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白话文浅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金刚般若》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陀这样说的:那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随侍左右。有一天,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著饭钵,带领著弟子们走进舍卫城去乞食。不...
金刚经微义各位法师、居士好!这几天刚从阿根廷回来,还有一点时差的影响,但是能和这么多的善友们,共同来研究这部金刚经,内心感到十分高兴,在此希望能把我所了解的,提供给各位作修行的参考。宣讲因缘首先想跟各位报告的是,这次为什么会以“金刚经微义”为题作研究和探讨,有四个因缘要先说明一下:第一个因缘:金刚经这部经,在我们中国佛教界可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如果你问一般佛教徒读过金刚经,他们一定知道。...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金刚经》与禅宗一、《金刚经》与六祖惠能二、《金刚经》对《坛经》的影响成佛是智慧的成就日常生活中的修行《金刚经》解决什么四相与人生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如何得见如来《金刚经》的信仰如何奉持般若法门如何理解如来实无说法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般若正观无住生心《金刚经》的受持功德注释1994年春,应厦门大学青年禅学社邀请,开设《金刚经》系列讲座,在讲授的过程中,参考了几家古...
《金刚经》开场白之密义导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金刚经》的第一段话。大家一定奇怪,为什么《金刚经》的第一品要加入这么一段开场白?其实,这里面深有密义,我们只需静下心来,依据经文所述默默地感受一下当时那个气氛,体会一下当时那种状态,当身...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译文]我是这样见佛所做、听佛所说的。开示如来真实义之时,佛讲授了这部经典,地点是在舍卫国,由学生祗树和给孤独两人合建的一个道场——祗树给孤独园。在道场中,居住有一千二百五十位修行的人,他们都是聆听、见证这部经典的人。...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译文]我是这样见佛所做、听佛所说的。开示如来真实义之时,佛讲授了这部经典,地点是在舍卫国,由学生祗树和给孤独两人合建的一个道场——祗树给孤独园。在道场中,居住有一千二百五十位修行的人,他们都是聆听、见证这部经典的人。吃...
依如梦观开悟的宝贵经验-金刚经与梦幻观–江味农居士民国江味农居士在般若上有很深的造诣,他在《金刚经讲义》中讲述了自己的学佛经验,他说:“不慧学佛以来,前二十年,虽修种种法,作种种观,毫无进步。一日于此四句偈忽若有悟。依此修观,初亦若即若离,若明若昧,未成片段,并无甚效。继悟应于一切境缘上,极力作意以观察之。虽一极小之事,或极顺心,或极不顺心之时,皆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即修持佛法,亦以如梦幻等道理...
金刚经中的40句名言极其重要修行之明灯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11....
金刚经中的40句名言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
金刚经微义各位法师、居士好!这几天刚从阿根廷回来,还有一点时差的影响,但是能和这么多的善友们,共同来研究这部金刚经,内心感到十分高兴,在此希望能把我所了解的,提供给各位作修行的参考。宣讲因缘首先想跟各位报告的是,这次为什么会以“金刚经微义”为题作研究和探讨,有四个因缘要先说明一下:第一个因缘:金刚经这部经,在我们中国佛教界可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如果你问一般佛教徒读过金刚经,他们一定知道。...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净三业真言唵娑嚩婆嚩秫度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安土地真言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普供养真言唵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啰斛奉请八金刚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
金刚经现代汉语译文第一品法会因由分我听闻佛如此说: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祗陀树林给孤独园中,跟随他的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得道的和尚。有一天,到了吃饭时间,世尊穿好衣服,手持钵盂,到舍卫国大城中乞食。他在城中按次序乞讨,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吃完饭,收拾好衣服和钵盂,洗完脚,在平常铺好座位上坐下。第二品善现启请分此时,随行大众中的长老须菩提从座位上起身,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掌恭敬地对佛说:“...
《金刚经》就讲两个字:无住《金刚经》一开始阅读时是有点障碍的,读了几遍就发现有点意思了。有阅读的障碍,是对思维的挑战。《金刚经》就连“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都说是“甚深经典”,可想而知其理解之艰难,怪不得他会问“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通过反复多次,会发现:其实《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回答了三个问题,就讲两个字:无住。问题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金刚经“四句偈”之我见我在读《金刚经》时,有六处提到了“四句偈”。这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偈呢?我在网上搜了,有人说是指:身空,心空、性空、法空。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首先,我认为这个答案非常错误,其因有三:一、《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经都属于大乘经文,是教导众生如何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的经文,即证得佛界。而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