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季羡林”的相关文档,共39条
  •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书笔记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的体会打开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首先就被季老独特的自序吸引了。“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怀着对大师的敬仰,我一个月内读完了此书,颇有感触。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季老文笔朴实,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如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介绍了季老一生的读书求学经历,在国外十年寂寞的留学苦读生涯,对学问的苦苦追求过程,及为一部分别人的著作作的序。因...

    18.5 KB
  • 季羡林重返哥廷根的散文原文

    季羡林重返哥廷根的散文原文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季羡林重返哥廷根的散文原文,欢迎阅读!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了三十五年的漫长岁月,我又回到这个离开祖国几万里的小城里来了。我坐在从汉堡到哥廷根的火车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难道是一个梦吗?...

    19.5 KB
  • 时间季羡林阅读答案-谈孝季羡林阅读答案

    时间季羡林阅读答案|谈孝季羡林阅读答案谈孝季羡林阅读答案下面是WTT整理的谈孝季羡林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谈孝季羡林①孝,这个概念和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国独为突出。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就是一个宗法伦理色彩非常浓的社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②中国人民一向视孝为最高美德。嘴里常说的、书上常讲的“三纲五常”,又是什么“三纲六纪”,哪里也不缺少父子这一纲。具体地应该说“父慈子孝”是一...

    13 KB
  • 真情季羡林

    真情季羡林季羡林)先生走了。他留下了博大高深的学问,也留下了芳菲四溢的品格。先生的学问非我等门外人可以问的,但先生的处世风范是各色人等可以学的。先生是学界泰斗,更是做人的大师。大师者,待人以真情也。一先生在《憧憬母亲》一文中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倾慕。对于生身之母,1994年,先生写道,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土,离开...

    15.58 KB
  • 成功季羡林教案

    成功季羡林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和作者诚恳平实的语言;2.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3.准确理解作者关于成功的观点,在勤奋中走向成功。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社会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

    29 KB
  • 季羡林谈老年人十大忌讳

    九旬季羡林谈老年人十大忌讳wwjfdaily2009-01-0609:56稿件:解放日报一忌:说话太多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在那个大学里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学校召开的会上,某老一开口发言,有的人就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某老谈兴正浓。据说有一次博士生答辩会,规定开会时间为两个半小时,某老参加,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

    22.5 KB
  • 季羡林短篇小说范文

    季羡林短篇小说范文《幽径悲剧》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记得在五十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我看到由几幅山水画组成的组画,画的就是这一条路。足证这一条路是同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某一些联系的。至于是什么联系...

    17.5 KB
  •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读书笔记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的体会打开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首先就被季老独特的自序吸引了。“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怀着对大师的敬仰,我一个月内读完了此书,颇有感触。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读书,第二部分,做人。季老文笔朴实,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如与读者面对面娓娓道来,介绍了季老一生的读书求学经历,在国外十年寂寞的留学苦读生涯,对学问的苦苦追求过程,及为一部分别人的著...

    20 KB
  • 名人对名山 相得两生辉——泰山季羡林铜像暨纪念园揭幕记

    名人对名山相得两生辉——泰山季羡林铜像暨纪念园揭幕记刘工践泰山之阳、金牛山下的长安园,依山傍水,更加秀美。8月6日,时逢季羡林先生诞辰103周年、逝世5周年之际,季羡林基金会和泰山文化研究院举办的季羡林铜像暨季羡林纪念园,在这里隆重揭幕。走进纪念园,一大块泰山巨石坐北朝南,屹立在纪念园的中央。巨石刻有季羡林先生手书的《泰山颂》。整篇书法淋漓酣畅,端庄遒劲。全篇共160言,仅录数句:“巍巍岱宗,五岳之巅。...

    180 KB
  • 季羡林:生命注定是沧桑与悲情

    《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季羡林口述蔡德贵整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定价:35.00元口述史中的季羡林,有一份特别的纯真,甚至比童年更清澈,这清澈中,是绝大的智慧与彻悟:当你有爱时,人生就是值得的。季羡林的这份心灵跋涉。跨越了如此漫长的岁月,毫无疑问,它给了我们一份信心:生命的意义,在于向光明而行“我不怕鬼,我怕人。”像这样冲口而出的话,只有在口述史中才能读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47.5 KB
  • 作文素材(关于史铁生和季羡林)

    【史铁生】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

    40.5 KB
  • 季羡林异国之恋的故事

    2008年2月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镶嵌在灰色墙壁里的深灰色...

    19 KB
  • 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

    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读了这篇文章,我...

    15 KB
  • 赋得永久的悔——纪念季羡林先生

    赋得永久的悔——纪念季羡林先生我从未现实接触过季老,只读过季老的散文,并且是最近几天刚接触,今天上网便看到季老与世长辞的消息,悲伤竟也油然而生,大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势。诗有云“才懂相似,便害相思”,我是“才闻季老,便已永诀”,未得见得季老真颜,真如季老那本书名所述,赋得永久的悔了。作为当代学生,你必然读过朱自清,也读过谢冰心,但是未必读过季羡林,但是季老的一些小故事我说出来,你定会觉得很熟...

    24.85 KB
  • 中考语文阅读-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卞毓方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

    15.5 KB
  • 《怀念母亲》季羡林阅读

    怀念母亲季羡林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

    19.5 KB
  • 季羡林148句古诗词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

    15.2 KB
  • 季羡林自选集一生的远行

    季羡林自选集:一生的远行作者:季羡林做真实的自己(代序)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

    595.5 KB
  • 季羡林异国之恋的故事

    2008年2月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镶嵌在灰色墙壁里的深灰色...

    18.5 KB
  •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作者:季羡林长达一个世纪的感悟。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钱文忠推荐并作序。这是季羡林先生一生最精辟的总结,学问与人生融为一体的人生历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闻名政治学者吴稼祥,新浪闻名博客刘仰,天问集团总裁潘洗尘共同推荐。在亿万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熟悉到这一点。切不可掉以轻心。尽管人的寿夭不同,这是人们自...

    42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