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投稿: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喻永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近代教育期刊同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紧密联系,它以区域分布广、创刊时间长、内容丰富、办刊质量高、影响大等特点,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宝贵资料库。研究近代教育期刊,探讨它自身的发展脉络,揭示它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关系,对于当前教育史研究与当代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关...
论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近代教育史探究范式摘要: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革命史”和“内部史”两种研究范式都遇到了学术发展的瓶颈,要摆脱困境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研究范式。现代化理论为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为多元化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了一个可能路径。在现代化视域下,近代教育史的主要线索从革命斗争走向教育实践,断限分期从外部观察走向内在观照,研究视角从宏观立论走向微观叙事,历史评价从他者立场走向主体关...
文教政策古代文教政策近代文教政策现代文教政策汉代:“独尊儒术”汉代:“独尊儒术”影响: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隋唐:重振儒术、兼容隋唐:重振儒术、兼容佛道佛道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重振儒术:①尊孔②整理、统一儒经③提高儒士的地位;兼容佛道;与汉代儒术独尊不同,既是儒学的复兴,又是儒学与佛道思想的结合。宋代:“兴文宋代:“兴文教”政策与...
2022年教育学考研复习已经开始,在此整理了2022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考点(3),希望能帮助大家!7.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答: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
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学术进展评述娄岙菲包丹丹于述胜【论文摘要】对近年来CSSCI期刊发表的386篇中国教育史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教育史研究注重新材料的使用,注重历史与当下的联系,研究热点集中在大学史、科举制、教育人物的思想和课程与教学论史。大学史的研究在对各大学历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选择新视角,使旧题翻出新意。针对科举制的研究多采用微观视角,以一人或一地之史实丰富或改变既有的历史认识。教育人物的...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外教育史20春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第1题,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中,两汉主要实行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科举制D、坐监制正确答案:B第2题,_______被看作是英国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尽管也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仍是一部有深远意义的法令。A、《巴特勒教育法》B、《巴尔福教育法》C、《费舍教育法...
谋学网www.mouxue.com【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外教育史20春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第1题,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中,两汉主要实行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科举制D、坐监制正确答案:B第2题,_______被看作是英国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尽管也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仍是一部有深远意义的法令。A、《巴特勒教育法》B、《巴尔福教育...
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第一章原始公社和夏、商、西周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
习题集锦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2、氏族...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1)舜、虞时期:庠和成均;(2)夏朝:序和校;(3)商朝:大学、小学、庠、序、瞽宗;2.西周的教育制度(1)“学在官府”;(2)国学和乡学:国学分大学和小学;乡学分闾塾、党庠、州序、乡校等,学习内容为“乡三物”,由大司徒负责;(3)大学与小学:天子设大学称辟雍;诸侯设大学称“泮宫”;(4)家庭教育:7岁开始分男女进行教学;3.“六艺”教育...
关于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史代际问题的思考兼论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分期标准问题摘要:东北地区独有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使其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独特过程。研究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的代际问题,重点在于破解东北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历史分期这两个关键问题。关键词: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史,起源,历史分期东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征。研究东北高等教育史的代际问题,就要把握其地...
中国幼儿教育史等幼儿教育招商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幼儿教育史廖其发推荐理由本书详尽论述了我国从古代到近代幼儿教育制度及相关教育思想,其具体内容涉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幼儿教育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幼儿教育政策、幼儿养护或保育、幼儿思想道德教育、幼儿智育及美育、幼儿教育教师及幼儿师范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与管理、著名教...
思想政治教育史判断1、两个时期各五个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开端;国民革命中思想政治教育初见成效;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艰难探索;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完善;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新中国初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科学化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构建...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主要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思想政治教育2.灌输论3.“问题与主义”之争4.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5.黄埔军校政治部6.三湾改编7.赣南四整8.“九月来信”9.支部建在连上10.长征精神11.新式整军运动12.新村主义13.延安精神14.延安整风运动15.“思想领先”原则16.“团结——批评——团结”17.“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8.立功运动19.三查三整20.三反运动21.四清运动22.四五运动23.雷锋精神24.反右派25....
三、名词解释2、“问题与主义”之争:问题与主义论战,又称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实用主义者关于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的论战,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第一个回合。这次论战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和改良主义,宣传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3、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