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老子”的相关文档,共172条
  •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道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

    28 KB
  • 老子八章季氏将伐颛臾-备战2021年高考古诗文默写全集全国通用

    21.《<老子>八章》1.在《<老子>八章》中,老子把“至善”比作水的句子是:。2.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最接近于“道”,这是因为:,,。3.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至善”之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的句子是:,。4.在《<老子>八章》中,老子先后用“五色”“五音”“五味”来说明奢靡的物质生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危机的句子是:,,。5.在《<老子>八章》中...

    17 KB
  • 巍巍岳麓山-访甘肃临洮老子飞升之地

    巍巍岳麓山----访甘肃临洮老子飞升之地岳麓山在甘肃临洮县城东边,当地人也称东山。初春的下午,顺着东大街约莫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顺着一条通向山上的路漫步而上,两旁粗壮的老柳树枝丫粗粝伟岸,看起来有好几百年的样子。午后柔软的阳光安祥散漫,举目望去,山顶上的庙宇亭台,飞檐翘角,旌幡猎猎,似有古风袭来,岳麓山不经意地被烘托出一份澄净超然。传说老子曾“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想当年老子也许就是这样叹...

    1.78 MB
  • “返朴归真”——老子《道德经》的养生学解读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2.64 MB
  •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

    楚王连忙说:“是呀,是呀,我愿意恭敬的奉献整个国家来订立盟约,”毛遂就问:“哪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连忙说:“决定了,决定了?”于是马上就签了盟约。平原君回到赵国,感慨地说:“我再也不敢考察上人了,我平时考察人,多则上千,少则几百,自认为不会错漏天下能人雅士,但对毛先生来说,还是错漏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赵国比镇国之宝的九鼎和大吕还要贵重,毛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军队,我再也不敢考...

    63.5 KB
  •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2

    可不要小看八卦图,更不能把八卦图看着迷信的东西,试问,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想给别人写信说明自己的想法,靠什么?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想把自己的思想传给后人靠什么?那个时候没有文字,无疑,画图画是最好的办法,这是多么重要的发明啊。更了不起的是,他不是要讲一般的想法和语言,而是要讲宇宙之间,即天地之间、天人之间、白昼之间的大道理。《易经》“系辞传”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

    62.08 KB
  • 太上老子传八西域弘道

    西域弘道老子偕無上真人尹喜,前往西域各國弘道,初到罽賓國,暫住於近郊山谷之中,該國之主,名煩陀力士,其前生曾爲東極一個古老的國家名叫清和國國王,當時每遇老君弘化經歷,即遙拜發願說:「惟願慈尊,濟度弟子,於當來世,常與弟子爲師,與當來世,得爲高真!」清和國王,奉道清修,死後生天,做了妙梵天王,其後天福享盡,降生人世,尚以餘福,做了現在的一個羌胡小國之主,無奈既生人間,忘其宿命,殺害無度,頻出狩獵...

    48.47 KB
  • 孔子与老子和谐思想比较及当代启示

    孔子与老子和谐思想比较及当代启示刘於清1李平2(1.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2.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龙湖学校,广东深圳518111)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身心之间的普遍和谐,籍此构建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并存的和谐社会。孔子从人的心灵出发,强调人的修身自省在构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的重要性,他的和谐思想是由心及物的外推式和谐;而...

    58.47 KB
  • 史上七大老子英雄儿狗熊的人物

    史上七大老子英雄儿狗熊的人物在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时世浮沉,大浪淘沙,风流俊贤,恒如沙数,每个时期每个朝代都有英雄横空于世,挽狂澜于既倒,留美名于汗青,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增添了无限风景。期间出现不少老子英雄儿好汉前后相承代代进化的风流人物,例如孙坚和孙策、周勃和周亚夫、刘统勋和刘墉,同时也出现许多老子英雄儿混蛋代代退化的窝囊废物,有的生在帝王之家,有的出身贤士名臣府第。笔者粗读历史,特遴选...

    36.47 KB
  • 浅读老子《道德经》的感触

    浅谈老子的修身之道摘要老子用精炼而富于包蕴性的语言,然天下后来的人们自此道来知道为道者的道心、道性、道骨、道风、道镜,让“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为有志修身者而开。老子用豫兮、尤兮、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浑兮、七个方面来形容为道者的状态,是他道性的自然体现,是善为道的正果,同时,也是衡量是否善于为道的标尺,修身的庙道和境界。对社会、政治、人生的格外关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特点,老子哲学也不...

    28.72 KB
  • 汲取老子“无为”思想精华,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水平

    汲取老子“无为”思想精华,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水平[摘要]老子“无为”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无为”即实践主体认识并利用规律开展实践活动不妄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高瞻远瞩求善为。它对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启示:自我管理须在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下,在一定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管理者应约束私欲,为人谦虚平和,惜时勤学;将确立个人远大目标和完善管理方法有机结合,提高管理水平,追求卓越的自我管理。[关键词]老...

    28 KB
  • 老子的思想看现代企业运营管理

    老子的思想看现代企业运营管理老子所创建的道家学派思想是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很多各界精英还在用老子的思想指导着自己的行为。寥寥五千余言的《道德经》集中地体现了老子的思想精华。《道德经》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道经和德经。《道德经》中所讲的“道”、“德”二字,与我们现代文化中所言的“道德”是两种不同的意思。老子所讲的“道”,着重讲的是事物的发展规...

    34 KB
  • 从断句看《道德经》和老子

    从断句看《道德经》北京一零一中学张沐一从古至今,老子的哲思散发出的光辉一直吸引着人们对其进行赏析与探究。漫漫两千年后的今天,学术界仍有多种声音,阐述着对《道德经》断句方式的不同看法。不知为何,我对其中的一句话产生了特别的兴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古本的句式)有些学者同意将其理解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有些大师坚持断做:“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虽说每个人都会有...

    35.82 KB
  • 百家讲坛--第八讲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

    第八讲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世界太复杂了,爱情、婚姻、家庭的问题就十分复杂,所以老百姓有句话说得真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实演绎一下,那么每个婚姻后面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两个人由爱情进展到婚姻,由婚姻又凝聚为一个家庭,夫妻孩子融为了一体,这往往就已经经过了不少的磨合,但是还有好多家庭最后还是解体了,离婚了。在今天,现代人有点心浮气躁,婚姻也变得有点气躁心浮了,离婚率居高不下,且越来越高,...

    39.93 KB
  • 百家讲坛--第八讲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 (2)

    第八讲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世界太复杂了,爱情、婚姻、家庭的问题就十分复杂,所以老百姓有句话说得真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实演绎一下,那么每个婚姻后面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两个人由爱情进展到婚姻,由婚姻又凝聚为一个家庭,夫妻孩子融为了一体,这往往就已经经过了不少的磨合,但是还有好多家庭最后还是解体了,离婚了。在今天,现代人有点心浮气躁,婚姻也变得有点气躁心浮了,离婚率居高不下,且越来越高,...

    39.34 KB
  • 太上老子传六青羊肆再降

    青羊肆再降老子在甲寅年與尹喜分別昇天之後,次年乙卯年,老子從太微宮分身降生蜀地李太官之家,太官世積功德,昇聞於天,老子降生之初,先勑青帝之青龍,化生爲羊,色如青金,毛體光華,常翫玩在嬰兒之側,與兒爲伴,一日,忽然青羊走失,兒啼不止,太官遣守羊童子入市肆間尋覓,適遇尹喜,經詢所以,童子備言其故,尹喜忽然感悟,暗忖:「聖師之約,其在是耶?」便告童子曰:「請小哥速速回去,告訴你家主人新生嬰兒,就說尹...

    25.47 KB
  • 思修读书报告老子

    镜里镜外——世界看《老子》,老子看世界《老子》,即《道德经》,自古至今,盛名不衰,乃至享誉中外。相传其作者老子就是周王朝图书馆管理员李耳,是孔子学礼的老师。他被孔子盛赞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李耳归隐时被关令尹喜拦下,不得已写下了《道德经》交给他。我们有重儒道的传统,孔子的老师这一身份让人第一眼就心生敬意;历史进程中,皇帝们内用黄老,外示儒道,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例子也不少,更显出老子的厉...

    17.5 KB
  • 谈谈老子的思想及其对先秦两汉的影响

    谈谈老子的思想及其对先秦两汉的影响西北大学张艳芳老子的思想,其核心是以“道”为本,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法自然”,主张自然无为;轻物重生。先秦道家主要分为老子学派、杨朱学派、列子学派、庄子学派及黄老学派等。不同的学派思想重心不同,有的偏于治国,有的偏于治身。它既为统治者提供了丰富的政治哲学,又对统治者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前者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后者则是统治者所不喜欢的。因此,历代统治者既需要它...

    25.85 KB
  • 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

    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讲证道的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证道的方法只讲了一种:“致虚极,守静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文]《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B][注解]证道的唯一方法就是:“...

    97.85 KB
  • 老子讲的“道”的故事读后感

    老子讲的“道”的故事读后感沈泽凯604班介绍:《老子讲的“道”的故事》系列丛书是从韩国引进的少儿类哲学普及读物,丛书共50卷,选择了东西方哲学史上50位大哲学家,以各人的核心思想为主题,一人一册,用讲故事做诱饵,一步步把小读者们引到相关的主题中去。50位哲学家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精神导师。故事的编撰、插图的绘制、故事与思想的衔接、思想的表述均颇具水准。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韩国的儿童教育...

    24.11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