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两首”的相关文档,共29条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练习题

    13、古诗两首第一部分基础题知识一.读诗句,用“――”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疑是银河落九天。yínyíng2.门泊东吴万里船。bópò二.读拼音,写词语。1úshānzhíchǐxīlǐngqīngtiān()()()()huáiyízǐsèyáokànbáilù()()()()三.默写本课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四.拷...

    21.5 KB
  • 西师大五年级18革命烈士诗两首第一课时练习题及答案西师大

    18革命烈士诗两首——第一课时一、比一比,再组词。荒()沙()园()浪()犬()慌()吵()圆()狼()大()遍()荆()棘()嘱()耕()编()刑()刺()属()耘()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平()近人宽()大度冰清玉()持之以()()而不舍废()忘食大义凛()临危不()光明()落不屈不()()躬尽瘁死而后()三、用下列词语造句。荒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KB
  • 西师大五年级18革命烈士诗两首第二课时练习题及答案西师大

    18革命烈士诗两首——第二课时一、给下音拼音写汉字。jǐnsuǒkěwàngshēnqūyǒngshēngzìyóu()()()()()gāoguìqǐqiúdúxingkǎodǎkǎigē()()()()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血()到()退()三()入()三()绕()三()放()不()欢()一()三、选词填空1.坚决坚定坚持坚强王老师病了,他还()给我们上课。大家劝他休息,他()不肯。2.夸奖夸耀大家都()王红的功课学得最好,但是她很谦虚,从来不()自己。3.仔细详细因为高伟观察()...

    17 KB
  • 1819第2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

    7李商隐诗两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锦瑟()(2)马嵬()(3)惘然()...(4)宵柝()(5)琴弦()(6)晓筹()...【答案】(1)sè(2)wéi(3)wǎng(4)tuò(5)xián(6)chóu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五十弦()①锦瑟无端?.?②东坡右手执卷端)(《核舟记》)((1)端.?)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①海外徒闻更九州()?.②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2))徒以...

    67 KB
  • 1819第2单元5苏轼词两首

    5苏轼词两首]夯实基础预习——[]梳理知识[千言万语总关音步读准字音——第1))樯橹()公瑾(浪淘尽(...)酹江月())吟啸(料峭(...)故垒蓑衣()(..lěiosuōlèiqiàoxiào【答案】tájǐnlǔ——奥妙无穷方块字第2步识记通假)一尊还酹江月(.“尊”,同“樽”,酒杯【答案】看我七十二变3步一词多义——第)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

    86 KB
  • 4诗经两首导学案

    4.《诗经》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氓》【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氓》的故事情节,《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手法【重点难点】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学法指导】诵读、讨论【知...

    71.5 KB
  • 预讲练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讲新人教版必修4

    【讲】人教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资料《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2、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3、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三、情感态...

    259 KB
  • 预讲练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预新人教版必修4

    【预】人教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一、认识作者姓名柳永字号、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宋工部侍郎柳宜的幼子。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朝代北宋荣誉、成就创造了慢词即长调,是第一位对也是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生平简介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66 KB
  •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编制:杜慧敏校审:高一语文组使用时间:月日【教师寄语】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学习目标】1、诵读词作,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鉴赏词作的能力。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教学重难点】1、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

    312.5 KB
  • 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2.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歌。3.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象征手法的作用。4.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学习重难点】品味两首诗隽永的语言,理解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岁月的风铃在我们耳边叮咚作响,站在青春的路口静静凝望: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直通向那被称为“明天”...

    25 KB
  • 最新出炉 2.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配课件)

    课题2.古诗两首授课时间教材简析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53 KB
  •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2、掌握诗歌运用象征的手法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3、背诵诗歌『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运用象征的手法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前展示。上课后: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有关长城的短片,说说长...

    53.93 KB
  •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

    《现代诗两首》教案泉州一中分校刘顺玉用户名:liusy02<原创作品>教学目标一.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二.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二.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长城谣》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

    30.63 KB
  • 李清照词两首(付卫平)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广水一中付卫平2014.07.18【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

    37.93 KB
  • 李清照词两首(付卫平) (2)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广水一中付卫平2014.07.18【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

    37.72 KB
  • 郭沫若诗两首现代诗三首

    初二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教学内容】郭沫若诗两首现代诗三首《天上的街市》、《静夜》【目的和要求】一、体会两首诗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二、理解作者在诗中利用联想和想象表现的思想感情。三、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重点和难点】一、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教材分析与拓展】一、背景说明1.《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均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星空》...

    71.85 KB
  •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古诗两首|西师大

    2014年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两首同步试题1.以下三个字是三句古诗句的最后一个字,分别给它们注音,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吴:孤:壶:我发现了:2.填空。(1)“孤”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是()结构的字,在诗中的意思是()。(2)“劝”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组词()。(3)《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4)《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作者...

    19.13 KB
  • 李清照词两首(付卫平)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广水一中付卫平2014.07.18【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

    26 KB
  • 古诗两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2)碣(激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3)沧:通“苍”,青绿色。(4)海:渤海(5)何:多么(6)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7)竦峙(sǒngzhì):...

    13.26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