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那般川經文:1.JeyasanagataBuddha,JetawaMaramsawahanam加亞桑朗卡打菩達集打哇嗎朗沙哇漢朗Catu-saccasabhamrasam,Yepivinsunarasabha假都沙加沙巴拉桑也比V蘇那拉沙巴中譯1:諸佛端坐勝寶座,征服魔羅與魔軍,是常飲四諦法露之人中聖者。中譯2:諸佛端坐勝寶座.降服諸魔與魔軍.恆常宣講四聖諦.賜與眾生解脫之甘露。2.Ta-nhan-karatayoBuddha,Atthavisati-nayaka但漢卡落打唷菩達阿達V沙地那亞卡Sabbepatithitamaiham,Matha...
主题1:认识神【耶稣基督】耶稣的神性:约1:1,14;来1:8耶稣的人性:来4:15;路2:52耶稣的复活:林前15:3-4;林前15:20耶稣显明神:约1:18;来1:3救主耶稣:路19:10;彼前1:18-19耶稣再来:帖前4:16-17;约壹3:2-3【圣灵】圣灵的见证:约16:13-14;林前12:3圣灵的内住:罗8:9;加4:6圣灵的统治:弗5:18;加5:16圣灵的启示:林前2:9-10;约14:26圣灵的能力:林前2:4-5;帖前1:5圣灵的恩赐:林前12:11;林前12:4-6【神】神的能力...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八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第八卷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世尊在这些经文所说的,是很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有那些过失会给我们带来忧患,如果我们明白了,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会谨慎,避免恶业。这样才能离苦得乐。...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七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第七卷昨天讲到依教修行,“随经约令”。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也就是佛门常讲的‘离苦得乐’。真能到“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这是精神生活上最高的享受。世法里常说的清心寡欲。这样的境界,与真心与本性就能相应。功夫再要向上提升,就是诸佛与大菩萨所证的境界。“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确实佛法弘扬超越...
陈鼓应《道德经》文白对照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今译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
妙用堂心经手镯上刻心经经文的七种版本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
妙用堂心经手镯上刻心经经文的七种版本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七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第七卷昨天讲到依教修行,“随经约令”。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也就是佛门常讲的‘离苦得乐’。真能到“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这是精神生活上最高的享受。世法里常说的清心寡欲。这样的境界,与真心与本性就能相应。功夫再要向上提升,就是诸佛与大菩萨所证的境界。“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确实佛法弘扬超越...
經文:詩篇九十篇講題:超越有限的人生崇基禮拜堂30/03/2008引言:我最近經常在思想死亡的問題。每年的受難節聖周(上星期)以至每個月的聖餐我們都要紀念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苦難,然後慶祝祂的復活,主的復活帶給我們永生的盼望。幾日前我參加神學院一位同事的媽媽的安息禮拜,雖然有哀傷,但我們仍然是喜樂,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的苦難,甚至死亡。昨日我們一家十多人到將軍澳我父親的墳前掃墓,下星期五的清明節我們又要到...
回向范例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普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回向偈二原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旧约中关于智慧的经文《1》1.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____,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1食物早餐果实2.法老对约瑟说:神既将这事都____你,可见没有人像你这样有聪明有智慧。2告诉指示启示3.我也以我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聪明,有_____,能作各样的工。3谋略能力知识4.嫩的儿子约书亚,因为摩西曾按手在他头上,就被____的灵充满,以色列人便听从他,照着耶和华吩咐摩西的行了...
奥修(抄真正的静心经文).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奥修(抄真正的静心经文)去感觉它是容易的,要定义它还真是难.你一条鱼说:海像什么?它会说:这就是海,海就在我的周围,那个就是这个.生活里面最好...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六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第六卷诸位同学:这一次我们研究的课题,是《无量寿经》第三十二品到第三十七品。在这部大经之中,我们选定第六品做我们早课读诵的经文,晚课就选今天研究讨论的六品经。我们为什么在全经里面选这两部分?佛法无论在那一个宗派,那一个法门之中,最讲求的是‘相应’。也就是我们所读诵的、所修学的,要与所期望的能相应,这才能达到我们向往的目标。净宗...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五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第五卷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第三十六‘教化随意愿’。这一愿非常重要。使我们对于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时候可以离开阿弥陀佛到他方世界去自由活动?这个疑问得到了具体的答案。从这一愿来看...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四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第四卷第十八愿后面还有一句话。虽然是十念必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们在《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章里面看到,即使造五逆罪也能往生。不能往生的,是‘诽谤正法’。因为他不相信,不能接受,不愿往生,这才是真正的障碍。佛为什么加上‘唯除五逆’?大概是造作恶业的人,特别是造作重罪的人,很难信受这个法门。那么造极重之罪的人,在临终的时候...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三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第三卷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一段是第十三‘光明无量愿’,第十四‘触光安乐愿’。前面从第一愿到第十二愿,将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作了一个简单的报告。十方世界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他们在那边生活的状况,修学的状...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二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第二卷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这是第三段,里面包括第六‘宿命通愿’、第七‘天眼通愿’、第八‘天耳通愿’。这一段经文显示出极乐世界众生所具足的神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能力,确实超过其他诸佛的世界。这种能力是属于本能。换句话说,是每一个人本来就...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一卷)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此讲录出自净空法师专集文字讲堂)第一卷诸位同学:这一次研究净宗经典的核心,是非常殊胜的因缘。这些年来,净宗在各处都有良好的发展。为什么在大乘许多宗派中,我们特别提倡净宗?佛法是佛陀对于一切众生究竟圆满的教育,他为我们说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唯有明了真相,才能够正确解决一切问题,包括我们眼前生活的问题,与将来归属的问题。佛在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