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0页论经济法的国家观——从社会法的视角探索经济法的理论问题[摘要]经济法学者认为,经济法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它体现了国家运用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经济法的国家观虽有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一面;但从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本位思想上看,有极其陈旧的一面。经济法的国家观应从法域观、利益观、权力观三方面进行更新。[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法;国家观一、引论:何谓经济法的国家观经济法学者认为:经济法最基本的属性...
第1页共8页经济法在现代企业商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探讨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企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其二,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现代企业发展下,商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经济法在现代企业商务管理中的应用角度出发,先分析其可行性,然后探讨具体应用,旨在为企业的商务管理提...
经济法的主体问题探究安旻周运摘要:本文剖析了经济法主体的概念、性质和特征,反思了学术界研究经济法主体存在的不足,指出了H前经济法理论研究“范式”化的危害,并从抽象和具体两个层次、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方法做出了新的尝试。一、正确认识经济法主体的价值和意义从动态的角度看,法通过调控一定主体的行为,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建立和维护一定社会秩序、实现其价值理念的H的。...
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及制度篇一:论经济法制度体系的重构论经济法制度体系的重构摘要经济法制度体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在理论界尚未完全形成共识。为创新经济法基础理论,本文试从统编教材对经济法制度体系的划分入手,从新的视角提出经济法制度体系的重构问题,力求从经济法内部结构的意义上来认知经济法的本质,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法制度体系,为经济法具体体系的构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关键词经济...
第1页共36页经济法的反贫困机理和制度设计内容提要贫困体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这两个失灵是经济法产生和发展完善的理论基础;反贫困所体现的公平观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经济法之实质公平的典型表现形式;政府反贫困行为还与经济法所追求的社会整体利益相契合,体现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思想;因此,经济法可以从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两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关键词反贫机理经济法制度设计在各种各样的反贫困实...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经济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张思明(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经济法课程,在教学内容体例编排上有别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学课程,所授对象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因此,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讲授中,我们应结合经管类专业学生特点,创新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以期增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经济法治理念,培养其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
第1页共7页基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考量[摘要]通常意义上来说,经济法是在整体上对商品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综合调整的法律。根据不同学者对经济法研究的角度不同,在对经济法原则进行阐述的相关学说也就多种多样。所谓经济法的社会责任在社会实践中基本上是指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具有片面性的思想。不过,在以经济法为研究的领域范围,大多数的学者还是把经济法的社会责任理解为一种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的法律。因此,文章在许...
第1页共11页关于经济法总论的若干问题引言: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次宪法修正案,修正案第七条将宪法第十五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从此,中国进入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期。然而...
第十八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以“经济法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为主题,由中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第l-Affi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于2010年10月30-31口在长沙举行。现综述如下。一、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王全兴认为经济法学作为新兴的法学学科,需要重视传统法学方法的运用和多元研究方法的优化组合:形而下层次与形而中、形而上层次相结合,侧重形而下层次;立法研究与执法研究相结合,侧重执...
社会转型经济法价值分析摘要: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也要做出一定的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经济法价值的实现路径。关键词:社会转型;经济法;价值;实现社会转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体人民的力量。在社会转型视阈的环境中,应该重点思考经济法价值理念的构成,研究其实现的思路。尤其要解决社会结合经济的不和谐,促进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平衡,在实现的过程,这些问题都要妥善处理。否则,...
2022初级经济法基础押题三问题详解2022初级经济法基础押题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性文件是()。A、宪法B、行政法规C、法律D、行政规章2、甲、乙因合同纠纷达成仲裁协议,甲选定A仲裁员,乙选定B仲裁员,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首席仲裁员,3人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在作出裁决时产生了三种不同意见。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应当采取的做法...
中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纲要【内容提要】经济法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是市场经济的法。在本质上,经济法是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相结合的法,是纵横经济关系平衡结合的法,也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具有平衡协调、综合调整等功能。它的出现使法与经济实现全方位的结合,使法能更直接、更有力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关键词】经济法/产生/本质/功能一、概念界定经济法以经济法律、法规为基础,但不能认为有了经济法律、法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齐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齐银监局:当前,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突出。一些银行机构出于和关制度不健全,或者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规定者查处不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大案、要案屡冇发生,导致银行大量资金损失。为此,各银行机构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防范...
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信用社整顿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信用社整顿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银监发[2005]71号各银监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为进一步推进城市信用社整顿工作,消除和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风险隐患,促进城市信用社健康发展,...
经济法论文-管理层收购若干法律问题探析【内容提耍】: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经营管理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仍遇到许多问题。因此,要完善我国有关管理层收购的法律法规,将管理层收购列入法制化轨道。【关键词】:管理层收购管理层融资价格信息随着中国加入町U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管理层收购应...
关注中国经济法的本土资源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体现着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昭示着法律文明的进步,目此,有学者提出“经济法具有突出的现代性”(注: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第56页。)。“现代”必然包孕着社会发展进程中一切先进的、发达的、开放的合理性特征。在这一前提之下,西方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必然成为在变革时期新生的中国经济法发展的参照系,由此,“法律移植”、“法律与...
摘要:二十余年来法学界一直在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进行着研究,本文分别从三个时期阐述了学者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同观点,并加以比较,从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角度作了更现实的理解。二十余年来法学界一直在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进行着研究,本文分别从三个时期阐述了学者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同观点,并加以比较,从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角度作了更现实的理解.论文关键词:经济法调整对象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管理关系我国的经济法和...
2023年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试题库与答案(590题)题干:单选题()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主板上市公司配股条件的表述屮,不正确的是()。A控.股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B拟.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30%C釆.用代销方式发行D采•用包销方式发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D: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应当釆用证券法规定的代销方式发行。题干:...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试真题及问题详解解析汇报东奥版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东奥版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于10月25日开考,目前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试已经顺利结束,大家最关心的是今年2022中级会计职称真题及考试答案,小编密切关注东奥考后讨论区和2022中级职称考试真题回忆区,为大家整理了一版《经济法》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容均来自东奥2022中级会计职称考...
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之经济法基础考前模拟真题试卷二十三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B.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C.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