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近现代史”的相关文档,共353条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1、中国分别是什么时候出现早期文明社会的要素、形成王朝国家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约在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的要素;公元前21世纪开始形成王朝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是怎样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

    47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文档第一讲近代中国社会的特征与性质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第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但同时,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各种投资,又对中国的民族工商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压迫。这就使中国的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形态。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7.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关于实践教学的计划思政部一、指导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实施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为了救亡、图存、伟大复兴探索的认知,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选择的信念。二、实施原则任课教师负责与学生自主学习...

    69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综述鸦片战争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其基本特征是:(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其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重农抑商,限制商品经济发展。(2)政治上,实行...

    59.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2

    名词解释:1.太平天国起义:背景:国内: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清政府为了支付高额赔款,大幅增加税收。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纷纷自发反清起义。国外:西方列强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相继走上对外掠夺道路。经过:1851年金...

    36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1

    b八七会议P125八七会议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

    22.79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框架图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宗族家长制。)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前的中国乾隆朝后期,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购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

    185.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精品免费

    课程编号:2100002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系(部)社会科学部教研室中国近现史纲要任课教师黄善强职称讲师海南师范大学二○○七年四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课题引论:学习内容、教学目的、要求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课时2周次1授课日期3月4日地点教202授课方式及手段讲授(√)演示()练习()实验...

    148.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整理上篇综述(1840-1919)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3、14-15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需要的两大前提: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的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5、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

    44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及答案发布时间:2014-05-2514:21:14中国近代史纲要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课重点*明确“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影响后果)P9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人民...

    32.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和2010版教材有较大差异,查询2013版的相似程度。【教学理念与目标】一、教学理念(1)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多维度了解祖国历史,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2)本章内容加上综述的第二部分“三座大山重压”、第三部分“两个中国命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必须符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学习本章体会科学发展观...

    50.96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3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

    第五讲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选题:B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标志是()。A.中共六大B.中共六届四中全会C.中共六届三中全会D.中共六届五中全会C2.“因为中国资产阶级从根本上是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

    47.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政治上:军阀黑暗统治,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激化。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实行独裁统治,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逆流,矛盾激化,两不相容。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

    20.02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与考题详解第四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成立中国共产党(通过第一个纲领和决议)p64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其成员有陈独秀(中央局书记)张国焘李达p642、中共二大:制定了中高和最低纲领p66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p66中共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

    34.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30年,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是一个黄金时间。自1979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中国花了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要讲的也是一段有关30年的历史。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及洋务运动的反动方面,如对太平天国、对捻军和回民的镇压活动。我要讲的是,同样的30年时间,为何洋务运动没有能够救中国。一、洋务运动简介1、洋务...

    36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8章 (2)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1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一句话概括其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综合运用1)(论述)新纪元的含义:(1)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基本上完成,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创造了前提,...

    37.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章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起探索第一节1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过程主要在(一)、(三)中。(1)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一场伟大农民战争。与古代农民起义和战争比较,在爆发原因上,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加重、遭遇自然灾害等外,外来因素鸦片战争后的恶果(赔款等)是一个新的因素,导致农民负担加重。(2)洪秀全发动农民运动的思想(农民起义理论)武器:运用基督...

    32.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完整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基本概念和判断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

    169.5 K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_1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一、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及其独裁统治(简答)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军统),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3)为...

    3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