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宋美龄捉奸在床的女人据《中国时报》报道,蒋介石自1915年(28岁)养成每天花一个多小时写日记的习惯,保持五十余年不辍,直到1970年因车祸受伤无法动笔为止。蒋方智怡在2005年将所有蒋介石日记交由胡佛研究所保管。这一日记的真伪问题,因蒋介石对早年浪荡岁月的诚实描述而得到专家认可。相关学者认为,这些日记有助于把蒋介石从台湾的“伟大领袖”神坛上拉下来,也有助于将他从大陆“人民公敌”的祭坛上拉下来。其中有许多重...
杨天石: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晚上好!很高兴有机会回母校来做一个演讲。我今天晚上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蒋介石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想讲蒋介石日记的情况,第三个问题,讲蒋介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蒋介石有过好几个重要的头衔,头衔之一是国民党的“总裁”,相当于中共的总书记;还有一个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是国民政府的军事方面的最高统帅。他还是国民政府的主席,后来是中华民国的...
杨天石: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5期更新时间:2015-08-1823:20:40杨天石:笔名苏人、江东阳、吴之民、梁之彦等,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8年4月来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评聘为研究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大学民国史中心客座教授、中...
蒋介石曾是最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蒋介石沉浮录节选四)(年青的蒋介石)一般人都认为,蒋介石刚开始就是孙文的忠实信徒,积极拥共的左派他是成为党内仅次于汪精卫的第二号人物后,才由左转右的。可是,历史逻辑和历史事实往往并不是一回事。其实,蒋介石一开始对共产党是十分神往的。1920年1月1日,蒋在日记对全年的学习作了规划,除学俄语、英语外,还将“研究新思潮”列入计划。1920-1923年间,蒋介石读的书就有《杜威讲演集...
读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分为五章,前四章通过蒋介石日记,分别介绍了蒋介石一生引起争议最大,也最为复杂的四个时期的情况。第一阶段是从黄浦建军到北伐而清党这是蒋介石又无名小卒到一跃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主角的时期。第二阶段是中原大战及“围剿”红军时期,这也是他维护个人地位,力图达到中国从表面到实质统一的时期。其中也穿插了“九一八”事变。松沪会战及何梅协定等对日事件的处理...
张学良对蒋介石三大如山之恩张雄文张学良书法张学良是一代风云人物,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毁大誉,近代史上堪为独一无二。他“年少万兜鍪”,年仅27岁便接过父亲张作霖“东北王”的权力棒,以当时早已消亡的世袭方式拥有了许多人奋斗一生也难以企及的一个独立王国;随后十年他更是少年得意,在军政界指点江山、呼风唤雨,地位一度仅次于一国元首的蒋介石;然而年仅36岁春秋正富时,他又因“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抗日而骤...
蒋介石与战后南京大屠杀案的调查(文/新浪专栏新史记张连红)(一)前言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在东京和中国在南京分别组织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审判。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认定:“被占领后的第一个月中,南京城里发生了将近2万起强奸案。”“在日军队占领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人以上。”[1]南京国防部军事法庭认定: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害总数共30余万人。[2]毫无疑问...
冯玉祥如何与蒋介石决裂及其遇难真相抗战胜利后,冯玉祥因不满内战独裁政策,遭到蒋介石的忌恨和排斥,被迫赴美“考察水利”。在美期间,冯玉祥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坚决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错误对华政策,并在政治上与蒋介石彻底决裂,从而展现了他一生最光辉的一页。然而,就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之时,冯玉祥应中共之邀,不远万里转道苏联奔赴解放区,途中却“意外”地在黑海遇难,留下了千古遗憾。被迫赴美“考察水利...
蒋介石与“拜把子”们的恩怨陈其美陈泽祯现在的身份是面包店老板。在北京很少人知道,这个谈起面包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面包老爹”有着怎样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是国民党元老、孙中山的左右手、蒋介石的拜把子大哥陈其美;他的两位堂伯是国民党CC系创始人陈立夫、陈果夫;他的父亲是台湾著名企业家和金融家陈惠夫。而提到陈氏家族,陈泽祯习惯说“他们陈家”,好像自己不是陈家的一份子,他说这么称呼是为了让自己“更客观...
蒋介石王牌悍将邱清泉为何被鞭尸:新浪历史2015-04-021948年11月30日,“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国民党第五军主帅邱清泉随杜聿明败逃,邱清泉手下兵士完全不顾军纪,败逃途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路过肖县时,更是强抢二百多名妇女充作军妓,实乃天人共愤,而身为指挥官的邱清泉绝对脱不了干系。1949年1月10日,邱清泉被解放军包围于陈官庄,丧心病狂的邱清泉拒不投降,率部突围不果后自杀身亡。据说,当时愤怒的解放军找到邱清泉...
蒋介石晚年的“复国”梦1972年3月,对于在中国大陆统治了22年,在台湾又“执政”了23载的86岁的蒋介石来说,是他人生最后的“辉煌岁月”,就这年他又出任台湾政府第五届“总统”,并在就职仪式上悲壮地宣誓:“只要毛共及其同党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蒋介石从黄埔起家,建立蒋家王朝,到登上权力巅峰,成为独裁者。从兵败大陆,到台湾小朝廷残喘苟延。毛...
蒋介石集团在抗战时的丑闻丑闻之一:走私贪污军用物资1942年6月美国与中国签订《租借协定》,向中国提供价值为35亿美元的军用物质。但这些援助物质,被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官员们视为“唐僧肉”,大家都试图从这里捞一把。装满战略物质的卡车从印缅公路开进中国后,有很大一部分便下落不明了。不久这些战略物质就出现在黑市上,不少军用物资还通过走私的方式卖给了日本人。美国驻中国战区最高参谋史迪威也向罗斯福密报很多美援物质...
蒋介石对残暴的“南京大屠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蒋介石的可恨残忍之处还在于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缘由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蒋介石政府为求苟安在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塘沽协定》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后,日本看出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唯唯诺诺,顿时胃口大开,继续蓄谋南侵。南京大屠杀发生于民国26年,蒋介石时任国民党总裁,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当百姓在日本屠刀下呻吟的时候,蒋介石...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研究内容提要“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二三十年代提出、执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各个不同角度对之作了具体研究,揭示了这一政策的复杂演变和丰富内涵,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有违背大众意愿、消极抵抗的一面,也有权衡整体国力,在当时形势下不得已的隐衷;有对内镇压和武力反共的迫切要求,也有最后关头准备起而抵抗的决心。是当时内外交困局面下,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应付时局的一种复杂无奈的抉择。“攘...
穿透历史的悲怆:如何看待蒋介石2005年4月的一天,我从台北中正纪念堂出来,百感交集。纪念堂里慈眉善目、朴实无华的蒋介石,安祥地坐在大厅里,身后镌刻了六个大字:科学,民主,伦理。我吃惊于蒋介石晚年慈祥的面容。印象中久已形成的蒋介石,戎装秃头,表情呆板。负面的形象是在大陆受教育的必然结果。然而,儿童记忆的积垢是很顽固的,因此,我两次去台湾竟没想到应该去蒋介石纪念堂拜竭一下。同样让我震惊的是蒋介石...
评蒋介石——杨天石在北京大学文史大讲堂演讲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晚上好!很高兴有机会回母校来做一个演讲。我今天晚上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蒋介石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想讲蒋介石日记的情况;第三个问题,讲蒋介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蒋介石有过好几个重要的头衔:头衔之一是国民党的“总裁”,相当于中共的总书记;还有一个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是国民政府的军事方面的...
蒋介石在大陆没有做到的事2015-04-11腾讯大家摘要蒋介石在大陆,成在江湖,败亦在江湖,没有一个好的办法来对付江湖习气,使其走向穷途末路。文/廖保平(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知名评论家、作家、诗人)蒋介石对江湖习气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他的发迹与江湖有极大的关系。他第一次去日本时,与上海青帮老大陈其美(陈英士)结拜兄弟,在陈的介绍下加入了对其一生影响甚巨的同盟会。为了支持“义哥”争权,他两肋插刀,刺杀光复会领袖...
蒋介石王牌悍将邱清泉为何被鞭尸来源:新浪历史2015-04-021948年11月30日,“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国民党第五军主帅邱清泉随杜聿明败逃,邱清泉手下兵士完全不顾军纪,败逃途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路过肖县时,更是强抢二百多名妇女充作军妓,实乃天人共愤,而身为指挥官的邱清泉绝对脱不了干系。1949年1月10日,邱清泉被解放军包围于陈官庄,丧心病狂的邱清泉拒不投降,率部突围不果后自杀身亡。据说,当时愤怒的解放军找到邱...
蒋介石晚年的“复国”梦1972年3月,对于在中国大陆统治了22年,在台湾又“执政”了23载的86岁的蒋介石来说,是他人生最后的“辉煌岁月”,就这年他又出任台湾政府第五届“总统”,并在就职仪式上悲壮地宣誓:“只要毛共及其同党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蒋介石从黄埔起家,建立蒋家王朝,到登上权力巅峰,成为独裁者。从兵败大陆,到台湾小朝廷残喘苟延。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