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红楼梦”的相关文档,共544条
  • 红楼梦》全部诗词

    作者缘起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作者题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青埂峰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嘲顽石诗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癞头僧疯话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癞...

    32 KB
  • 红楼梦》两种英译本中服饰内容的翻译比较

    摘要:在红楼梦的众多英译本中,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和霍克思的译本最具影响力。对两个译本中服饰部分翻译的对比,从而对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作者得出了哪种策略能更忠实于原文,更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翻译的目的。关键词:红楼梦;归化;异化;服饰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其作品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5红楼梦6作为一...

    16.55 KB
  • 红楼梦》里最催泪的一首诗

    红楼梦》里最催人泪下的诗齐世明/文今年,乃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是也笔者以为,纪念曹雪芹,最好的方式是读他不断读他,倾情读他,读他毕生心血之作《红楼梦》千古一部《红楼梦》,最催热泪哪一节?曹公妙笔著诗词,令人心碎是哪首?笔者根据自己读红楼的切身体会,以为,《红楼梦》里最催人泪下的一首诗——黛玉《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10.22 KB
  • 红楼梦》里看“眉眼”

    《紅樓夢》裡看“眉眼”《紅樓夢》是一部常讀常新的奇書。曹雪芹是一位令讀書人“絕望”的奇人。據說畫人最難畫眼睛。其實,寫眼睛又何嘗不是最難?多少才情恣肆、倚馬千言的大家高手,一旦“描眉畫眼”,往往露怯的多出彩的少。唯獨曹公有神助一般,如椽大筆到處,神采立見,精妙絕倫,那一雙雙情態各異,毫無雷同的眉眼,每每讓人擊節嘆服。他寫賈府的偽善和勢利,僅僅用了十個字:“一個富貴心,兩隻體面眼。”惜墨如金,卻...

    14 KB
  • 红楼梦》里的媳妇婆子们

    第11讲《红楼梦》里的媳妇婆子们5H:R~,L0u0x-K9i贾宝玉有许多句名言,这个名言就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等等。这些话都成了贾宝玉的商标性语言,就像商标一样,而且成为他的语言专利,谁都不能抄袭,你抄袭人家马上看出来了。这是曹雪芹说的,曹雪芹写的,贾宝玉说的。贾宝玉其中还有一句名言,就是五十九回通过小丫鬟春燕的口转述的,他说:“女孩未出嫁是颗无价...

    34 KB
  • 红楼梦》精彩片段及点评

    红楼梦清代乾隆年间,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把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作者曹雪芹(1715?-1764?)名(石聿),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又号芹圃、芹溪。其祖先是清朝皇室的“包衣”人,虽然是“家奴”的地位,但却“呼吸通帝座,”与皇室的关系十分密切。其祖父曹寅,少年时曾是康熙皇帝的“伴读”,后任江宁织造...

    35.5 KB
  • 红楼梦》经典诗句

    红楼梦》经典诗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人的贪心啊...

    26.5 KB
  • 红楼梦》故事情节梗概

    红楼梦》故事梗概《红楼梦》情节梳理之一【情节脉络】全书可以分为五大段落。作品的第一回至第五回,是全书的“序幕”第一回中写了“无材补天”的石头的故事,写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还写了甄士隐和贾雨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那个石头与空空道人的对话,作者明确地发表了自己对小说创作的主张,这或者正是全书的纲领。《红楼梦》,正是作者的小说创作主张的实践。第二回写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在结构上是极...

    116 KB
  • 红楼梦》各章回主要内容

    红楼梦》各章回内容简介【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女娲炼石补天,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

    90 KB
  • 红楼梦》俄译本解码

    红楼梦》俄译本解码——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等值翻译问题赵永华俄国汉学界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红楼梦》的关注始于十九世纪初叶,但是,把这部卓越的现实主义画卷译成俄文的梦想直到1958年才最终实现。巴纳秀克的《红楼梦》俄译本是欧洲语言中第一个最完整的译本,它的出版被视为苏联文学翻译界当年的一件大事。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疑问翻开俄译本: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充满了文化内涵和深刻寓意的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传统...

    26 KB
  • 红楼梦》对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的突破

    红楼梦》对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的突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终结,对中国文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伟大作用;也为世界近代现实主义开了先河,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杰出贡献。所以鲁迅先生指出《红楼梦》一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传统的思想的打破,主要表现在题材与思想倾向上的突破与创新。从题材上说。世界各国的文学大体上经历了由写神鬼怪异到写英雄再到写普通人的三个阶段,而以普通人的日常...

    17.5 KB
  • 红楼梦》读书笔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业(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标题《红楼梦》读书笔记学院人文学院专业班级人教121学号2012213625姓名游可可任课教师李瑞平杭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编制标题《红楼梦》读书笔记摘要这篇读书笔记主要讲述了我对《红楼梦》中宝黛爱情、家族衰落等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还谈到我在看过《红楼梦》之后的感受以及对我人生的影响。文章中这样谈到:作者更是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铸造出这部...

    700 KB
  • 红楼梦》第三回里的王熙凤

    红楼梦》第三回里的王熙凤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塑造得最成功、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艺术形象,是中国文学画廊乃至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女性形象。因为作者赋予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丰富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把个凤姐写“活”了,所以使我们一接触《红楼梦》就觉得王熙凤既可爱又可憎,既可叹又可怜。《红楼梦》第三回王熙凤的出场是及其精彩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13.5 KB
  • 红楼梦》的现实意义

    红楼梦》的现实意义大家知道,《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思想内涵的奇书,《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所以学习研究《红楼梦》当然有他重大的现实意义,不能采取立时见效的实用的态度。譬如用药,有些药是补药,久服可以延年强身,有些药是治病的药,可以立见功效或在较短时间内见效,但如果患疾病而用滋补缓药,当然劳而无功,如果患虚病弱症而用补药,事久必然有效。《红楼...

    18 KB
  • 红楼梦》的四大未解之谜

    红楼梦》的四大未解之谜是什么?一、《红楼梦》的书名,《红楼梦》前身是《石头记》,很说的过去,因为那块仙石是整个作品的引线,所以石头记很合理,可之后为什么改为红楼梦是红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二、贾元春的死亡之谜,高鹗写的贾元春是因为皇帝对她太好了,发福而积痰病死了。却与《恨无常》曲中所说的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从各个方面考究贾元春之死是病死还是因为各势力的权力之争导致其没落,一直也是红学界争论的话题...

    16.5 KB
  •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全文)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全文)主持人:我先向朋友们介绍,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三位朋友,先生年岁大,德高望重,但是我们按照礼仪:女士优先,我们先来介绍女士。那么坐在我右首的这位女士是上一期节目中,跟大家见过面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著名学者吕启祥先生,大家欢迎!第二个,再介绍女士,年轻的女士,她现在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古典文学博士的曹立波女士,大家欢迎!最后,我们再推出我们这位先生,他是研究《红楼...

    25.5 KB
  • 红楼梦》的社会价值及社会影响

    许多读者通过电视剧了解《红楼梦》,以为《红楼梦》只是一个故事。信息学院信管13高玉莲目录一、前言....................................................................................................................4二、实践背景............................................................................................................4(一)世界文化背景..................................................

    393.5 KB
  • 红楼梦》的人物情态

    红楼梦》的人物情态胡文彬贤、识、时三字都有版本根据,但究竟用哪一个字更准确,能概括出宝钗的人格呢?我个人始终认为应“时”字为最佳,“贤”字,前已用在袭人身上了,第二十一回回目作“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以曹雪芹之文才不可能用重字,如果用在宝钗、袭人两人身上一主一婢,又有正副册之别,这显然不妥当。薛宝钗是寄居贾府的重要客人,而非贾府内的人,将“贤”字用在她身上也不妥,况且宝钗与宝玉的关系或她对贾府长...

    14.5 KB
  •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例提纲

    江大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暨提纲学号:9129334510姓名:方罗岚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论文题目:《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例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宝黛钗三个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悲剧命运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本文试图从命运、性格及社会的客观因素三个方面来探究造成这一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透过宝黛钗三人的爱...

    24 KB
  • 红楼梦》背诵篇目

    红楼梦精读》背诵篇目1.《好了歌》(第一回)7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2.甄士隐《好了歌注》(第一回)7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

    23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