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康有为”的相关文档,共11条
  • 托孔改制康有为重建近代中国教育的努力

    托孔改制康有为重建近代中国教育的努力宋荣欣[Reference]晚清民初之际,教育既有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什么教育是更有价值的教育”成为亟待有识之士回答的重要问题。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教育家,康有为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其重建近代中国教育的努力大致体现为齐头并进的两条路径:一是从义理或德行着手,推崇孔教,阐发仁道合群之义,以正人心、定国魂,属于社会教化层面:二是从制度或经世着手,持《春秋...

    31.14 KB
  • 张小敏: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张小敏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现代化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康有为摒弃传统的身心体认的学问方式,而提倡经验知识的掌握;强调逆乎常纬以突破传统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37.5 KB
  • 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一部分

    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一部分内容提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制度化处于消解过程,康有为面对不可逆转的走向世界进程,深刻体会到认同的重要意义,试图借助于西方的宗教仪式等资源,使儒家脱离权力和领域之后,依然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持。本文通过对孔教会建立过程中,康有为所受到的儒家内部的保守势力和的激进思潮的双重挤压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从而为我们如何认识儒家在现代社...

    17 KB
  • 康有为与制化儒学

    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学甘阳唐文明张翔白彤东姚中秋姚育松陈明曾亦干春松陈壁生陈少明刘小枫编者按甲午之战以来,两甲子间,国祚屡迁。加之西潮涌入,传统式微,时至今日,中国已非百余年前之中国。然中国何以为中国,这一问题却历久弥新。康有为生于晚清内外交困之际,面对从传统老大帝国到现代民族国家转化这一不可遏阻的洪流,面对西方文明这一强有力的“他者”,而致思于儒学(教)制度化建设,冀望于传统内部开出新的文明形式...

    105 KB
  •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叙》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六年,康有为读其遗言,渊渊然思,凄凄然悲,曰:嗟夫!使我不得见太平之治,被大同之乐者,何哉?使我中国二千年,方万里之地,四万万神明之裔,不得见太平之治,被大同之乐者,何哉?使大地不早见太平之治,逢大同之乐者,何哉?天既哀大地...

    624 KB
  • 洋务运动的影响、曾国藩、康有为、李鸿章传

    洋务运动的影响在于以下几点:①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工;②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④对本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具体对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使中国人价值观由“传统人”转身“现代人”。②洋务运动为中...

    27.5 KB
  • 德风堂——虚实互映 妙趣横生 —康有为五言联谈片

    德风堂——虚实互映妙趣横生—康有为五言联谈片刚刚读到康有为撰书的一副五言对联:“结想入云霄,即事高华嵩”。幅高3375px,宽32厘米。(见图一)裱件光洁平整,品相完好。(图一)细细赏读之下,但觉这是一幅内容与书艺都充满审美情趣之作。先说内容。这自是一副抒发豪情壮志,鼓舞斗志之作。意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便可以成就一如华山、嵩山般高伟的事业。此联无上款。下款仅署“康有为”,下钤章二枚,无书写年月...

    225 KB
  • 黄继光、李大钊、康有为、梁启超、赵元任生平简介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

    20.5 KB
  • 洋务运动的影响、曾国藩、康有为、李鸿章传

    洋务运动的影响在于以下几点:①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工;②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④对本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具体对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使中国人价值观由“传统人”转身“现代人”。②洋务运动为中...

    28.07 KB
  • 康有为与谭嗣同仁学思想比较研究

    中国哲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康有为与谭嗣同仁学思想比较研究关键词:中国哲学仁学思想康有为谭嗣同摘要: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新仁学的奠基者,谭嗣同是近代新仁学之集大成者。他们用自由、平等、博爱等近代价值观念对古代儒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和重建,其仁学思想各具特色,并为近代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康有为、谭嗣同仁学思想的剖析,从仁学的起点、核心思想、理论来源、现实内容和实现途径五个方面阐述了康有为与...

    75.5 KB
  • 康有为故居有感

    康有为故居有感学院:艺术学院班级:10广告姓名:吴兵学号:20100560134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

    6.61 M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