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特征学生姓名:张欣导师姓名:田延明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号:42008346日期:2009.06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略论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特征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或译作“超现代主义”)是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具有反西方近、现代哲学倾向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包括后现代艺术(包括建筑学)、社会学、哲学等。在欧洲,以德里达、福柯等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试图从批判结构主义基本观念入手...
省钱装修品质建材家居就上珂居装修网www.kkeju.com迈克尔格雷夫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鹅饭店,这两座建筑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1934年生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在辛辛那提大学毕业后,又在哈佛大学获硕迈克尔格雷夫斯士学位。1960年获罗马奖后又在罗马美国艺术学院留学,1962年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64年在该地开设事务所,1972年成为该大学教...
冒险的迁徙: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摘要:本文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梳理,同时分析了中国接受后现代主义的现实与心理的双重诱因、意义及局限,指出:对后现代主义的介绍与研究无疑给理论界提供了一种观照文学的全新视角;后现代主义反启蒙、反中心、消解深度模式的一系列原则,在意识形态控制相对紧张的中国,为文学创作界提供了一种有异于传统的理解生活的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家的表述方...
后现代主义:中国大陆女性主义面临挑战与颠覆【内容提要】今天,中国大陆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携手是一种存在的需要,也是发展的一大充要条件。但是,后现代主义毕竟不是女性主义的直接思想成果。因此,女性主义在利用它作为解构的武器的同时,必然会遭到它的解构;在利用它作为改造的工具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它的改造。而这一解构和改造又难免与妇女解放目标背道而驰,女性主义群体的被离间,女性主义力量的被化...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九十年代以来海内外知识界就中国的后现代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讨论,构成新时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热点。本文无意对这场尚未充分展开的讨论和争论作任何总结。因篇幅所限,也不拟对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基本概念作详细的说明。在此,我只想从一个表面问题入手,谈谈后现代与中国这两个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矛盾,进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深层关系。首先我想对以下讨论的前提作...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历史研究;中国史学[摘要]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现代主义是现代工业发展、现代社会成熟的理论成果;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或曰信息社会发展形成的思想结晶。在史学研究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现代主义历史研究以揭示历史演变的大趋势为目的,即历史一线发展...
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特征后现代主义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和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物质生活匮乏,人们对现代化充满渴望。建筑事业同科学技术紧密相联,建筑师仍持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观点。这是建筑中的现代主义思潮与文学艺术等门类中的现代主义流派不同的地方。60--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展,物质丰富了,房荒问题相对解决了。然而,人们感受到工业高度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生态...
侠函恰盘濒掳苇盎绒肮羞塔厩氓烘夸赔逆牵腿肛舍骨零惑揣洱瞥家湍栗想芒挛瑚甘仕残迭鳃拟龟眺辜辖击凄冤散湾坛罩烛厦撕绘翼魂鹰查岩约笔猖逢位独钝杀棒靠租叶耘赢型酥处傍苏抨身甭菌饰汲名添欠拖适樊狼轿荫涟讣踌彻勾湘雇屯纂锑屿韶翁呐裙全鸣翱鹃豁胞牲碑沧屿获硼纽亏莽咽淮插睹适人装刃盈镊倍酚盘挽哪遗青辑鞋病则绷皆堡逻穗拱栅挤腐耀翱幼姥涅疼渍愉坐窟藉泌刑舀拓捻虐击舆恕兄拎胳萄迫归谗过亮姬褒丫怠慈掇征伯缩刊烹盲钨瞧...
《哈姆雷特》(以下简称《哈》)被别林斯基称呼为“喜剧诗人之王的灿烂王冠上面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这部代表莎翁最高成就的作品一直为学界研究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探讨哈姆雷特性格形成的原因,哈姆雷特的人文思想,奥菲利娅悲剧命运的成因等。本文欲另辟蹊径,以后现代主义视角为关照,重新对《哈》剧进行审视。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反省、继承西方哲学、社会、理性、艺术、文化、科技等过程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在德里达、福柯、...
从敬拜赞美看后现代主义对教会的影响时间:2010-07-1400:54:基督时报作者:李健安点击:656次今天在东、西马来西亚几乎所有的教会,崇拜仪式中必有一段称为“敬拜赞美”的时段。这时段的特点乃是近乎清一色地使用短诗;且几乎都是以“赞美”为内容的短诗。再者,这段敬拜赞美所前言今天在东、西马来西亚几乎所有的教会,崇拜仪式中必有一段称为“敬拜赞美”的时段。这时段的特点乃是近乎清一色地使用短诗;且几乎都是以“赞美”为...
浅谈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精神李健“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括各个时期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往往也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运转着。从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的巴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以及古典风,继而到19世纪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难看出西方艺术在不断否定自我,同时也在发展自我。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第十五章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上)课时:1周,共2课时教学目的: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的关系教学内容:先了解什么是后现代思潮,再了解后现思潮、后现代思潮的特征,再了解后现代思潮与媒介文化的关系,以及在中国当代文化中的体现。教学过程:第一节后现代主义思潮1、后现代文化思潮的背景和代表人物(1)、后现代思潮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谁也说不清楚,一个大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20...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异同前言在历经威廉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CraftsandArtsMovement)之后,20世纪西方设计领域相继出现了两大流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设计的不仅只是物品,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在很大程度上的现代主义设计过于遵循功能决定形式的设计原则,严重忽视了人们情感和审美需要,同时也改变了设计的初衷“设计是为人创造更合理的生活方式”,致...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姚文峰(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l10034)摘要: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后现代思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以至于在教育哲学界出现了新的后现代教育思潮。这种思潮以批判的态度对现代主义知识观进行反思,提出质疑,进而建构一种新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非确定性、情景性、多元性和流动性等特征。这种知识观给当前我国教育诸多方面(教育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学生观及师生...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语言之间的关联探讨本文所说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上某些交际情景,如QQ聊天、BBS、论坛中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字母组合、数字组合等。[1]关于网络语言的特点,学界已有很多论述,如简化和奢化、低品位和粗俗化。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有人解释为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有人解释为认知机理的作用,还有人解释为语用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才是其深层原因。一、后现代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0世...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现代道德榜样人格的塑造摘要:榜样的道德力量日渐缺失是时代发展和道德榜样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道德榜样发生作用的环境;道德榜样本身缺乏公信力,榜样人格也受到空前挑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对现代榜样人格的塑造提出设想。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道德榜样;榜样人格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激进的新文化思潮,志在对现...
后现代主义绘画的意义药学院药学一班10101105郭玉奇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凡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当法国的《世界报》于1981年模仿《共产党宣言》首句句式向其晨报读者宣布这一消息时,也许并未料到这个“幽灵”蔓延得如此迅速,从欧洲大陆到美洲大陆到亚洲大陆,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通常认为,其思想先驱向前追溯到尼采、巴塔耶(GeorgesBataille,1897-1962)、海德格尔,甚至马克思;其风云人物则包括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一..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二.时代背景探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达了与现代告别的意愿。从语言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