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教学设计”的相关文档,共1496条
  • 《一个人的遭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版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版块之首。《一个人的遭遇》是一篇长达8页的课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肖洛霍夫,小说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创伤。作家用了十年时间酝酿,完成了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二、教学策略与手段那么,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如何利用有限的...

    34.95 KB
  •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作者及工作单位上饶县第七中学教材分析《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初一初二已接触过小说,并在本册书第三单元专题学习...

    42 KB
  •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星火中学张银花[教学设想]《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

    33 KB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教案背景⒈面向学生:小学⒉学科:校本课程⒊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⒋教学时间:一教时⒌课前准备:⑴诵读全诗,感悟诗人的情感。⑵学生课前上网查找图片资料二、教材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十册第24课《古诗两首》之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

    34 KB
  • 《我的故事》教学设计获奖

    教学设计方案题目:《我的故事》教学设计单位:始兴沈所中学学科:美术姓名:黄立梅日期:2006-6《我的故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我的故事》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年级:七年级教学理念:1按照国家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置,依据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

    43.28 KB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准难读字词的字音。2、有感情地的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教学重点1、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复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故事。2、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

    31.5 KB
  •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教学设计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史料对比,学生能描述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能说出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作用。2.研读地图,自学课文,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概况。3.通过研讨问题,明确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2.难点: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三、教学过程图片激...

    35 KB
  •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16课《天鹅的故事》【教材分析】《天鹅的故事》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团结拼搏的精神。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请“我”到他家作客。第二至七自然希为第二段,写斯杰潘老人讲一群天鹅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身体破冰的故事。第...

    40.47 KB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故事的背景:战国末年,秦统一天下前夕,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了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秦王以强凌弱,用名为“易”之、实为夺之的伎俩欲占安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这件事本文...

    42.5 KB
  •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一、课程标准: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2、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3、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二)过程与方法4、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

    37.85 KB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的革命精神。2.继续训练诗词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围绕考纲知识要点,进一步加强全方位的训练。二教时安排:《沁园春长沙》用“导读式”(两课时)第一步:启发式导读按诗词阅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阅读的主要过程为:【读释】—【串解】—【赏析】—【悟旨】,期间,利用课文注解和教学幻灯片材料作为辅助条件,师生讨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

    29.58 KB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的三件事。2.品味句子,大品味中体会毛主席关心群众,时刻想着群众的品质。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青山处处埋忠骨》那篇课文吗?谁来说说写的是什么?【思考:此设计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回忆学过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体会毛主席“凡人”的一面,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学习,继续了解凡人毛泽东。】板书:父亲—...

    33 KB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1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2、了解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1、听写词语:开辟收获榨油体面可惜居然爱慕茅亭2、板书:21毛主席在花山。3、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

    35 KB
  •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1]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了解回忆录的概念。二、学习以时间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来写人的方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三、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结合的写作方法重点:学习以时间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来写人的方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难点: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结合的写作方法一:课前三分钟二:作者简介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

    42 KB
  • 《回忆爸爸》教学设计

    《回忆爸爸》【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3、体会爸爸对作者指导与鼓励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回忆爸爸》,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设疑自探。1、引导学生就课题进行质疑,出示自探提示:这个爸爸指的是谁呢?你都知道海明威的哪些事情?1、读课文首先要做到正确...

    37 KB
  •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学设计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学设计会昌实验学校钟健平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拖沓、懒散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要课前下发导学案,抓实对学科小组长的培训,发挥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与监督管理作用使各小组在学科组长带领下,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共同快速高效地完成预习任务。二、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1)、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2)、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

    36 KB
  • 《海峡两岸交往》教学设计

    《海峡两岸交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2.能力目标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台湾历史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通过对目前台湾局势现状了解,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

    42.5 KB
  •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1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诗歌内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诗歌内容的理解,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与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

    30.08 KB
  • 三年级美术下册16奇石教学设计3浙美

    16奇石1教学目标1、了解奇石的造型、纹理及色泽等方面的特点,感受自然美。2、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能用指墨画的形式,个性化、童趣地表现画出石头。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墨画有一点认识,但对指墨画从没接触过。3重点难点重点:欣赏奇石,尝试用指墨画的形式,表现奇石之美。难点:抓住奇石的造型特点,个性化、童趣地加以指墨表现。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游戏引入,尝试指墨...

    20.5 KB
  • 虚拟语气教学设计与反思

    虚拟语气教学设计案例-------张国良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虚拟语气的基本语法规则,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高考试题,在日常交际中能够正确灵活的使用。2)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究相结合;通过语法练习和语言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任务型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构建语法功能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

    4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