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提升(一)———[先总揽全局]————————————————————————————[再填写关键]———————————————————————①旅游资源②旅行社③关联带动性④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⑤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⑥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考情分析】本章教材中的高频考点是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该考点应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区域环境三个方面把握。【真题展示】1.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
第三节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课标要求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课标解读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问题的空间分布。2.利用简单的生活实例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4.运用身边的实例讲解农村和城市生态建设。●新课导入建议以我国典型的生态农业实例导入新课——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理解自然...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1.了解交通和通信发展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2.结合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重点)3.结合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阅读教材P102至P10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作用: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2.发展(1)工...
2.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2.1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学习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2.会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链接]函数y=2x+1的自变量为x,它的次数为1;函数y=称为反比例函数,函数y=2x为正比例函数.[预习导引]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一次函数定义函数y=kx+b(k≠0)叫做一次函数图象k>0k<0定义域R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奇偶性若b=0,奇函数,若b≠0,非奇非偶函数要点一一次...
2.1.4函数的奇偶性[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2.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了解奇偶性与函数图象对称性之间的关系.3.会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简单问题.[知识链接]1.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如图所示,它们分别是哪种对称的图形?答案第一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为轴对称图...
第3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课时演练促提升A组1.有下列几种有机物:①CH3COOCH3②CH2CHCH2Cl③④⑤CH2CH—CHO其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A.①④B.②⑤C.②④D.①③④解析:①分子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加聚反应。②中分子中含有氯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同时该分子还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③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④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碳碳双键,既能发生水解反...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课时演练促提升A组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名称错误的是()A.2-甲基丁烷B.3-乙基戊烷C.2-乙基戊烷D.2,3-二甲基丁烷解析:C项中主链上应有6个碳原子,编号为,故称为3-甲基己烷。答案:C2.我们用“辛烷值”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抗爆震性最好,将其辛烷值标定为100。下图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A.1,1,3,3-四甲基丁烷B.2-甲基庚烷C.2,4,4-三甲基戊烷D.2,2,4-三甲基戊烷解析:将球棍模型转...
第2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学习目标定位]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学会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一、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确定1.鉴定有机物中含有哪些元素(定性分析)(1)将某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燃烧产物:C→CO2;H→H2O;S→SO2。(2)若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H2O(使无水CuSO4变蓝)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习目标定位]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几种典型的弱电解质。2.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3.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4.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aababba课时要求1.能准确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2.会描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能正确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会分析电离平衡的移动。3.了解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按照其在...
第2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生产条件。bc课时要求1.通过温度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2.了解催化剂影响化学平衡的实质,并进一步探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从而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实验探究按表中实验步骤要...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第1课时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ab课时要求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2.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浓度、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规律。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概念与实质(1)概念: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浓度、压强、温度等...
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学习目标定位]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化学平衡常数。2.反应物的转化率。3.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限度、转化率的关系。bbc课时要求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根据化学反应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2.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一、化学平衡常数1.数据分析(1)NO2、N2O4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可逆反应:2NO2(g)N2O4(g)。在25℃时,如果用不同起始浓度的NO2或N2O4进行反应,平衡后得到以下实验...
章末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molNaOH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解析A中电解池的阴极应发生还原反应;B中用惰性电极...
永州市2019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课时讲义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编写:伍海军(永州四中)审核:龙路云【明确考纲】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4.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
学案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1.了解民主集中制的决定因素。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4.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一、民主集中优势明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
学案1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1.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2.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历程。3.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和标志。一、梦想的破灭: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1.近代中国的性质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衰败,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近代中国对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1)为了救亡图存...
第四章第7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第一课时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讲义【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叫力的平衡,什么叫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2.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并能用它处理简单的平衡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是作用于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物体的平衡状态(1)所谓平衡状态,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对平衡状...
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讲义【学习目标】1.明确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问题;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要点梳理】要点一、根据运动情况来求力运动学有五个参量、v、t、a、x,这五个参量只有三个是独立的。运动学的解题方法就是“知三求二”。所用的主要公式:①——此公式不涉及到位移,不涉及到位移的题目应该优先考虑此公式②——此公式不涉及到末速度,不涉及到末速度的题目应该优先考虑此公...
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公式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要点梳理】要点一、摩擦力要点诠释: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会用它求解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是直线,则无论△t取何值,对应的速度变化量△v与时间△t的比值都是相同的,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