姓名徐伟堂学院理工学院年级零九级学号09213012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9日---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浅谈教育技术学中基础理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徐伟堂(琼州学院,理工学院,09物理学,海南三亚,572000)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

    23 KB
  • 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面对来自经济实践的巨大需求,学术界加强了对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并展开了激烈争论。这些不同观点和争论对于繁荣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至...

    31 KB
  • 第五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中国法治的科学发展”学术简报

    第五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中国法治的科学发展”学术简报(2009年4月18日上午)第一单元民主、法治与社会变迁本单元由来自厦门大学法学院的讲师周赟老师以及来自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朱丽娟同学主持。在这一单元的讨论中,清华大学法学院鞠成伟同学首先作了《社会整合与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的主题发言。在发言中,鞠成伟指出了法与社会关系研究的两个视角:外在视角和内在视角。外在视角...

    45.5 KB
  •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特点与理论创新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特点和理论创新人民论坛杂志社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人民论坛》(2010年第7期)编者的话:城市,是一连串包括人文的、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价值的空间复合体。尽管中国人修城筑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有86个城市,城市化水平只有10.6%。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仅为19.8%,这一数字到了2008年,则已提高到44.9%,城镇人口则达到5.9亿。改革开放以来,尽...

    31 KB
  •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3)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3)三、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建立(一)“封建地主制”概念的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在论定秦以后社会的封建性质的同时,力图揭示这一封建社会的特点和类型,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封建地主制”的理论。当时以郭沫若为代表,认为春秋以后中国进入封建时代,秦统一完成了这一过程;更多的人则认为战国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是从西周的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但两者有...

    42.5 KB
  •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2)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2)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认识(一)从对中国现实社会封建性的认识开始如前所述,自严复引进feudalism的概念以后,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相当于西欧feudalism的封建社会,已为学界所承认;但相当多学者心目中的封建社会是西周或三代。至于战国秦汉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是经过长期的论争以后才逐步被多数学者所认同的。这种认识经历了...

    49.5 KB
  •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1)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1)提要:本文回顾了“封建”概念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演变,着重考察了近代引入西欧“feudalism”概念以后人们的逆向认识过程:首先认识了现实社会的封建性质,据此确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进而追溯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焦点之一就是秦汉以后的中国是否封建社会。经过长期的认真讨论,多数学者不但肯定了秦汉以后中国社会的封建...

    31 KB
  • 超弦理论的几何表达-分形几何模型

    分形几何的粒子结构理论毛志彤11(扬州市安装防腐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江都225200)摘要:为认识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作用各方面的统一性,通过三维空间拓展的分形几何模型,以新结构描述亚原子粒子和原子核,描述暗物质暗能量、微观粒子直到原子结构关系,分析在分形几何结构逻辑基础上的四种基本力和瞬态粒子结构形式,显示分形几何与微分几何在物质结构及规范理论中的有相关联系,揭示一些潜在研究价值,分形几何与微分...

    1.92 MB
  •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以荆门市为例刘国炳,黄大学(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荆门448000)摘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找出各个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由绝对比较优势与替代性比较优势构成,比较优势的确定以前期对区域资源特点的把握为基础,以支撑区域旅游资源特点的景观实体同周边区域比较得出,分不同阶段对比较优势资源进行开发,本文...

    136.5 KB
  • 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与现实背景2006年3月1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其中的亮点,它是我国2006—2010年发展的重点,是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点。规划中指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21.5 KB
  • 人口理论与中国国情

    中国人口与国情一.什么叫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试论述中国实现人口转变的原因。人口转变是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各种人口现象处于同一相互联系的体系中,呈有规律地阶段性递进、转变的现象。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第一阶段:原始阶段,明显呈现出高出生率,高死亡...

    33 KB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提倡“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此外,高中化学课程基本理念其中一项: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过去教师过多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改下有了改进。现今...

    22 KB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现代护理专业人才功能角色日趋丰富,这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探索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学法成为当今护理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其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思想已经越剧首位。人本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的理论,同时对于护理教育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4.5 KB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分别是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arlR.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

    1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