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之探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一个分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对于当前社会音乐发展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直接关系到了我国音乐领域的继续发展。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当代音乐史的发展,了解其发展规律。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首先,从20世纪不同年代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进行研究,对其发展变化有...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问题研究张新月摘要: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发展是从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分期是属于研究历史的范畴,所以其本身特点是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本文从四个方向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中国音乐史的概念和发展,第二部分分析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分期和中国历史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影响近代音乐史分期的因素,最后分析中国近代音乐史分期所用的专业术语,从这四个部分来体会本民族近...
中国近现代手风琴艺术发展演变轨迹研究马骊骊摘要:在新中国成立后,手风琴作为本国独立艺术形式流传至今,立足本国艺术文化发展实况,老一辈艺术家踏上外来艺术文化“本土化”“民族化”演变征程,使手风琴逐渐成为扎根中华艺术大地的音乐文化表现形式。新事物发展经历从无到有的演变过程,中国近现代手风琴艺术亦是如此,通过研究手风琴艺术作品可见其在本国的演变轨迹呈现螺旋上升状态,大致经历吸收与继承、借...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期末大题第一章1、中国从世界先进国家变为落后国家的主要原因。(1)一次良机的丧失: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明清政府在有能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的条件下,却放弃了海洋事业,丧失了充当海洋大国和开拓世界市场的领头羊以及进而首先进入经济现代化的机会。(2)次要原因:元、清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入住中原;宋、元、明、清改朝换代期间的长期战争。(3)主要原因:统治者的行为及其实行的违背经济发展...
专题十五近现代的世界科技、文学、艺术【考纲要求】1、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1)经典力学: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生物进化论:拉马克和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根源。(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与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
近现代科学三大惊人发现科学家的第一个发现是:时空是假相。在某种条件下时空会消失,等于零,空间没有了,时间也不存在。而佛法里讲,时间和空间都是幻相,是由于众生的妄想、分别和执著才产生的,这个跟现代科学讲的几乎完全相同。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的大小、长短、距离在光速状态下会统统消失。打个比方,在光速条件下,我们会看到中国和美国之间是没有距离的。换句话说,在光速条件下,我们可以同一时刻在地球和火星...
近现代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精神特征(一)近现代西方文化(资本主义文化)近现代西方文化以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作为基础,因此,又称之为资本主义文化。近现代西方文化是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进行集大成的吸纳综合之后产生的新型现代文化。它吸纳了古希腊文化对智慧和理性主义的追求和尊重、古罗马文化对人性的尊重和实用主义的追求,从而促成了近代的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构成世俗社会的文明精神内核;同时,...
近现代社会变迁---女性的解放【摘要】以往女性史研究,大都偏重于特殊女性人物史、近代妇女解放、近代妇女运动等方面。而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女性解放史开始涉及近代女性的习俗、教育、婚姻、就业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指导下,吸收了西方新史学研究方法,在继续研究上层女性和知名女性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城乡普通女性史的研究。这些新的视角大大拓宽了女性解放史的研究领域,更...
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心本实体论摘要:本文从仁体论即仁学本体论的角度,叙述并分析了中国近代儒家哲学的几个代表性形态,指出熊十力的实体论是以心为宇宙实体,而不是以仁为实体;马一浮亦以心本论释仁,梁漱溟强调把精神心灵作为本体,这些哲学体系都属于心本实体论,而未能达到仁的本体论或宇宙论。这也反映了20世纪哲学的限制,因即在20世纪哲学看来,哲学总是以心或物为中心,从而限制了仁体论哲学的可能发展。新...
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发展状况及其评论摘要:1895年—1937年是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近代工业虽然处于外国工业与本国传统手工业的夹缝中生存,但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对资本、市场和矿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原因分析,得出中国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发展空间相对狭小,外国资本的压抑是造成这种状况的结论。但处于半殖民...
★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已经过去了170年的时间。这17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限,大体上可以分为前80年和后90年两个时段。这两个时段的历史情况是大不一样的。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革命,从1840年就开始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爆发前的80年里,...
从历史使命看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张利【摘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始终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关键词】历史使命反帝反封建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G633.51A1992-7711(2020)33-100-01中国近代的复兴之路充满了曲折、艰辛与耻辱,中国的改革家与革命家,逐步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
专题质检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广东广州调研,28)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D.“重农抑商...
课时规范练2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选择题1.(2018重庆期末,31)1979年2月,四川省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在成都召开,以下为部分与会代表的观点,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代表①“国家不仅通过计划来管理经济更要按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来组织经济活动。”代表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是计划经济的必要补充。”代表③应该对经济体制和计划方法来一个大改革,但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结...
唐兴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换句话说,中国人民进行的这三大选择有什么必然性与进步性吗?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