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大历史,小道德——黄仁宇《黄河青山》一书读后在大陆和海外,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一些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却自诩为历史研究的文章。严格地说,这不是历史学家的作为。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研究并弄清历史发生的具体经过和原因。然而,由于政治的、党派的、国家的、族裔的以及阶级的种种环境的影响,今天的历史学家能够做到客观和超然的委实不多。在这一点上,我不能不佩服黄仁宇先生。事实上,曾经身为国民党的军官,...
人物史家杨奎松:怀疑是一种美德对于80年代知识分子的集体气质,北岛已经在《回答》里做出了回答,他说,我不相信。而杨奎松说,怀疑是种美德。杨奎松穿着睡衣坐在明亮的客厅接受采访,这让我们起先觉得挺随便,但随着话题的深入,彼此随即释然。或许如果让他庄严的坐在镁光灯跟前,我们的采访多半就会流于形式。正如杨奎松对于自己历史方法的描述一样,在党史学界研究党史,身陷体制,充满束缚,所以他选择身处局外,用超脱的...
我和历史研究——杨奎松教授访谈录来源:作者:杨奎松点击:593次时间:2006-10-212:34:20我和历史研究——杨奎松教授访谈录采访时间:2004年3月采访地点:北京大学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李国芳,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编者手记:每当杨奎松有新作问世,本刊编辑必竞相传阅,在分享他的成果时,总会感到眼前一亮,原来历史是这样!现代中国社会变化剧烈,政治舞台扑朔迷离。一部与现实纠缠在一起的中国现代史,不免让人雾里看花,说不...
杨奎松:新中国镇反运动始末作者:杨奎松发布时间:2012-05-0909:41新中国镇反运动初期,中共中央决策层意见并不一致,毛泽东对于镇反运动开展的时机和力度掌握更是几经反复,从“不要四面出击”到“大张旗鼓”,再到直接给各地下指标、定任务,其中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各地的镇反从最初的“宽大无边”又如何演变成了“扩大化”,并因此带来何等后果,对新中国的政治走向又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引言1950年代初,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