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各大事件历史意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3、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了严厉的批判,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有力地打...
中国近现代歌曲中的历史特定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是同一些歌曲联系在一起。每读到那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歌词,仿佛又置身于忘怀的时代;每听到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仿佛又触摸到历史的躯体。的确,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也凝聚着历史,法国大革命时期高歌《马赛曲》,苏联卫国战争中流行《喀秋莎》,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传唱《游击队之歌》历史与歌曲往往相互交融、互相印证。这里,我们回顾中国近现代不同...
英语知识翻译大家产生于特定的时代。首先,那是一个潜心读书、真正治学的时代,学者具有高深的修养;其次,那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学者立于思想变革的潮头。坚实的文学修养,扎实的外文功底,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时事和潮流的把握,对古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融会贯通,凡此种种,促成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译作等身的一代翻译大家。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同时,翻译大家“术业...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国内背景国新中国社~现~新时期邓~理论三代表社~初级阶段《论十~》《正处》解放战争革命转变抗日战争新民主~国共十年对峙工农武~国民大革命新三民~1915年民资进~新文化~1905年三民~90年代甲午战争民资初~维新思想资革思想70年代早期维~二60年代二鸦、太~中体西用40年代鸦片战争新思潮、师夷~工历史(必修2)易错易混基本概念辨析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易错点1、小农经济是...
一、戏剧对我国古代传统舞蹈的吸收、应用、变革和发展戏剧对我国古代传统舞蹈的吸收、应用、1、简述戏剧吸收传统舞蹈精髓的表现答:戏曲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传统舞蹈的精髓,使古代传戏曲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传统舞蹈的精髓,统舞蹈中许多技术技巧和表演手段得以存活了下来并流传于后世。统舞蹈中许多技术技巧和表演手段得以存活了下来并流传于后世。从吸收利用的角度看,历史上许多见诸记载的传...
一、中国近现代标志性事件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5、中国封建帝制结束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开创农村包围城市,...
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历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1)政策: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改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2)科技: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3)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
殖民主义对近现代中国的双重影响摘要: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列强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但是,国外的侵略者的本意...
农民问题与近现代中国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农民问题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始终。近代以来西方的经济侵略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农业经济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并成为其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农民阶级仍是...
考点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2010福建文综.T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命题立意】本题结合近代福建茶叶销售的市场信息,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本题结合本省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既有微观上...
近现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探索及启示(2011-03-25)【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先后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
近现代世界各国(地区)货币名称更新时间:2009年07月24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责任编辑:广州国标货币名称使用此货币的国家(地区)元(圆)中国(人民币元)、台湾(新台币元)、香港(香港元)、澳门(澳门元)、朝鲜(朝鲜圆)、日本(日圆)、韩国(韩国圆)、缅甸(缅元)、新加坡(新加坡元)、文莱(文莱元)、加拿大(加拿大元)、美国(美元)、百慕大[英](百慕大元)、伯利兹(伯利兹元)、巴哈马(巴哈马...
近现代史上中国真的有机会收回外蒙古吗?2010年11月26日09:12凤凰周刊【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548条核心提示:近年来,在中国大陆网上热炒的《蒙古大呼拉儿讨论回归中国》的假新闻,同样传到了蒙古国,并广为人知。蒙古有些通晓汉语的大学生,常逛中文互联网,此则假新闻被翻译成蒙文后,又被转贴到蒙古互联网上,原始假新闻及中国网民在跟帖中对此热烈的美好想象,让看到它的蒙古人极为愤怒1945年2月在乌克兰雅...
近现代经济制度下中国海权和海洋贸易摘要:‘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一一这是早期罗马共和国著名哲学家西塞罗通过罗马与迦太基两次“布匿战争”发出的感叹,同时这也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荷兰海上马夫”、西班牙“无敌舰队”、“日不落帝国”舰队、日本“联合舰队”等都曾是其国家称霸世界的必备工具。海权,最早由美国战略家A.T.马汉在19世纪末提出的一个概念,说到底,就是海洋空间行动自...
第五讲近现代中国的通讯本讲内容:壹:通讯工具的变迁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落后的通讯方式烽火台飞鸽传书驿站民信局: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的盈利机构。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壹:通讯工具的变迁1、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2、电话的发展3、邮政4、网络1、电报:(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2)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
第五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小专题一:民族资产阶级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对20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第一次重大变化-凡...
十、看大国博弈谁主沉浮——近现代世界格局演变史【热点追踪】1、“《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列宁2、“《九国公约》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3、“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
简析近现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和原因甲午中日战争: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当时的日本需要进行对外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且本国市场狭小,资源匮乏,所以日本政府决定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虽然开展了洋务运动,但并不能真正挽救清政府。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看伟大的中国梦李捷求是杂志社社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来,国内国际反响强烈,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和话语制高点。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欧洲之行中,又进一步阐释“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