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老子”的相关文档,共172条
  • 老子道德经章节翻译-【老子第十五章】

    老子道德经章节翻译-【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翻译】: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容他: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

    12 KB
  • 老子道德经章节翻译-【老子第九章】

    老子道德经章节翻译-【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翻译】: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吧。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了的。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10 KB
  • 老子道德经全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

    40.5 KB
  • 老子一起修炼我们的心态

    老子一起修炼我们的心态常常听到人们感慨: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是满意度、幸福指数却在不断下降;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却越来越少;我们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心却越来越远;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我们的寂寞却越来越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少人在苦苦思索。我觉得恐怕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才有什么样的心情。人生呼唤...

    14 KB
  • 道与人——老子《道德经》思想精华讲座

    道与人——老子《道德经》思想精华讲座彭蕾:经过今天一天密集的信息碰撞,今天晚上请到重庆缙云山国学院院长孙凤仁教授给我们做老子《道德经》的分享,大家可以把今晚的课看成很轻松的分享过程。孙院长很少出来讲课,原来他也是做企业的,这些年一直在山上清修,这次也算是破例,我个人非常感谢孙院长,希望借助大家的热烈掌声欢迎他。孙凤仁:非常荣幸跟大家分享《道德经》的精华,首先感谢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为我提供这样一...

    53.5 KB
  • 道德经导引 附 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之老子真相 南山空同

    南山空同道德经导引众人读《道德经》,多是掰开了、揉碎了,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解。然而“执微者,必失其著”。本图将以总纲的形式,将《道德经》上下两篇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人俗称,《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却不知,其上下篇各有九部分,每部分有各小节,展现给大家,权当导引。部分篇节总纲原文概要全文导引一章名与实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也,两者同出而异名。二章天然道德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圣...

    155 KB
  • 中国揭秘老子养生丹决第一人

    中国揭秘老子养生丹决第一人今天下午,应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流活动组委会的邀请,《老子养生长寿丹诀揭秘》书作者席铁先生应邀请参加了新开张的外文图书交易城的现场签名售书活动.首次以公开讲座形式,向世人揭示了2400多年前,老子约90岁时提出的养生丹决之秘笈。来自河南洛阳栾川县席铁先生介绍,不久前他刚刚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老子文化研讨会,在会上用学术的视角观点向与会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交流...

    60.5 KB
  • 领悟《老子》——真正的人生智慧

    领悟《老子》——真正的人生智慧《老子》是先秦子书之一,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为后来的道教奉为理论圭臬。自古迄今,影响了一代代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省人文社科基地首席专家臧守虎,从“道”字入手,在探讨其本义、引申义的基础上,确认其在《老子》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通过对“道”、“善”“除”等字的诠释,融汇贯通《老子》全书宗旨,引领我们走向大道之门。推荐:《100字读懂<老子>》《100字读懂<老子>》从解...

    153.5 KB
  • 老子智慧与人生境界修炼

    老子智慧与人生境界修炼(黎静坤)课程类型:国学宗教类>>国学文化学员对象: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监、中层管理者课程目的:体会人生的哲学思想,而从让自己的思维能打开发布时间:2012-1-610:53:08一、课程背景:老子的一直是一个神秘的人物,因为只有知道他的人很多,全世界都在研究老子,唐朝李世民更因为运用老子的智慧管理方法,创下了中国最鼎的朝代.中国的张瑞敏、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也是研究老子的智慧,让企业成为世界性的...

    15.5 KB
  • 老子之道与为官之道

    老子之道与为官之道——与领导干部谈心为官的根本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从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其中很多句子都很有名。这些句子使人们咀嚼了千百年,消化了千百年,至今还在咀嚼和消化。那么,这短短的几句话,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按我的理解,其大意是:世之...

    123.5 KB
  •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借鉴作用

    论文编号:G420110000202011年江苏省中小学“蓝天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参赛论文参赛类别:小学论文题目: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借鉴作用姓名:陈实通讯地址:连云港市灌云县杨集中心小学邮政编码:222221◆评审表(评委填写)初评复评终评备注一二三◆友情提醒:纸质论文和评审费原则上由各教师进修学校和相关培训机构集中寄送,联系人:高步云、许顺芬,电话0510—82932605、82932642。纸质论文寄送和评审费邮汇地址:宜兴市...

    26 KB
  • 老子无为思想现实意义

    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在不受强制力量控制和顺应自然的状态下,以“无为”求其无不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初汉和初唐的统治者运用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治理国家使得民富国强、天下大治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

    15.5 KB
  • 老子太极图文化内涵

    老子太极图文化内涵老子太极图系道家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而作,其基本图式为两个耳形连笔拚成一个反S形(或S形)阴阳两仪圆图,其变形图式或将两个耳形同时画作凤鸟样,或在两个耳形耳垂部位画凤鸟纹对称,或用两个鸟纹作耳形对称,或四个鸟纹作耳形对称并置于圆形或椭圆形之中。据现知考古材料,老子太极图至少在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已存在,主要流行于汉代、楚文化圈及受楚文化影响的地...

    84.5 KB
  •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读史笔记之五一般地说,《老子》开篇就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道”、“名”这二个哲学概念,和“无”、“有”这二个抽象思维的成果,全书反复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形象地阐述了对立与统一、世界本源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所以认为其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毫无疑问的。但就全书的最主要内容而言,该书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是为了来探究治国救民的方法,追索世界的本源是为了让统治者依据这...

    14 KB
  • 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摘要:老子,姓李名耳,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其著作《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无为思想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是老子的思想结晶。现在,老子的无为思想仍对当代人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有深入解读这古老而又不朽的思想的必要。关键词:老子清静无为影响一、老子的无为思想。“无为”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在...

    15.96 KB
  • 老子其人与道德经的故事

    老子到底究竟是谁?人们对此争论不休,原因是起源于《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

    14.16 KB
  • 老子其人其书及影响

    老子其人其书及影响大纲一、老子其人1.模糊的老子2.清晰的老子二、老子其书1.模糊的《老子》2.清晰的《老子》三、《道德经》对后世的影响1.在先秦时期的影响2.在秦汉时期的影响3.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4.在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影响5.近代以来的老子研究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老子其人具有清晰和模糊的两重特性:老子的称谓、姓氏、名字、出身、仕宦、生卒年代都有不同考证和解释,这些是模糊的;老子“姓李氏,名...

    83 KB
  • 老子墨子与《山海经》渊源考证分析

    老子墨子与山海经渊源考证分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其中的《山海经》堪称中华宝典之一。但是,在先秦诸子那里,却几乎没有学者提到《山海经》,只有《尚书》、《管子》、《墨子》、《楚辞》、《吕氏春秋》、《列子》等著作里涉及到若干与《山海经》有关的内容。一、《山海经》成书过程简介根据笔者的研究,老子生于公元前592年(属龙),长期任职周王室图书档案馆。《山海经》一书的编纂者非...

    20.5 KB
  • 老子及其《道德经》复习资料

    单选老子生存的年代距今2500多年春秋时代的末期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被称为“出世”的。书中第6页,出世者为隐士老子通过道德经创立了什么学说。无为而治老子文化是什么文化道文化老子学说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化生了阴阳末分的什么太极道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什么?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道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二是什么?人文属性老子的辩证法决定...

    66 KB
  • 老子的现代思想解读

    东方大讲堂—老子思想的现代解读节目导视: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圣贤们用他们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子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两千多年来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体现了一种异于常人的智慧。东晋时期的葛洪甚至说读道德经需要一字一拜,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思想。但是老子的思想中也有一些糟粕,其小国寡民的学说就是一种文化罂粟,需要今天的我们细细斟酌和取舍。在本期《东方大...

    35.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