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转引[收稿日期]2006-09-12[作者简介]王洪才(1966-),男,河北省永年县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05JJD880068)。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王洪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361015)[摘要]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始终是教育学研究的最基础和最前沿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并影响到教育学的进展方向。目前人们在教...
填空题按研究方法分,课题主要可分为调查研究课题、()、理论研究(思辨)课题、()及典型的个案研究等几种标准答案:实验研究课题行动研究课题根据文献资料的性质、内容的加工方式及用途的不同,文献分为()、二级文献和三级文献标准答案:一级文献“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支持行为的研究”这一课题核心概念有两个:()和()。标准答案:探索型主体活动教师支持行为调查研究中抽样的方式包括随即抽样、()和分类抽样...
工程教育研究期刊国际比较基于国内外三种工程教育研究期刊的实证研究摘要:学术期刊对于学术研究的价值日益重要,对期刊的分析可以把握学术领域的前沿和现状。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07~2016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和欧洲的“European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美国的“JournalofEngineeringEucation”三种期刊近十年发表的学术文章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研究方法上,国外期刊实证研究比例高于国内;研究主...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知识图谱及文献可视化分析(四)主体教育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关键词是对文章核心观点的精炼表达,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可以探索研究的主题及其变化。关键词共现图谱能够将研究对象之间的知识网络关系直观呈现,形成研究领域内的核心知识节点,从而有助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展示当前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主体教育研究...
从借鉴中寻求发展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综述摘要:随着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创客教育应运而生。教育研究者围绕创客以及创客教育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期刊论文的检索与梳理,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创客教育的研究现状与主题内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创客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寻求创客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创客,创客教育,现状,国内外,综述“创客”一词自欧美传入我国以来,就以...
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的各个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_工作都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颇受重视。我国对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但能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论语?中的德育方法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开展的启示摘要:本文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进行简要分析,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思想工作〞轻“心理工作〞;二是重“言传〞轻“身教〞;三是重“学、考〞轻“思、行〞,并针对问题的侧重点,借鉴?论语?当中的德育方法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论语?德育方法思想政...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摘要:对有关文献的分析发现,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也越来越多。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等原因,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开处方式的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围绕有关法律和政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不够深入;比较重视研究对象的经济特性,而相对忽视其社会特性。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回顾;比较;展望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一致,近年来中国高...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摘要:媒介素养教冇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九十年代屮期后导入中国。经过国内学者七年(1997-2003)的引进与吸收,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2004年开始热化,研究人员及成杲迅速积增,成为多视角、跨专业、交叉学科的学术领域,并门发展出八大热点研究模块。2006年至今,屮国媒介素养教冇研究继续往纵深方向发展,对国内外各种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思考更具批判性和建设性,并在原...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史略摘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但当时已经有不少学者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产生了一批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关键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虽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但早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针对当时...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表概貌与特征表6中国教育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国际期刊序号学术期刊名称数量百分比影响因子①1亚太教育研究者ASIA-PACIFICEDUCATIONRESEARCHER2424.33%0.6332欧亚数学科学与技术教育杂志EURASIAJOURNALOFMATHEMATICSSCIENCEANDTECHNOLOGYEDUCATION2404.29%0.9033中国教育与社会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2394.27%0.1314发展障碍研究RESEARCHINDEVELOPMENTALDISABILITIES2354.20%1.8215亚太教育...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表概貌与特征四、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发表中的文化意识文化问题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在前面已有所显现,例如“文化差异”(culturaldifference)出现在高频主题词中,Marginson,S的论文《东亚与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儒家模式的兴起》是共被引最高的论文之一。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考察中国教育研究中的文化意识。在缩减后的全球库(3883篇)中,标题、关键词或摘要当中含有“儒家”(Confucia*)...
中国工程教育研究如何走向制度化发展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摘要:工程教育研究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引领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形成工程教育共同体,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推动工程教育研究制度化发展是提升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从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工程教育研究平台、工程教育影响机制三个方面对国际工程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国际工程教育研究日益成熟,...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问题与前景[摘要]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非制度化阶段”后,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丰富成果。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全方位、多层面、队伍大,许多研究成果具有全局性、深刻性、前瞻性。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还存在一系列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问题,亟待进行理念、方法、科研管理体制以及评价体系的创新。展望未来,中国高等教...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述评摘要:2016年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丰硕。文章以CiteSpace为分析工具,对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评述,着重介绍了“双一流”建设、“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学改革、高等教育治理、民办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等十大专题研究的成果,并通过与2015年相关研究的对比,分析了本年度各主题的创新观点与研究前景,以期呈现出2016年度中国高等教育研...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述评(三)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自去年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后[10],本年度再次上榜,说明“双创”教育仍为学者们所重视。与上一年度偏重理论阐释不同,本年度的研究更注重实践探索,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多位学者指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概而言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未能面向全体学生。对此,有学者...
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回顾与述评摘要:回顾2014年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覆盖了高等教育各研究领域,通过对全年已发表论著的全面检索研读,着重梳理了高等教育基本原理、高校立德树人、地方院校转型、高考制度改革、现代大学治理、大学教师发展以及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等专题研究的成果,对研究成果中的创新观点、争议问题、研究前景等进行了评述。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述评2014年与往年一...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摘要:学科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学术制度。高等教育研究的合法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合法性,即知识基础;二是外在合法性,即制度基础。内在合法性的标志是形成一套广泛认同的文化-认知体系,外在合法性的标志是形成学科发展的制度基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遵循社会需求逻辑,学科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需求;第二个阶段主要遵循学...
政策分析与院校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三、从个案分析到多案例研究:院校研究的基本进路院校研究要实现学科化须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院校自我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各高校推行院校研究实践。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以个案分析为基本方法。第二阶段是院校研究中层理论构建阶段,主要任务是把个案调查与区域研究、同型研究结合起来,提高院校研究的理论自觉性。以院校变革政策过程为突破口,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回溯与展望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经历了回应师资队伍短缺问题、创建教师教育学科和助推教师教育整体转型三个历史阶段。研究取得了突出的学术贡献,助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了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建构了价值理性取向的教师教育研究范式。新时代,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理应肩负新的使命,尤其是对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