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识网络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朝后期(1840—1911年)→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49)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五四运动)约80年新命主主义革命(1919五四运动--1949)约30年...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19世纪中叶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折时期,当时,面临着五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古老中国步入了前所未有的、与传统的农业社会迥异的、现代性逐渐增长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条道路在中国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和冲突。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既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也一次次丧失了历史赐予的难得机遇,长期在通往现代的旅途中蹒跚而行。中国变革的艰难无疑与前现代社会的历史遗产有关...
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近代文化1.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恰切概括。近代社会的80年,是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政治制度动摇山崩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解体的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方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政治方面: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文化:儒家思想是核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量大前提:1.少数人积累大量...
第3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前预习案】【目标导航】课标展示考纲要求考点聚焦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兴起①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影响②洋务运动的背景、活动、评价③民族工业的产生于初步发展【知识梳理】(要求:条理清晰,序号化、要点化)1、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出现什么变...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何具有双重性特点如何评价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关键词:民族资产阶级;双重性特点;历史作用民族资产阶级,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群体。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因为: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排挤,同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教学设计宁都中学历史组伍冠群【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标准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
近代中国广告发展状况一.广告行业发展历史回顾我们先通过统计数据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1979年,全国广告行业从业人员为1000人左右,广告经营单位只有十几户,当年的广告营业额约1000万元,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随着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广告行业蓬勃发展,1981年广告营业额突破1亿元,1987年超过10亿元,1993突破100亿元,2011年则一举突破1000亿元大关,与此...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特征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现代化的道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以上两个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既存在着区别,又彼此紧密联系着。...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6)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P17俄国利用英法签订的条约?P21资本帝国义对中国对中国侵略主要表现在: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P25经济夺的表现: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的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运P2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P26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
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人物之朱葆三前言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变化。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深陷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当中,无数的普通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当中,同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入侵给古老的华夏大地带来了无休止的战火。但是正是在这种国家分崩离析,帝国列强对古老中国虎视眈眈之下涌现出了无数的志士仁人和杰出俊才,他们或为近代中国革命忙碌奔波,甚至是抛头颅洒热...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基本特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剧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两个阶段: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19世纪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共成立(1919-1924)大革命(1924-1927)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6-1949)阶段特征19世纪...
近代历史上我国政府为南海诸岛命名的情况中国南海研究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白龙南路42号万福大厦邮编:570101电话:0898-65342360传真:0898-65333304电子邮箱nanhai@nanhai.org自清朝至民国,我国政府曾经三次为南海诸岛命名。第一次是1909年李准巡海为西沙群岛15个岛命名。第二次是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5年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其中公布南海诸岛地名136个。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由内政部于1947...
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一、近、现代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1、第一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3、甲午战争4、八国联军侵华5、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中国二、近、现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1、太平天国运动2、戊戌变法3、义和团运动---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4、辛亥革命三、近、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与探索1、三民主义A、中华民国B、国民政府...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无棣第二高级中学李晶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设问】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怎样?有何特点?结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补充。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社会经济之主导地位。自然经济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解体呢?解体的表现有哪些呢?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
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19世纪中叶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折时期,当时,面临着“五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古老中国步入了前所未有的、与传统的农业社会迥异的、现代性逐渐增长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条道路在中国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和冲突。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既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也一次次丧失了历史赐予的难得机遇,长期在通往现代的旅途中蹒跚而行。中国变革的艰难无疑与前现代社会的历史遗产有关,也与...
政治史1中国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我们应当怎样认识这一时期的列强侵华问题?(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19世纪40~60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采用武装侵略打开中国国门,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侵略权益,以商品输出为主。①成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原因。②方式: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市场为...
第十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介休四中邓国栋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体现,能够说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基本概况,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过程与方法:用人物情景把整个时代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用材料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通过讨论使学生认...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刘慧一、考点要求: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2、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影响;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挥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题回顾:1、(09苏州高三调研)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时间茶叶(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说课稿白洋中学张景蓉说课人张景蓉学科说课年级八年级说课内容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说教材课程标准讲述张骞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教材分析本课所处的第六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介绍的是近代中国,海禁打开,外来事物源源而入。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屮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