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献回顾有关运输产业营运绩效评估的相关文献非常丰富,各研究间的差异主要系因评估指针的选取方式,以及采用的绩效评估方法不同而产生。在评估指针的选取上,依评估指针层级的构建方式可分为「不同的立场」与「投入-产出-消费」二种概念形成初选指针集合。在绩效评估方法的使用上,可区分为「多变量分析」、「层级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资料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模糊综...
基于战略的全绩效管理实施模型梁樑罗彪王志强(Email:luo_biao@msn.com)摘要:获取稳定绩效是企业持续增长的保障,传统的绩效管理强调在企业现有业务框架下进行绩效管理,对企业绩效形成的原因与阻碍因素考虑不足。面向战略的全绩效管理通过全面经营诊断获取绩效改进方向,通过QFD的工具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通过AHP的方法获得部门及岗位KPI对企业综合绩效指标的权系数。通过交互的诊断与调整,全面控制企业的...
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技术考核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根据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2005年12号令)、省交通厅《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浙交〖2008〗167号)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工地试验室是指承接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任务的施工、监理单位为满足施工自检或监理抽检的需要,在工地现场...
企业项目团队的绩效管理研究探析本文在对团队的定义和特征进行阐述基础上,分析了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研发项目团队中成员的相互信任、合适的研发项目团队规模、实现研发项目团队内部的信息和知识的共享、适度的研发项目团队授权和保持研发项目团队成员适当的流动性是研发项目团队取得高绩效的条件。并由此建立研发项目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关键词】工作团队研发项目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中图分类号F2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绩效管理作用及绩效考核体系分析梁军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当前要想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充分发挥出企业员工的存在价值。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结合企业发展限制拟定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能够全面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全面发展。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中圖分类号:C939文献识别码:A:1001-828X(201...
绩效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说明:(1)本满意度调查问卷为绩效管理满意度调查,有50个问题。(2)你可以匿名填写此份调查表。(3)本调查问卷任何信息都将严格受到保密,所以你可以放心作答。(4)当有超过50%的题目不作回答时,本问卷将作无效处理。(5)请你按实际情况作答,否则将影响调查结果。你的姓名:(可以不填)你的职位:性别:所在部门:学历程度:入职年限:绩效管理满意度调查(共有50个问题,请选择其中一...
县纪检监察机关2014年度查办案件工作绩效考评细则(乡镇类)序号类别考评内容及标准分值检查办法评分细则加分扣分得分合计1案件总量40分各镇纪委立案总数按所管辖党员总数每千人2件计算,不足500人的,超过200人增加1件。40分(1)查党员年报,看党员总数。(2)查处分文件,看立案结案数。(3)被抽调人员到市、县纪委办理案件的,按每次1件标准计入被抽调对象单位案件总量。由所联系的县纪委案件检查室提供数据。达到基数的得...
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绩效管理发展研究随着政府角色和职能的重新界定,政府和公众的关系转变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政府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和效益情况日益得到关注。受世界卫生组织(WHO)《healthsystem:improvingperformance》⑴的启发,2000年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开始关注绩效、绩效评估及绩效管理,2008年12月,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卫疾控字[2008]68号文件⑵,确定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慕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评...
管理层更替和收购绩效关系探究摘要:收购后是否应该对被收购企业的原有管理人员进行更换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主并企业在收购后对被并企业管理层更替的程度与主并企业的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收购后的管理层更替与收购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受到多重因素的调节作用影响。具体来说:跨区域收购时管理层更替的程度与收购绩效之间的正相关作用要高于同区域收购的时候;收...
独立董事制度及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探究综述【摘要】本文以代理理论、乘员理论、个体特质、激励为线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呈现出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诸多变量,从各种视角就各个变量较全面地综述了目前的主要研究观点和结论。【关键词】独立董事制度经营绩效资源支持理论个体特质一、引言为规范中国证券市场,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相关证券监...
作者简介:曾桂英(1963-,女,江苏无锡人,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政治教育。2010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规定》还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的权利、地位和工作量等,为广大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提供了保障。但现实情况是,绩效工资管理在中小学已实行了三年多,老师们对班主任这个岗位...
第20卷第2期2021年2月DOI10.19552/j・cnki.issnl672・060L202L02.004高职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360度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实施罗少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肇庆526000)摘要:行政管理人员是学校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行政管理人员的360度绩效考核体系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关键词:高职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360度绩...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是技术的时代。中国为了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对高新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在投入的同时,必然带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对投入的绩效状况进行更准确的审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国高新企业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现状。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层析分析等方法建立新指标体系。最后,以一家高新企业为例进...
卓越绩效管理在基层组织中的实践探索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杨金龙戴银陈玮陈志林摘要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基层组织卓越绩效管理活动存在的四大问题,从原则、来源、方法、实践等四个维度,提出了“12345岗位改善工作法”,力求为各基层组织提供一种有效的卓越绩效管理工具。AbstractThemodeofexcellenceperformancemanagementisamethodofsystematicorganizationcomprehensivepe...
“卓越绩效管理”的真实面目(2)质量管理从最初单纯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演变到今天渐渐失去了鲜明的操作性,甚至沦落为某种“敲门砖”、面子工程或评奖工具。一些所谓的专家不负责任地推崇和灌输,更为这股不可思议的风潮推波助澜。那么,质量管理的本质是什么,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企业有何积极意义,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呢?这些简单的问题不与解决,企业就会在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引导下,走向追求“高、...
高校图书馆卓越绩效评价研究摘要: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体系的主要问题,指出高校图书馆必须尽快从对“量”的关注转变为对“质”的重视上来;探微了卓越绩效对高校图书馆评估的价值,尝试在高校图书馆评估中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导入卓越绩效评价模式,构建一种更加实用的高校图书馆卓越绩效评估体系,并培育起“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高校图书馆质量文化和行业精神。参考文献13。关键词:卓越绩效,高校图书馆...
高校教师教学管理关联的绩效评价数据库构建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研究成果教学组织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点工作,需统筹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队伍建设,融入现代化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高效的管理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结合先进的绩效评价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由于历史原因和信息化程度不一,高校普遍存在教学、科研和人事等多个系统并存,数据不一...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制度问题分析(共7898字)摘要:高校的绩效考核是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师对其满意度关系到教师工作的态度及行为,对教师的工作效率及积极性等造成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的意见,认为考核管理制度存在不公平现象。造成不公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包括在晋升及发展的机会上,单位薪酬制度和学校环境方面,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针对高校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
高校后勤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摘要:[HT5”SS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十多年,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原有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多或少地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的推进,政策制度实用性差、员工积极性不高、行政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日益束缚着高校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为了走出这种困境,本文在分析后勤人员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绩效管理等方法构建了一套比较适合于高校后勤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较...
高绩效员工是怎样炼成的?01高绩效之秘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个答案,其实不光是你,很多企业都想知道这个答案。上世纪9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表现仍然十分的光采照人。它成功地将当时全球顶尖人才收入囊中。但即便这样,贝尔实验室还是发现,这些绝顶聪明的顶尖人才在进入贝尔实验室后,只有大约5%左右的人能高产出,其余大部分人的表现中规中矩,并无突出贡献。这个问题让贝尔实验室的高层很困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优秀人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