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历代”的相关文档,共301条
  • 中国历代名门家训集锦

    中国历代名门家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刘备《敕后主辞》评:要把品德放在自修和育人的第一位。■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北宋)邵雍《戒子孙文》评:教育的精力应主要放在中等生身上,其效率才最高。■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做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

    48 KB
  • 中国历代名句(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

    【荐读】中国历代重点名句,值得收藏2017-01-16人民日报《诗经》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易经》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子》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1.知人者智,...

    25.5 KB
  • 中国历代美人谈

    中国历代美人谈淡扫蛾眉的虢国夫人用白粉搽脸。古代称为“傅粉”。“粉黛”也随之成为女子的代名词。到了唐代,傅粉施朱更为讲究,在唐代著名的女子中,从不傅粉,讲求自然美的,恐怕只有虢国夫人一个。当然,在以美、以势著称的杨氏四姊妹(即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杨贵妃)中,作为杨贵妃二姐的虢国夫人名声最臭。据《资治通鉴》卷215记载,虢国夫人还在待字闺中的时候,就和从兄杨钊(即杨国忠)私通,结婚...

    27.35 KB
  • 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庙号-年号-陵号大全概要

    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2.谥号谥...

    327.5 KB
  • 中国历代官制演变之方式

    中国历代官制演变之方式中国历代官制演变之方式史学研究之对象为史实。史实包含过去“事”“制”之全部,至为繁赜,欲一一明晰之,势不可能,要在知其变而明其所以变而已。今兹所述,不过就国史之一极小部分略陈浅见,列举之方式固多未尽,对各方式之解释亦非定说。切望诸位教之,当随时补充修正也。==============================卑官变为高官汉制尚书令秩千石,尚书仆射及诸曹尚书秩仅六百石,至魏晋则令仆尚书...

    14.58 KB
  • 中国历代都城

    中国历代都城中国各朝代,帝王,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

    13.33 KB
  • 中国历代朝代背诵顺口溜

    中国历代朝代背诵顺口溜第一种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其次种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结果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那么天皇,残皇有五...

    15.62 KB
  • 中国历代版图(清晰美图

    中国历代版图(清晰美图)夏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商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周灭商前,周族活动...

    5.22 MB
  • 中国历代版图(清晰美图)24页

    中国历代版图(清晰美图)夏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商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周灭商前,周族活动...

    5.22 MB
  • 简述中国历代大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简述中国历代大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今天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版图,是儿千年來历史演化的结果。中国历史上的几个人王朝人多在开疆拓土方而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壮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木文将就这个方面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严格地来说,先秦吋期的中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只是一个诸侯方国林立、松散的政治邦联。直到秦始皇灭六国,才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建立起了统一的、...

    15 KB
  • 推广策略-中国历代王朝大排名

    中国历代王朝大排名[转帖][史海扬波]转贴自《书屋》二OO—年第三期中国历代王朝人排名赵无眠中国自秦以降,一共出过九个人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另外,还出过五十儿个小王朝,它们是:三国时的魏、蜀、吴,共三个;十六国时的东晋、前赵、北凉、夏、后赵,鲜卑: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

    55.5 KB
  • 论中国历代政治中的宦官专权

    论中国历代政治中的宦官专权【摘要】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衍生出来的寄生胎,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历朝历代出现宦官专权的程度不尽相同,对社会、对一个王朝的统治造成的影响也各有差异,但纵观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宦官专权案例进行纵向比较,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其中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和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宦官专权都出现在一个王朝中...

    25.5 KB
  • 税务工作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经典

    税务工作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长期以来,我们对制度都有一种迷信,似乎只要制度完善了,社会一切事物就能按规则良好运转,所以我们写论文时政策建议里第一条往往是完善制度。而如果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或者事件,我们也总是最先归咎于制度的缺陷,似乎制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其实,这种迷信由来已久,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特别是开国之君、中兴之臣莫不是在制度建设上下了一番苦功,然而千古...

    17.09 KB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中国古代朝朝代代变换更迭,在朝代的变更中,在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随着频繁变革。我们知道,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几个朝代,是研究中国历代政治所应着重的几大朝代。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钱穆老先生就从这几大朝代的政府组织、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兵役制度出发,对其得失...

    14.36 KB
  •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篇一:的演变的演变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世官制)世官制实际是官职世袭的制度。夏商时已经实行,西周奴隶社会鼎盛,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由于争霸的需要,唯贤唯功的新选官制渐建立,世官制由此告终。秦朝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两汉主要有察举和征召...

    17.53 KB
  •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及变革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及变革朝代名称起止时间推行者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特征历史意义备注奴隶社会井田制兴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本质是土地国有-就是国王一个人的,国王再分封给诸侯、大夫。人、财、物完全属于贵族阶层。特征:土地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是主权观念,有时又表现为法权观念。秦名田制秦汉起,止于元、成时期秦汉时期以军功爵制为基础的,在地广...

    84 KB
  •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篇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摘要: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它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都是私有制。关键字:土地制度发展演变土地兼并正文一、我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主要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它是奴隶社会经济基础的基本形式。井田...

    24.43 KB
  • 中国历代婚姻家庭制度文档

    中国历代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是指被一定社会所公认并被人民普遍遵循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统体系。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制度的共性。由战国起,经秦汉至唐,中国封建社会由发端而至鼎盛。婚姻家庭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和巩固。“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君为臣纲”相提并论,成为封建社会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比较高准则。“父母之命”...

    29.1 KB
  • 中国历代婚姻家庭制度

    中国历代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是指被一定社会所公认并被人民普遍遵循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统体系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制度的共性由战国起经秦汉至唐中国封建社会由发端而至鼎盛婚姻家庭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和巩固“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君为臣纲”相提并论成为封建社会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最高准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

    31.5 KB
  • 税务规划中国历代赋税制度

    中国历代赋税制度汉代的赋税制度汉高祖刘邦记取了强秦死亡的教训,在汉初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汉书食货志》中说:“汉兴,按秦之敝,诸侯记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以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就是说,从汉高祖时起,实行“十五税一”的政策,及至汉文帝时期,又有“田租减半”之诏,也就是采取“三十税一”的政策。并有13年“除田之租税”。汉景帝时(前155...

    26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