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圣城—拉萨的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第二课时的内容。下面我从七个方面来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和特点本课是第六单元第四课第二课时内容,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围绕四大区域的范围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展开,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课时介绍了青藏地区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地独特的牧业生产,第二课时向我们展示了拉萨的人文环境特征: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是我们在认...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读准有关生字的读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3、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复述,并且学习课文的写法完成片段的仿写。教学重难点:学习第(5—7)自然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学准备:文字投影,...
冰心: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和平的愿望,战争的罪恶2、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3、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和生命。教学重点难点:1、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教学过程:一、导入...
5、天安门广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整。2、读懂每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意思。3、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教学重、难点:1、认真读懂每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意思。2、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
《照片里的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世纪小学石远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根据所选照片,写明故事来历。2、能将事情的经过叙述得清楚、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相片、回忆美好生活,选取习作素材。2、在习作训练中,体验亲情、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一.欣赏照片,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一张照片里都会有一个故事。请看这几张照片。课...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评析、课堂纪实圆锥的体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贾玉萃【教材解读】《圆锥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我认为《圆锥的体积》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高年级学生分析问...
《杨修之死》微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积累文言词汇;练习复述。2、培养朗读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明确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区别;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保持谦逊自持的健康心理。教学重难点:1、分析曹操与杨修的性格特征。2、探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历史、评话、戏曲和...
《12、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主备人:陈芳参备教师:高志焕、董志敏、宁显科备课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备课时间;2013年9月25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教学难点提高阅读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预习要求:(1)初读课文,边读边用圆圈把自己生字...
《我和书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展开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3、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二、重点、难点重点:有重点地叙述活动经过或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在活动中感受最深,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来写,运用在前几课中所学的表达方法。难...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资料阅读卡和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1、关于文成...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梁仁师教学要求:1、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2、认识本课生字,读读记记词语。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简单的复述故事。重点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这一历史事件。2、导入。刚才老师提到的公主大家知道是谁吗?...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认识和掌握弱起小节知识,并能正确的演唱。3、通过学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1、认识和掌握弱起小节知识,并能正确的演唱。2、二声部的和谐统一。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及音准练习。二、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初听...
《田野在召唤》教案(原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符号,能正确、规范的演唱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乡间的优美情调,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用有弹性、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1、演唱好歌曲中的重音记号、换气符号、顿音记号2、第一部分的二声部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每到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时候,...
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学情分析:对于李大钊,因为接触的不多,所以孩子们对其比较陌生。...
《华南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积累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材分析:本课安排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厂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次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情分析一方面,学生对工业产品、工厂建立和机器生产并不陌生。通过前面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资本主义有...
走向统合的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杨南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200062)文章发表:《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4期摘要:近十年来,对教育技术研究出现了类似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分立现象。新兴的学习科学与传统的教学设计学科在对技术与学习的研究上拥有诸多共同的研究旨趣/内容,但两研究共同体却在过去的十年中各自秉持自己的研究领域,很少共享观念而互不知彼此。这种研究分立影响着双方在学习与技...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二)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
上海市绿川学校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教学研讨课课题:第23课专制皇权的强化任教学科:历史执教老师:杨红波上课地点:七(4)班教室时间:2013年12月13日任教班级:七(4)班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内阁制”、“军机处”和“厂卫”是本课三个主要内容,以此来反映明清两代的政治特征-------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