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近代”的相关文档,共1124条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专题九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考纲要求】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4)辛亥革命:中国同...

    43 KB
  •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一、发现吴大chéng@①佚文史料的经过至2000年,笔者于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担任研究员期间,先后在该研究院藏书阁及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奎章阁、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等处发现以《吴清卿献策论》等为题之前述“六条”文字以及《辨党论》上下两篇,并曾向韩国学界撰文介绍其主要内容(注:权赫秀:《从[吴清卿献策论]来看清政府的对朝鲜干涉政策》,载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书阁》第4辑,...

    39.5 KB
  • 近代中国相对落后原因之异说

    近代中国相对落后原因之异说——比较中西文化定型期特质及其历史发展一直以来,对于近代中国的哀落和此后很长时间的一蹶不振同西方的相对崛起、强大的鲜明对比有颇多思索,但终究因为学识过于浅薄而未有结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到文化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本文试从中西文化定型期——完成了整合之后的源头时期的文化特质着手,作一初浅探究。我个人将这两个时期分别定为宋代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宋...

    24 KB
  • 近代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的“中间”知识分子

    近代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的“中间”知识分子[摘要]民国时期著名的科技精英团体——“中国科学社”成员,多数有着欧美著名大学的留学经历,认同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而又满怀“科技报国”之心。这批知识分子在不同时期与执政当局的离合关系,表明了“科学社”同人终身不渝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国家科学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同时也可见他们在中国近代阶级搏斗空前激烈的背景下,在面临历史大变局时表现出来的彷徨心态和...

    38 KB
  • 近代中国的婚姻法规与契约婚姻

    近代中国的婚姻法规与契约婚姻清末民初,中国传统封建婚姻开始发生变化,不但传统的婚姻陋俗受到系统的批判,出现了自由离婚与再嫁的婚姻现象,而且开始注重婚姻法规和婚姻契约。1916年,司法部附设的法律编查会先后制定民法草案。关于婚姻制度方面,《民律亲属篇草案》第三章有详细规定,其中有诸如“早婚”、“重婚”、“离婚”等改革婚姻陋俗的内容,如“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

    14 KB
  • 近代文化批判中的一个矛盾情结

    近代文化批判中的一个矛盾情结近代思想家在致力于文化批判和启蒙的近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背负着传统反传统的现象。这种矛盾现象或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冲突,即以学习西方、批判传统、革故鼎新为手段,以保持和发扬传统为目的;或表现为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即表层意识、自觉意识里是反传统,深层意识、潜意识里却是再现传统、复归传统;或表现为出发点与归宿的矛盾,即以批判传统、抨击传统开始,以皈依传统结...

    26.5 KB
  • 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摘要: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以经济技术为开端,继而深入到政治制度以及观念文化方面,以最初的中国被迫开放为开端,继而到后来主动向“西天取经”,中间的过程是复杂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分化产生的多个政治派别,左右着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使得这一进程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阶段特征。关键词: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走向近代中国,在殖民者枪炮声的逼迫下,...

    19 KB
  •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相比较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有着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解释中国近代的历史现象有很重要的帮助,本文简要论述一下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1.自然经济开始...

    16.5 KB
  • 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

    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最近在2004年第9期《新华文摘》上读到李红岩写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来龙去脉》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发现该文在对列宁关于“两半”概念界定的对象、中国是谁最先提出了“两半”社会理论及毛泽东何时才形成了“两半”社会思想等史实叙述方面,都存在错误之处。看过李文之后,我觉得仍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概念的输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

    25 KB
  • 关于近代中国 “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

    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内容提要】中国的“女国民”观念提出于20世纪初,是在国民概念的基础上“国民之母”的延伸,反映了人们国家意识和人权与女权意识的觉醒。民国成立后,人们的“国民”意识进一步加强。五四时期,全民性的思想启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女子作为“国民”,也是具有个体尊严与独立人格的“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国民与新女性的形象出现了整合趋势,“新女性”成为流行...

    33.5 KB
  • 从洋务运动的官商矛盾看中国近代早期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滥觞

    从洋务运动的官商矛盾看中国近代早期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滥觞洋务运动是一个从五六十年代就被学术界所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近一些年来开始变冷。原因一方面是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基本材料也发掘殆尽,似难以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历史研究出现了专门化或细化的倾向,对大的理论问题似乎越来越不感兴趣。但是,不去研究并不等于问题已经解决。特别是关于洋务运动,它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

    89.5 KB
  • 从宋恕思想经历看近代儒学的自我调整

    从宋恕思想经历看近代儒学的自我调整宋恕(1862—1910),原名存礼,字燕生,后改名恕,字平子,号六斋,浙江平阳人。与陈虬、陈黻宸交好,时称“东瓯三杰”,也与章太炎熟识,对章氏有很大影响[①]。作为一位具有启蒙倾向的近代思想家,宋恕一生的思想演变及其内在冲突,在晚清一代爱国知识分子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关于宋恕的思想,一度因其著作搜集不易而论者较少。至1993年胡珠生所编《宋恕集》出版,情况始有...

    45.5 KB
  • 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一部分

    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之第一部分内容提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制度化处于消解过程,康有为面对不可逆转的走向世界进程,深刻体会到认同的重要意义,试图借助于西方的宗教仪式等资源,使儒家脱离权力和领域之后,依然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持。本文通过对孔教会建立过程中,康有为所受到的儒家内部的保守势力和的激进思潮的双重挤压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从而为我们如何认识儒家在现代社...

    17 KB
  • 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

    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近现代文学研究整体思路的转变,大众传媒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学术界寄予厚望的理论场域中,虽然不乏精细的微观研究,却一直未能出现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研究成果。一般而言,制约研究取得突破的阻力往往来自于某种既定的理论模式,而理论模式的权威性则体现在具体的研究...

    20 KB
  • 中国近代军阀产生的原因

    1.背景1912年4月,袁世凯取得政权后,由于同盟会的内部分化,于是袁世凯便趁机拉拢部分革命党人与之“合作”,实现了中国短暂的“稳定”与统一。1913年的“宋案”和“善后大借款”后,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爆发。江苏、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先后独立。由于国民党人仓促应战,缺乏统一领导,“二次革命”被北洋军打败。袁世凯取得“二次革命”胜利后,便...

    44.5 KB
  • 中国近代兵制沿革的历史轨迹【历史学专业论文】

    中国近代兵制沿革的历史轨迹[摘要]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帷幕,作为社会制度文化的兵制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被迫进行了近代化的沿革。在两次鸦片战争,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八旗、绿营经制兵制被勇营兵制所取代,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仿照西法编练了新军。近代兵制的沿革推动了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层面...

    26.5 KB
  • 20世纪初西史东渐与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轫

    20世纪初西史东渐与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轫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经历了新旧交替的历史性剧变。西学,尤其西方及日本近代史学的输入,对于中国史学冲破封建旧藩篱、创立近代新史学体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一鸦片战争的爆发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也揭开了中西文化冲突、交流的序幕。西学再度东渐,日益为国人所了解,逐渐形成一股新的思想潮流。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输入中国的西学主要是声、光、电、化...

    37.5 KB
  • 中国近代十大武林高手

    中国近代十大武林高手一.杨禄禅杨福魁(号禄禅)出生于河北永年县南关地方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在农闲时,他常在县城西大街的一家杂货店里担任跑腿的差使。有一天,一个恶棍窜进了毗邻的太和堂药店中,欺侮药童以低廉价格卖给他,并挥拳打向掌柜,掌柜把手一举,那家伙立刻跌到数丈远的店堂外去了。禄禅目睹此景,极为惊奇。他领悟到这位药掌柜的武艺非等闲,由此,衷心地钦佩。后来,禄禅竭诚拜访了店掌柜,认真地向...

    74 KB
  •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答: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近代文学的基本特点?答:一,文学的政治性和战斗性有所增强。二,王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领域有所扩大。三,文学呈现出以罕见的复杂状态与过度状态。3.欣赏《己亥杂诗》其五.其一百二十五。其五:“浩荡离愁。。。更护花”。一二两句...

    24 KB
  • 《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

    《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近代中国史学界对《山海经》是否可以用为可信的史料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将其运用到古史研究之中是民初思想解放的结果,其实此书在晚清学者常备的《书目答问》之中已属史部,且已较多为清季学人使用。本文通过考察这一旧籍在近代中国学统里的沉浮,探讨民国新旧史料观的错位、传统观念怎样在现代学术里通过转换表现形式而延续、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传统之中断与更新等问题。几年前,胡厚...

    47.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