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老子”的相关文档,共172条
  • 老子《道德经》呈现给全人类的大智慧

    老子《道德经》呈现给全人类的大智慧先圣老子,以其至高无上的视点,著书《道德经》五千言,光耀中华,其内含博大广纳,囊括天地人间;象一座宝库,闪闪发光。历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接引致理、阐说精华,各家注本层出不穷,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难得一见的文化现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道德经》的“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的国学精髓,千古绝唱。本文,就以这两...

    102 KB
  • 空海法师老子道德经心声

    老子道德经心声》空海(惟传)法师讲述-序言-于知文注:中国儒家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及中庸之道,周易之天人合一、天地人参、化天地而为;道家之虚静无违伪;西方哲学之理性与信仰;东方神秘主义之启示心灵;禅宗之顿悟;高峰体验;都是道可道、非常道的体现,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基督教中之圣灵降临、荒漠甘泉、阳光顿照等;武侠小说中所提到的人剑合一;中国书画中的人书合一、人画合一都是如此;美学当中讲...

    554 KB
  • 徐友舜太极图与老子

    太极图与《老子》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首先,说几个始料不及的问题。《老子》五千言,无“太极”一词,老子不言“太极”,但处处合于“太极”,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老子并没有创立道教,但为道教所宗,这是老子始料不及的。老子没有画“太极图”,而“太极”道教以“太极图”为图腾,这是老子始料不及的。《老子》五千言,无一《易》经之“易”,《老子》中的“易”共计11个,10个是“容易”的意思,一个是“改变”的意思。老...

    22.5 KB
  •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

    楚王连忙说:“是呀,是呀,我愿意恭敬的奉献整个国家来订立盟约,”毛遂就问:“哪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连忙说:“决定了,决定了?”于是马上就签了盟约。平原君回到赵国,感慨地说:“我再也不敢考察上人了,我平时考察人,多则上千,少则几百,自认为不会错漏天下能人雅士,但对毛先生来说,还是错漏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赵国比镇国之宝的九鼎和大吕还要贵重,毛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军队,我再也不敢考...

    40 KB
  •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2

    可不要小看八卦图,更不能把八卦图看着迷信的东西,试问,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想给别人写信说明自己的想法,靠什么?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想把自己的思想传给后人靠什么?那个时候没有文字,无疑,画图画是最好的办法,这是多么重要的发明啊。更了不起的是,他不是要讲一般的想法和语言,而是要讲宇宙之间,即天地之间、天人之间、白昼之间的大道理。《易经》“系辞传”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

    42.5 KB
  • 老子与现代企业管理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话的大意是:最好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

    23.5 KB
  • 老子无为思想现实意义

    公共管理学院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在不受强制力量控制和顺应自然的状态下,以“无为”求其无不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初汉和初唐的统治者运用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治理国家使得民富国强、天下大治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

    15.5 KB
  • 老子其人与《道德经》的故事

    老子到底究竟是谁?人们对此争论不休,原因是起源于《史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

    14.13 KB
  •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章句]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③。——《道德经》第1章[注释]①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②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字,是指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字,作动词使用,是称谓的意思。第...

    22.36 KB
  • 老子的现代思想解读

    东方大讲堂—老子思想的现代解读节目导视: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圣贤们用他们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子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两千多年来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体现了一种异于常人的智慧。东晋时期的葛洪甚至说读道德经需要一字一拜,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思想。但是老子的思想中也有一些糟粕,其小国寡民的学说就是一种文化罂粟,需要今天的我们细细斟酌和取舍。在本期《东方大...

    35.5 KB
  •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老子名言集锦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4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5大方无隅...

    13.08 KB
  •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

    13.5 KB
  • 老子道德经的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道德经》,是一部道家典籍,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19.5 KB
  • 老子--道德经--本人

    老子“道德经”【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

    29 KB
  •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

    福州养生家张祖仁论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张祖仁说道是可以修炼的,但并非一般通常所用的修炼方法;道是必须修炼的,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理念的传承与说教上。(“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各种修炼方法、身上的穴位、世间的万物都是可以命名...

    17.5 KB
  • 老子《道德经》新解第一篇守道篇

    第一篇:守道篇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本质,抓住本质,从本质入手,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事物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事物的道,事物的外在现象是由事物的内在本质所决定,即由事物的道所决定的。这告诉我们要改变事物的外在现象,要追逐事物的外在现象就必须要从事物的本质入手,从事物的道入手。而不是把时间、精力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仅在事物的表面上下功夫。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那将是非常遗憾的。因为当一个人想追求某些外在的...

    24 KB
  • 老子《道德经》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德经》: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12-04-1411:39:16)标签: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

    11.15 KB
  • 老子《道德经》的管理哲学

    老子《道德经》的管理哲学核心提示:老子是中国古典管理学的开山鼻祖,一部《道德经》讲的就是如何治理国家、管理团队。老子是中国古典管理学的开山鼻祖,一部《道德经》讲的就是如何治理国家、管理团队。一个领导者面对数千乃至数万之众的群体,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听从你的领导与指挥,并达成你的预期目标。这就是老子管理学的精髓。打造团队,团队管理,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凭什么来管理。很多管理者下意识地以为,凭我...

    10.5 KB
  • 老子》-一本中国人不爱读的中国经典

    1、老子其人与《道德经》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后人称其为“老子”。春秋时期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后由于周王室的衰微和不断内乱,老子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老子应守关者关尹的请求...

    124.5 KB
  • 老子《道德经》与中华文明

    大道与中华文明【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有“百家争鸣”之说。在科技飞天、信息全球化、地球村级化的今天,人文理念处处碰撞。人类在认同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少不了“百家争鸣”。在当今的大“百家”中,中华理念位置如何,就在于这个大时代的炎黄子孙,如何把我们的中华文化经营:(一)丢弃在百家之外,(二)继承在百家之列,(三)弘扬在百家之外包揽百家,(四)每至农历二月十五日,在中华大地上自发的形成中...

    8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