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4国共的十年对峙1.南昌起义军南下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在江西南部农村进行了三次整顿,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军事训练。这些整顿()A.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军事斗争的开端C.推动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2.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此后,像贺龙这样的革命军人和大批农民纷纷...
课时14国共的十年对峙1.南昌起义军南下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在江西南部农村进行了三次整顿,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军事训练。这些整顿()A.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军事斗争的开端C.推动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这些整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推动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故选C项;开辟...
课时08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就下图所提供的信息,某校学生提出的相关研讨主题比较恰当的是()A.湖广地区农田垦殖与经济重心南移B.高产作物与明清之际人口持续增长C.农作物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率提升D.地理大发现与农耕文明遭遇的冲击2.明清时期土地交易更为频繁,下表是有关明清时期民间土地买卖类型的材料。由此可知,当时()类型具体做法活卖卖方在契约上写明“卖活契",保留土地所有权,数年后可买回找贴卖方有...
课时08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就下图所提供的信息,某校学生提出的相关研讨主题比较恰当的是()A.湖广地区农田垦殖与经济重心南移B.高产作物与明清之际人口持续增长C.农作物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率提升D.地理大发现与农耕文明遭遇的冲击【答案】C【解析】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的数据不难看出,从17世纪前期至18世纪前期,中国的人口并没有出现数量方面的增长,故B项错误;...
课时07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2.明代早期,巡抚、总督本是中央临时派遣到地方的监察官员;明中期后,相继出现了总督某某...
课时07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内阁大臣在职多为5年以下,其中1年以下的也占了较大比...
课时06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1.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2.宋初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雇值制度。由此可见,这会导致宋代()A...
课时06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1.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但改变不了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的现象,故A项错误;租佃关系是指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与材料中的田产交易法令详细...
课时03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1.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2.西晋初期,晋武帝...
课时03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1.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答案】A【解析】结...
课时02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秦和汉初的朝议制度()A.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B.体现了政治决策的复杂多变C.扩大了相权造成皇权旁落D.实现了监督皇权和君臣共治2.据《秦律》记...
课时02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秦和汉初的朝议制度()A.蕴含制约君权的有利因素B.体现了政治决策的复杂多变C.扩大了相权造成皇权旁落D.实现了监督皇权和君臣共治【答案】A【解析...
课时01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1.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这表明()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2.据司马迁《史记》载,在追溯本族来源时夏、商、周总...
课时01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1.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这表明()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多个文化带同时并存且彼此之...
考点1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备考策略】本讲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以下考查角度和内容:(1)“三农”问题是长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一定要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联系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问题进行复习。(2)客观全面地分析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及后期的弊端,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考点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备考策略】本讲属于高频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重在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的识记与理解,凸显出高考注重基础、强调能力的特点。在复习备考时,应关注计划经济形成的背景、特征及影响。【重要考向】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奠基)(1)背景:①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
考点1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备考策略】学习本讲时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从经济文明的角度,整体把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锥形与拓展两个阶段。运用列表法列出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重要考向】一、新航路的开辟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目的:寻金、传教、拓殖(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黄金和香料的狂...
考点13古代中国的商业和主要的经济政策【备考策略】关于商业,重点关注商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复习时应从以下角度去掌握:(1)商业发展原因:应注意综合各模块知识,如政府政策、区位条件、农耕经济发展等。(2)商业发展表现:应注意从市的变迁、海外贸易、交换媒介、商帮群体等角度掌握。(3)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建议从知识结构、居民职业结构、产品种植结构、文学艺术等多角度分析。同时注意联系近代中国城市的兴起、联系我...
考点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备考策略】学习本讲时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从经济文明的角度,整体把握古代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得出古代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奠基时期的结论。把握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小农经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同时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三种经营形态是本讲的易错易混点。【重要考向】一、古代中国的农业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中国的农业一.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
考点08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备考策略】本课时内容特别是抗日战争为高考最重要之高频考点,近年来反复抗日战争的重大史实、基本概念、关键时空,解放战争的重要阶段也是常考点。题型上,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今后命题重点是以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考查主干知识,选择题侧重微观现象的考查,主观题侧重宏观线索的考查;从具体内容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特征、国共关系、日本侵华与中日关系都需要联系现实重点复习。【重要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