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内容概述本单元讲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至20世纪初,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其特征是“侵略与抗争”。西方列强的侵略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包括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和义和团运动等。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
1、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是()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和)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是(),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3、戊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4、中国同盟会成立于()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5、“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是谁说的话(),“有心杀贼,无力回...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交通近代摘要:传统交通工具靠人力、畜力等自然力,效能低下并具有等级制色彩。19世纪中叶开口通商以后,半机械化的西式马车、人力车、自行车,以及机械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洋务运动使得中国开始主动学习西方,中国的水陆交通在这时期开始了萌芽和初步发展。到清末民初时期交通工具的新旧交替在全中国快速展开,新式交通工具成为全国城市及长途交通的主导。这种交通工...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虽然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及封建专制统治,其失败的命运无法避免,但是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洋务运动促进了中...
晚清职官法与中国法律近代化一、传统:一脉相承的职官法体系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说:应该明白,对于传统主要只存在两种可能的态度。一种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一种传统,往往甚至还不知道是什么。另一种可能是批判的态度。但是,在我们能够说“我们根据理性的理由拒斥这种传统”以前,我们必须知道并理解这种传统。1职官法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一般来说,“职官”一词与“官吏”通用,但在晚清,“官”与“吏”...
第四讲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考情分析与命题预测1.近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历年中考命题重点方向之一。命题形式多样,有情境选择、复合选择、组合列举、辨析、材料分析、图说历史等。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放在世界近现代化历程的大背景下设题,进行中外对比。如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日俄改革等。2.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了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的新观点、新认识;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
慈禧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关系【摘要】慈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女强人,在清朝末年处于实际的最高统治地位。在她统治时期中国经历了有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中国也开始走出了闭关锁国。因此,中国的近代早期现代化与这位女性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因为她的一些错误的决策就对她的统治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她在某些方面对中国早期现代化也是有促进作用的。当然也不排除慈禧太后对中国向现代化发展的...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作者姓名邓余佳所属单位浙江省建德市新世纪实验学校联系地址浙江省建德市洋溪街道联系电话15397125048电子邮箱772398594@qq邮政编码311607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四课时,课外一课时。...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主题单元标题一条艰难的探索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作者姓名范玉平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四课时,课外一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1、单元导读:中国近...
《百年回眸追寻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复习学案一、考点链接二、热点题眼(一)、选择题:1“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是指()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2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3、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总体概括1、近代中华民族在列强侵略的屈辱下,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前80年(1840-1919)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1、阶段性的成果:(1)经济上:①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李鸿章后代最后的“李鸿章”如同“分裂”这个词成为当下社会最具概括性的热门词汇一样,“马云”这个社会文本符号可以成为研究当下社会人们知行分裂的最好样本之一。马云说,他最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但其媒体曝光率远远高过其他非常配合媒体的同仁;马云说,要做永久的免费模式,但淘宝商城的收费却一涨再涨;马云爱惜羽毛,注重名誉,却正切实地遭到违背契约精神的指控对马云的报道,国内媒体...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一、洋务运动:(19C60Y——19C90Y)(一)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②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焦头烂额(二)目的:解除内忧外患(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反动统治(根本目的)(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曾文正公全集》)(三)口号:“自强”、“求富”救国方案:(地主阶级)军事救国(四)主要内容: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一、两次鸦片战争1、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②客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③导火线(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内容: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开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须缴纳的税款应和英...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二中国近代化探索总说:1、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通过什么事件完成的?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2、特点是什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3、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向西方学习、探索近代化道路、挽救民族危亡。4、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
中国近代史--------近代化探索一、简答题1、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康有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先后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
科目化学年级文件hxs007.doc标题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关键词徐寿/近代化学内容在我国,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工作,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1818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郊外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靠母亲抚养长大。在他17岁时,母亲又去世。幼年失父、家境清贫的生活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诚实朴素的品质,...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1、阶段性的成果:(1)经济上:①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