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孔子”的相关文档,共221条
  •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关键词:教育思想;德育;德政礼治:G632文献标识码:B:1002-7661(2015)05-314-01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

    13.99 KB
  • 六年级阅读孔子的故事复习题

    六年级阅读孔子的故事复习题1、《孔子的故事》,作者李长之。2、孔子出生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鲁国人。3、孔子名丘,字仲尼。4、和孔子同时或先后出现的不少优秀的人物像渊博的季札。政治家晏婴、子产。思想家老子,军事家吴子胥、孙武等。5、春秋时期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以及上升的人逐渐形成了“士”这一阶层。6、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7、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

    20.5 KB
  •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中汲取新时代干部政德建设的精神力量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中汲取新时代干部政德建设的精神力量刘妮妮古往今来,政德都是对为政者最为核心的素质要求。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是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的重要途径。今天,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政德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保障。但...

    20.04 KB
  • 传承中华文化孔子小时候的故事

    讲故事——勤奋学习、孝顺母亲的孔子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他妈妈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有一天,他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孔子说:“都记住了。”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孔子是和哥哥在一起睡觉的。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孔子说:“我已经练...

    12.5 KB
  • 重庆高考零分作文谈孔子仁学中的德3页

    重庆高考零分作文:谈孔子仁学中的“德”[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导语:下面范文大全小编与您分享2020年重庆高考零分作文:谈孔子仁学中的德感谢阅读!【作文题目】材料作文: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作文】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节欲观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

    12.14 KB
  • 孔子论学语录四则

    本课选孔子论学语录四则,孟子论学语录二则,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言简意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论语为政》节选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岁做事能合于礼,四十岁能辨惑解疑,五十岁能知晓自然规律,六十岁能闻言知意,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规矩。”内容理解:这则语录...

    53 KB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孔子让路课时同步练习湘教版

    孔子让路课时练1一、看拼音,写汉字。shěngshìkǎishūsuìshílànwǎyāohe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懣硯涛镕頃赎巯驂雞虯从躜鞯烧。()()()()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詣鋃陉蛮苎覺藍驳驂签拋敘睑绑。lǐcǎiniánlíngchàngdǎotīngdǒng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们怿碩洒強缦骟飴顢歡窃緞駔蚂。()()()()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粪讳鱸况閫硯浈颡閿审詔頃緯贾。二、多...

    428 KB
  • 从儒家典籍看孔子的音乐道德美学

    从儒家典籍看孔子的音乐道德美学摘要:从《论语》对儒家典籍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总结来分析孔子的音乐道德美学观。通过考察孔子的言论进而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内容,可知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强调了审美与情感、道德的结合,是儒家“乐感文化”的开端。关键词:孔子;论语;儒家;音乐美学;情感;道德中图分类号:G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60(2002)06-0016-0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

    5.43 MB
  •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一、知识填空一、孔子的生平: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____,后成为儒士,以传承_________为已任。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_____,试图实现恢复____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___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_____。二、孔子的思想...

    70.5 KB
  • 孔子与老子和谐思想比较及当代启示

    孔子与老子和谐思想比较及当代启示刘於清1李平2(1.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2.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龙湖学校,广东深圳518111)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身心之间的普遍和谐,籍此构建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并存的和谐社会。孔子从人的心灵出发,强调人的修身自省在构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的重要性,他的和谐思想是由心及物的外推式和谐;而...

    58.47 KB
  • 从论语看孔子其人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范文之《从<论语>看孔子其人》2009-08-1317:55《从<论语>看孔子其人》文献综述学生:xxx长江大学文学院指导教师:xxx长江大学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德行、思想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道德的化身。孔子在逝世之后,后世的人们不断将其美化乃至神化。在整个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已不是一个七情皆备的人。而是一尊笼罩着神秘光环的神。我们对他崇拜有余而亲敬不足。在...

    44 KB
  • 从帛书析述孔子晚年的学术思想

    从帛书析述孔子晚年的学术思想本文以帛书《易传》比对《论语》中关涉《周易》的章节,从而确定这些章节是属于孔子晚年所说的话。此外,从帛书《易传》所见的哲理,显示了晚年的孔子已经具有哲学家的形态,关心形而上的问题,并且对这些哲学问题有很深的体会。孔子说《易》,开辟了以义理研究《易经》的新途,亦展示了一个学术发展的转折点,即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以孔子为开山。关键词:帛书;易传;论语;孔子;道德形而上学;...

    54.94 KB
  • 孔子与庄子交友观之比较及现实启示

    孔子与庄子交友观之比较及现实启示一、交友的目的朋友是儒家人伦关系重要内容之一,按照朱熹《四书章句——中庸》的说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朋友之交在社会伦理关系的维和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起于自由的结合,没有法律的力量维系它或是限定它,它的唯一的基础是友爱与信义。孔庄二家都认为交友不应为功利之目的,但是交友应该有一定的目标而不...

    32.97 KB
  •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32.5 KB
  •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伦理思想对比分析及其文化解读

    第34卷第11期2013年1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Vol.34No.11Nov.2013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伦理思想对比分析及其文化解读张志云(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201620)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伦理思想被公认为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源头。由于两位圣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有其相似性又有所差异,他们提出了相似的主张和观点,但同时也开创了两个截然不同的...

    31.52 KB
  • 孔子的为官之道

    孔子的为官之道》在古代,做官和念书几乎是很难分开的。古代大学的入学资格是限制在世袭封建贵族的子弟以及民间杰出人士的青年。所以孔子小时候,也没有念大学的机会,他靠自学,所以其它念书人经过大学的训练,就是要出来做官,因为做官才能够实现他们读书人的抱负。而另一方面,做官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有问题的话,社会就很难上轨道.一、孔子的生平经历1.孔子在季氏的工作经历根据历史资料,他小时候很穷,需要...

    31.5 KB
  • 孔子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提要:孔子大力倡导诚实守信,认为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交往之道。讲诚信的目的在“仁”,关键在于践行。经济活动中尤其要诚实守信。与孟子等人的诚信思想相较,孔子的诚信观具有较为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强调讲诚信不能危及社会整体的利益,且更多地强调“信”的价值。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促进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孔子,诚信思想,现代,价值诚...

    41.97 KB
  • 君子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2001年第五期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GannanTeachersCollege№.5Oct.2001“君子”———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徐柏青(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435002)摘要:“君子”是孔子提出的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君子”之风也始于孔子的大力倡导。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境界规定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要求“君子”具有“仁者爱人”的情怀,律己宽人的精神;“智者不惑”,要求“君子”具有渊博宏富的学问,严谨...

    40.84 KB
  • 关于孔子心理和谐观的当代启示

    关于孔子心理和谐观的当代启示心理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通过运用心理和谐的概念分析了孔子的心理和谐观,围绕“仁”的理念探讨了个体获得心理和谐的内外部条件,并阐述了孔子培育和谐心理的方法及其对当代风险社会中人们的重要启示。论文关键词:孔子;心理和谐观;仁;启示一、心理和谐的概念与理论逻辑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心理和谐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中蕴含了心理和谐的理念。什么是心...

    29.5 KB
  • 关于将孔子宗教化的探索

    关于将孔子宗教化的探索将孔子宗教化,就是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通过宗教的方式进行传播。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如果把儒学作为宗教,那么,孔子的地位则相当于释迦牟尼、穆罕默得、耶酥。一、为什么要将孔子宗教化二十世纪初以来,由于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革命运动的需要,孔子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文化被打倒在地。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移植到中国获得成功,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以后,孔子的思想文化不断受到...

    40.47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