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1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参考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答:历史...
免财富值!!欢迎分享!!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人教版必修1)一、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
免财富值!!欢迎分享!!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2.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3.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宰相制度的废除明设三司废丞相了解明清在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及影响,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归纳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及其影响,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史论结合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合作讨论通过引导学生对明朝和清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措施的学习...
第17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一、基础知识目标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君权;锦衣卫和东厂的设置;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明朝迁都北京。二、能力培养目标回答“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权?”以培养其归纳综合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红巾军对元朝的打击最大,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提供了有利条件。2.明代君权的加强,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
2014—2015学年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班级:姓名:编写时间:2014-9-2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教师版)授课时间课型课时教法学生出席情况班级应到人数缺席者课程标准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三维目标知识能力1.识记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出现和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2.理解内阁制于宰相制度的...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西汉(1)背景:汉初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推恩令2.北宋(1)背景: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__________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把地方的财政权、________、兵权收归中央。(3)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最高权力的交接(一)衡量一种政治体制的成熟健全程度,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最高权力能否顺利而且高质量地继承。顺利,意味着没有政治动荡、没有流血乃至战争;高质量,指最高权力必须移交到能胜任治理国家重任的人手里。在君主制社会,最高权力的继承名义上是通过“皇位世袭制”进行,但实际上权柄经常被人乘机窃夺,继承了皇位并不等于拥有了最高权力——君权,所以本文把着眼点放在“君权继承”...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最高权力的交接(二)6、外戚之废几千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外戚干政“弊极大而利极小”,他们终于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集体抵制。但更关键的因素是,外戚扮演的“幼帝和女后辅佐者”的角色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以文官为主的“顾命大臣”逐渐顶替了他们。能被选中做“顾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翘楚,再加上没有裙带关系做后台,他们一般都比较小心谨慎,整体表现远强于外戚。虽然还有南宋...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备考方向握主旨精要课程标准(1)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本讲主要讲述了从汉元直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取消,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具体表现为:从汉至元中央行政体制日渐成熟,选官用人...
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A.设立军机处B.设置枢密院C.实行一省制D.废除宰相制度2.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中书省3.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
历史学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自学】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2)现实原因: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________”,宰相职权扩大。(3)直接诱因:宰相________恣意妄为,挑战皇权。2.过程:明太祖裁撤________和丞相,以_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3.影响:秦以来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进一步加强。【思考】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否意味着相权从此就消失了?为什么?【自学...
历史学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自学】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2)现实原因: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________”,宰相职权扩大。(3)直接诱因:宰相________恣意妄为,挑战皇权。2.过程:明太祖裁撤________和丞相,以_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3.影响:秦以来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进一步加强。【思考】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否意味着相权从此就消失了?为什么?【自学...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民版必修第一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只有在初中时对本节内容有所涉及,但仅停留在表层,对中国古代专制皇权的知识一般仅限于观看影视作品时留下的大概印象,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具体知识比较陌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了解皇帝制度;西汉的中朝与外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元朝的行省制度等历史概念。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汉代的“中朝”;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宋朝削弱相权的措施;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及州的设置;元朝的行省制度;汉代的刺史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理解: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特点;从汉到元地方管理制度的演进特点;运用:通过引导学生整理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
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法指导】课程标准内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掌握明清两朝强化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从皇权和相权矛盾的解决来认识内阁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在中国不断强化君主专制时,西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逐步兴起并发展,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中国远远落后与世界。...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代表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和斗争,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其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二、重点和难点:1.资产阶级改良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2.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
七年级历史学科12号问题导学展示课型导学案审核人审批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主备人课题明清君主专制集权的强化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识记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探寻明清两朝奉行君主专制独断统治的原因,认识明清两朝君主专制的特点。2、掌握明清两朝实行文字狱的原因、特点和后果。重点难点重点: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难点: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机构及职责;文字狱。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