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家族医药企业控制权转移互动模型研究【摘要】文章对家族医药企业各个时期人力资本轨迹交叉与控制权的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从而构建了人力资本轨迹交叉与控制权转移互动模型。并得出人力资本的轨迹交叉是家族医药企业成长的关键。【关键词】家族医药企业控制权人力资本轨迹交叉一、引言中国家族医药企业是以中国家族伦理文化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亲情第一为首要原则,由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基本占有企...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与“隧道效应”分析刘平(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摘要:本文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对公司管理者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MBO)与民营企业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PBO)以后的“隧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种类型的收购发生以后都可能产生了“隧道效应”,但证据尚不够充分。另外,MBO公司比PBO公司显示出更大的产生隧道效应的可能性。关键词:公司控制权;管理层收购;公司购...
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一一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月刊年第期20077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王克敏王志超摘要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分析框架应用LISREL模型深入分析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高管控制权对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然而在引入高管控制权影响...
会计规则剩余控制权及会计规则分类治理模式探究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摘要当今社会的组织形态越来越复杂,古典主义中的剩余控制权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在不完全契约中,物资资产的财产所有权决定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又决定企业的控制权,体现了剩余控制权对一个公司分类治理的重要性。本文将全面分析会计规则中的剩余控制权,探讨会计规则的分类治理模式,指引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进...
马克思产权视阈下企业控制权思想摘要:控制权是产权或广义的所有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分析控制权首先必须关注和研究产权及产权制度。公司控制权源自于所有权,所有权的归属是公司控制权的基础,公司控制权既不能脱离资本归属的所有权,也不能脱离由以资本归属的所有权为根基而生成的公司所有权而独立存在。基于此,在研究控制权问题时必须继承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对控制权理论予以合理的借鉴与科学的拓展,进而为现实问题的...
论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策略研究朱英明[摘要]本書通过对铁矿的供需关系、铁矿的定价机制以及获取铁矿资源的动因分析后认为:钢企只有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才能应对铁矿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才能应对铁矿石的交易机制及其不确定的因素。进而本书提出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策略内涵,即铁矿资源控制权策略由直接控制策略和间接控制策略构成。并利用博弈论和金融工具来对这些策略分别进行了研究,为今后我国钢企的...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优化探析摘耍企业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控制权安排。从我国国冇企业控制权安排沿革状况入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企收控制权配置效率体现在合格的控制权主体和控制权的有效运用。关键词国有企业控制权主体控制权应用1我国国有企业控制权安排槪况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国有金业的产权归全民所有,但全民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抽象...
浅论公司治理与控制权:中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反思论文关键词:公司契约理论公司社会责任公司控制权公司治理论文摘要:文章以公司契约理论为基础,分析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并将二者在公司利益相关者这一内容上联系起来,以公司契约者的所有权为起点,分析在所有权之上的公司社会责任的完善和公司治理的措施。并且,在实证分析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控制权和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之后,提出通过公司内部、外部治理规制公...
创始人把握控制权的研究毛榕摘要:近年来市场上的股权争夺之战愈演愈烈,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创始人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最终丢失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企业处于股权激励这个阶段,一般会考虑初步的核心管理层股权激励、引进新的股东、有的公司还会吸引投资人进行投资。这三点都会对现有股权结构产生影响,创始人的持股比例会下降,但这又是企业发展必经的阶段。通过目前市场上合理的股权结构设置案例,给予企业如何把握好...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私利分析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着一种类似一言堂的情况,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属于股权分置的情况,这一情况就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容易出现有大股东控制股市的情况,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我国的股市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控制圈权利:F224;F276.6文献标识码:A:2095-4379-(2017)14-0158-01-全文完----...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国资取得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实施路径及相关案例的专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及目的(一)研究背景1、盘活国有资产市场持续升温近年来,民营上市公司通过向国有企业发股购买资产实现国有资产借壳上市交易并不罕见,如南洋科技、大连国际等。盘活国有资产方式多样化,除发股购买资产以外,包括认...
并购情境下目标公司的控制权配置倾向与公司绩效摘要: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在并购情境下目标公司控制权向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配置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购情境下与稳定环境下目标公司控制权配置侧重方向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购情境下,侧重股东配置控制权能够有效改善目标公司绩效,侧重董事会配置控制权对目标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而侧重经理层配置控制权则有损于目标公司绩...
阿巴寻求IPO后公司控制权港交所面临两难选择瑞雪8月29日编译香港现在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批准阿里巴巴集团采用一种与全球最大型互联网公司相同的股东结构,从而吸纳该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要么坚持为保护普通投资者而设定的准则,但却要冒上丢掉自Facebook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的风险。据彭博社网站报道,上周有一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这家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已经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出要求...
BT模式下工程项目控制权合理配置探究摘要:在识别BT项目交易过程中决策节点的基础上对BT项目控制权进行了分解,通过文献分析得出PPP项目中控制权配置的一般原则,并通过3个案例项目控制权配置方案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同样采用BT模式的不同项目中控制权配置的差异及其诱因。研究结果显示:项目产品的公共化程度、项目的复杂程度、政府部门特殊需求、项目所在地区私有化程度BT合同类型以及交易双方相互信任程度为影响BT项...
股权稀释过程中公司控制权保持:法律途径与边界——以双层股权结构和马云“中国合伙人制”为研究对象【摘要】公司成长扩张需要不断融资,此过程中创始人的股权稀释会发生数次,以致公司能够上市的时候,创始人已经沦为小股东。公司创始人为避免控制权旁落需要用特殊的制度来安排管理公司权限、选举公司董事的方式,双层股权结构模式作为公司控制权保持的利器在西方广为运用,近期马云的中国合伙人制亦显示了东方智慧。面对“融...
外部权益保护、控制权利益与委托-代理理论徐晓东【摘要】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框架仅是企业在不存在内部人控制条件下的一种理想架构,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总是或多或少普遍地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致使这一理论对企业的许多问题缺乏解释力。本文因此构建了在企业存在完全的内部人控制的条件下新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框架,并指出它与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框架一样,均为委托-代理理论的两种极端状态,...
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比例相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引言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尤其是占大部分的家族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民营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截至2012年末,我国有1418家上市民营企业,其中上市家族企业1033家,比例高达72.8%。已有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比例可能受到上市家族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规模、家族化存续时间以及家族化方式的影响,但上述研究...
从“控制权”实质看会计报表合并理念的选择摘要:本文从合并会计报表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入手,分析了关于合并理念的几种流行观点——业主观、实体观和母公司观及利弊。认为实体观是会计报表合并理念的必然选择。一、合并会计报表产生的原因及目的分析(一)合并会计报表产生的原因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美国,1893年至1904年间兴起了第一次兼并风,它以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合并成一个或几个大企业为特点。1915年至1929...
刘强东,三招保住控制权2014年05月15日06:45:虎嗅网作者:Eastland导读:与京东资本历程有关的七个数字1、1.380亿新股:京东IPO拟发行1.380亿新股,这个数字刚好与腾讯认购的股票数相等;2、3.0%:京东旧股东出售的股票占上市前各自持股数量的3.0%;3、20.26亿美元:根据招股文件从2007年拿到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起到腾讯注入2.145亿美元止,累计融资20.26亿美元;4、55.9%:京东上市前,刘强东持有及获得投票权的股票共计13.74...
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张维迎一、引言现实经济的运行常常与经济学家当初的设想不同。比如说,传统上,经济学家认为公有企业可以医治市场的失灵,因为由政府控制的公有企业追求的是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而非企业利润最大化,因而,当外部性和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私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偏离时,公有企业可以改进私人企业的决策,实现私人企业无法实现的社会最优:公有企业在生产上更有效率,其索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