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粮食作物的变化及其影响一、绪言我国有句老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不能没有吃。人口增加,粮食的供应必须跟着增加。反之,如果粮食不能增产,就不可能安全地维持日益增加的人口。我国人口,估计战国时代已经增加到3千万,汉代最盛时6千万,明代当已超过1亿,清末达4亿多;现在将近7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没有一国人口有我们这样多。生产粮食是农业的首要任务。试想,要供应7亿人口的粮食,这是何...
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的有关部署,切实推进粮食机收提质减损,力争“颗粒归仓“,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机械化支撑,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以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为带动,以科技为支撑,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及早谋划,强化收获机具准备、机手培训和作业规范宣传,进一...
农业局粮食作物病虫防控工作方案受气候异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螟来势凶猛,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稻瘟病、玉米螟、蝗虫、农田鼠害等也将偏重发生,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暨蝗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着力组织打好防控战役,确保区域性重大病虫不造成重大损失,局部性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偶发性病虫不造成严重危害,最大限度...
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的有关部署,切实推进粮食机收提质减损,力争“颗粒归仓“,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机械化支撑,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以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为带动,以科技为支撑,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及早谋划,强化收获机具准备、机手培训和作业规范宣传,进一...
论粮食作物的栽培理论和栽培管理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粮食作物特点、选种方法、增产措施,并对主耍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强调。关键词:粮食作物选种条件增产措施测土配方中图分类号:F7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产品具冇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木、最必须的生活资料。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山于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漁业等...
晋唐时期吐鲁番绿洲农业的粮食作物结构及其演变[摘要]晋唐时期,吐鲁番粮食作物以谷、麦为主。麦类以大麦、青麦、小麦为主,谷类以粟、[广][禾]为主。谷麦种植实行常田轮作和部田单种相结合的耕作制度。谷麦除供人食用外,也用于牲畜饲料,并经常充当货币使用。晋唐吐鲁番粮食作物的生产和消费,受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制约,也受民族、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关键词]晋唐,吐鲁番绿洲,粮食作物,演变[屮图...
中国化肥生产量和消费量居全球首位来源:农资导报网日期:2013/10/23农业部组织专家完成了《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并于近期发布了有关研究成果。《报告》表明,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3%、24%、42%。其中,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19%、44%,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5%、41%,玉米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
杂草化感作用对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摘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杂草是造成粮食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关注杂草的化感作用,为有效的防除杂草、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化感作用;杂草;粮食作物:Q945:ADOI编号:10.14025/jki.jlny.2014.23.00141化感作用概述化感作用是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由植物所释放并能对其他生物产生生...
农业局粮食作物病虫防控工作方案受气候异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螟来势凶猛,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稻瘟病、玉米螟、蝗虫、农田鼠害等也将偏重发生,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暨蝗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着力组织打好防控战役,确保区域性重大病虫不造成重大损失,局部性重大病虫不爆发成灾,偶发性病虫不造成严重危害,最大限度...
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全部转为净进口夏粮收获即将结束,有望再获丰收。然而,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农产品今年以来仍保持净进口态势,国内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了解到,近年来,在大豆、棉花、植物油进口继续保持高位,食糖、乳制品净进口大幅增加的同时,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全部转为净进口。尽管粮食特别是大米和小麦的净进口量非常有限,但从10多年的发展变化看...
第25卷第5期2007年9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griculturalResearchintheAridAreasVol.25No.5Sept.2007收稿日期:200621221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4B09作者简介:张建平(1975—,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价和对策研究。E2mail:jeepjohn@163。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模拟张建平1,赵艳霞2,王春乙2,何勇3(1.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河南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宋晨,马新明(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郑州摘要:河南省是中国粮食生产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探讨河南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时期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在省内的优势产区,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收集河南省18个地市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数据,测算并系统分析了三大粮食作物河南省相对于中国平均水平及河南省内18地市相对于河南省平...
2014-2020年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行业深度研究与产业竞争现状报告---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