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脊髓”的相关文档,共67条
  • 支气管动脉与肋间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与肋间、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介入治疗赵庆和(通讯作者)张俊丽(河南宏力医院影像科河南新乡453400)【中图分类号】R4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184-02【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临床体会。方法37例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患者,经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肋间动脉及脊髓动脉开口,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越过肋间动脉、脊髓...

    21 KB
  • 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观察脊髓圆锥在胎儿隐性脊柱裂诊断的应用价值

    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观察脊髓圆锥在胎儿隐性脊柱裂诊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超声检查的二维模式结合三维成像的骨骼模式、VCI模式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及其形态对胎儿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产前系统筛查孕妇51896例,运用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分析产前超声提示隐性脊柱裂胎儿6例的脊髓圆锥位置及其形态的变化声像图,且经产后高频超声检查或出生后MRI证实。结果6例隐性脊柱裂胎儿中产...

    123 KB
  • orem自理模式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orem自理模式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随访中的应用胡碧三邓进君岳晓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400010)【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出院指导,给予观察组以orem自理模式为指导,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出院后康复训练计划,并通过电话...

    31 KB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胡秋芳盛天昕(四川省乐山市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四川乐山614000)【中图分类号】R7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5-0161-03【摘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是祌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其生物学效应十分广泛,可促进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及分化。至今,对BDNF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尤其是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因此,...

    32 KB
  • 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窦性心动过缓调查及治疗策略探析

    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窦性心动过缓调查及治疗策略探析[作者简介]雒生杰(1973-),男,甘肃靖远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康复。[通讯作者]李建军,男,教授,博士生(后)导师;研究方向:脊柱脊髓外科及康复。[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调查来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探讨这一特殊人群可能的心律失常风险及治疗策略。方法: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4年1月~2009年12月年因脊髓损伤...

    34.5 KB
  • 丙二醛在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丙二醛在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王楠1贾忪青2(通讯作者)(1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骨外四科110024;2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骨外一科辽宁沈阳110001)【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123-02【摘要】目的动态观察脊髓损伤后脊髓内丙二醛的含量变化以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对照组10只,脊髓损伤组50只,脊髓损伤组再分5个时间点:12h、2d、5d...

    40 KB
  •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ak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ak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Rak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摘要]目的探讨B磁基因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及对照两组,每组32只,模型组以改良Allens法制作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开不损伤脊髓。分别于伤后3h、1、3、7d时(每个时间点8只)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

    87 KB
  • 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中的实施效果

    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中的实施效果(1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2平煤神马医疗集团十二矿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木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

    22 KB
  • 不同液体扩容改善脊髓麻醉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临床分析

    不同液体扩容改善脊髓麻醉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临床分析吴国龙(新民市人民医院麻醉科110300)【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麻醉后的剖宫产手术屮输注不同液体扩容后的低血压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6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即甲、乙、丙、丁四组。所有产妇均在脊髓麻醉后行剖宫产手术,并分别匀速、快速注入复方氯化钠及快速注入聚明胶肽、羟乙基淀粉等液体,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

    24 KB
  • 心理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心理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脊髓损伤诊疗常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在住院期间给予心理康复。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恐...

    66.17 KB
  • 湿性愈合方法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期压疮效果观察

    湿性愈合方法治疗脊髓损伤患者Ⅰ、Ⅱ期压疮效果观察姬永琴王淑朋【Summary】目的:观察湿性愈合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Ⅰ、Ⅱ期压疮患者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应用湿性愈合方法,对照组应用干性愈合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部位皮肤愈合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Ⅰ、Ⅱ期压疮疗效、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

    33.26 KB
  • 新生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及诊断

    新生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2例疑有TCS的新生儿先行采用B超诊断,后行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确诊。结果12例患儿行超声诊断,经MRI检查确诊为TCS。其中,脊髓脊膜膨出型6例,脊髓纵裂型3例,终丝增粗型3例。结论新生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早期识别及诊断临床,采用超声初筛,后予MRI确诊,有助于提高病症的诊出率,对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

    27 KB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529300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通讯:李振科【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对23例伴有颈椎退行性改变、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23例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

    27.75 KB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过伸伤的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过伸伤的特点及手术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过伸伤的特点并评估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例经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过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SIA分级标准,评估神经功能障碍及其改善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为过伸性损伤,入院后根据具体情况行前路或后路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41个月,平均(22.4±8.6)个月。术前ASIA评级...

    29.61 KB
  • 普瑞巴林与卡马西平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的效果比较

    普瑞巴林与卡马西平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行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VAS、SF-36量表评分对比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VAS量表评分下降幅度、SF-36量表评分上升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期间...

    27.59 KB
  • 64例脊髓肿瘤围术期护理效果评价

    64例脊髓肿瘤围术期护理效果评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湖南长沙410000)【摘要】目的:评价脊髓肿瘤围术期予以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脊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n=31)和综合组(n=33),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综合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常规组护理满意度71%低于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7%,常规组并发...

    27.5 KB
  • 2例肝性脊髓病的病例分析

    2例肝性脊髓病的病例分析张敏杰(辽宁盘锦市传染病医院124000)【】R744【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3)1-0193-02【关键词】肝性脊髓病发病机制痉挛性截瘫肝性脊髓病(hepaticmyelopathy,HM)是由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其症状表现为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肝性脊髓病常见于肝硬化晚期病人,偶见于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慢性间质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先天性肝纤维化等疾病的病人①。现就我院的...

    19.5 KB
  • MRI在脊髓纵裂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MRI在脊髓纵裂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放射科450100【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脊髓纵裂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搜索18例脊髓纵裂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男3例,女15例,年龄1-35岁,平均15岁,均行矢状位T1WI、T2WI;冠状位、横断T1WI位扫描。结果:木组I型13例,II型5例。结论:MRI是诊断脊髓纵裂畸形最有效的安全的检查方法,特别是横断位是诊断该病的最佳断面。【关键词】脊髓纵裂;MRI【】R614.4+1【...

    20 KB
  • 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

    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孟庆媛黄颖秋(中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木钢总医院消化内科117000)【】R744【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3)1-0195-01【关键词】肝性脊髓病诊断预后肝性脊髓病(hepaticmyeloathy,HM)是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晚期出现肝硬化的基础上,合并的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胸腰段脊髓病变多见,主要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双下肢对称性的痉挛性瘫痪,故称为肝性脊髓病。现将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6例肝性...

    20.5 KB
  • 35例脊髓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35例脊髓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姜长娟讷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讷河市161300【摘要】目的:通过对35例脊髓肿瘤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具体治疗效果的调查,分析其康复情况。总结出更有效的针对脊髓肿瘤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刃我院诊治的脊髓肿瘤术后疼痛患者35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法,总结对脊髓肿瘤术后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麻...

    22.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