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近代”的相关文档,共1124条
  •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一)社会转型迟滞,影响近代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忽视抽象科学的研究。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学、农学、医学成就比较突出,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近代科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迥然不同。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

    13.39 KB
  •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及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及未来发展之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及未来发展之路摘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科技力量之强大,是世界有目共睹的。然而17世纪后中国科技与国力正在一步步退后衰落,大国风范荡然无存,被欺压,被践踏。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李约瑟难题”,笔者认为中国科技落后的种种原因是和中国的历史相关的,这可以联系到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

    13.88 KB
  • 中国近代经典励志名人名言共3页

    中国近代经典励志名人名言——席慕蓉3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雷锋名言名句12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鲁迅4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9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周恩来8形成天...

    14.5 KB
  •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中国近代教育思想2007-07-15中国近代教育思想一、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容《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其中最注重的是三纲名教,三纲是维持封建王权和家族伦理的基本准则,三纲的废除必然招致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西学也称新学,“...

    14.59 KB
  •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

    14.91 KB
  • 中国近代纲要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

    37.5 KB
  •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840年至1919年间的80年,是被定义为中国近代史的80年,是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0年。80年间,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曾欺凌过中国。尽管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间断的、英勇顽强的抗争,但是,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无不以中国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各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宣告结束。诚然,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

    13.85 KB
  •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屡败的反思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屡败的反思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屡败的反思中国近现代史上,经历了数次的反侵略战争,但是几乎每一次都是以中国的割地赔款失败而告终,究竟为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近代史上五次反侵略战争: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这五次反侵略战争中,...

    13.93 KB
  • 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丄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耍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标志中共从幼秫走向成熟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2.历史学家...

    34 KB
  • 中国近代反缠足运动发展因素之探析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反缠足运动发展因素之探析专业历史学作者姓名学号单位指导教师2014年4月教务处编目录---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摘要缠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近千年的陋习,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给妇女带来了严重的伤害,缠足史可以说是妇女的一部血泪史。进入近代社会,随着鸦片战争将国门打开,民族危机的加深,各阶级逐渐意识到妇女的...

    537.5 KB
  •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论文文化论文论文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论文,文化论文论文,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都说晚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画面,无非是东方宗法专制国家向现代社会转型特别艰辛的记录。为什么这样的局面恰恰在中国出现?历史是斩不断的链条。晚清乃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如此曲折,根源应该从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去寻找。以1644年5月清军占领北京为标志,满族入主中原,自然在社...

    74.5 KB
  • 经营管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探析

    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探析【摘要】木文阐述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国内历史背景与国际大环境,分析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从而说明中国近代金融开放是在开放过程中还存在外在强制性的金融变迁和内在诱致性的金融变迁。【关键词】近代金融开放被动性主动性181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启了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虽然近代金融开放与现代金融开放不同,但也不能简单地认定中国近代金融...

    75 KB
  • 经典励志名言警句中国近代

    经典励志名言警句(中国近代篇)篇一:国内外经典励志警句一:经典励志名言警句--中国古代篇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3 KB
  •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方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政治方面: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文化:儒家思想是核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量大前提:1.少数人积累大量...

    17 KB
  •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张颖一、说课程标准: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这段历史发生在列强侵华破坏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洋务派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本单元以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扩张...

    29.5 KB
  • 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

    12.5 KB
  •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家,是一个文明传承了5000年的神秘国度,他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他是我们的祖国,对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这一切都足以令我们自豪,令我们骄傲。可是,我们不能忘却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那一段被外族践踏的历史。我们现在的一切是我们的先辈们拼着血与泪,一点一点重建起来的。其中的探索过程尤为惊心,我们的...

    16.5 KB
  • 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摘要:近代中国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始终保持较高的文化自觉意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都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精神,文化自觉性的提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性。关键词:近代中国:文化自觉一、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表现(一)经济方面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落后,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先...

    27.24 KB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必3

    1、“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意义包括()①冲破了“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②是对儿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③开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I)、①②③④2、新文化运动树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提倡科学的历史意义在于()A、破除封建迷信B、提咼国民素质C、学习西方先进思想D、比提倡民主共和更切实际3、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92.5 KB
  •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2014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必修(I)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对民主革命的整体认识:1、民主革命的分期:IH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2、民主革命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3、民主革命的对象和任务:三个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两个任务:反封建、反对外来侵略4、新旧民主革命的界同性质任务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前途【口民主...

    100.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