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黑幕1963年游行确实是民权运动的一个顶点和高峰,不过它的象征意义远比现实意义大得多,实际情况则要更为复杂和曲折,它的光芒遮住了它的问题。包括马丁路德金在内的民权领袖们远非道德完美主义者,在他们争取种族平等的光环后,还有着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排斥白人、看不起女性的阴暗面。排斥白人如果人们仔细观察“华盛顿进军”,还能看出些其他东西,其他缺失的东西。在游行中,人们能看到许许多多的白色面孔,四分之一...
蔡元培的人格感召冯友兰1916年春天,蔡元培来北大担任校长,他是清朝的翰林,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后来弃官不做,到德国去留学,通德文,翻译了一些书。用“兼通新旧,融合中西”这个标准说,他在学术界的地位是清末散文家。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进士,官冀州知州。所不能比拟的。辛亥前后,他也奔走革命。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在南京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孙中山让位...
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蔡元培本校有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之预备,拟出大丛刊三种,业已宣布于日刊。至此次二十周年之纪念会,则临时由学生数人发起,不能多有所点缀。惟有今日之演说会,及预备补刊一纪念册而已民。忆鄙人游学德辚时,曾遇大学纪念会两次:一、来比锡大学之五百年纪念会;二、柏林大学之百年纪念会也。其间布置,大同小异,不外乎印刷品、演讲会,爨演大学历史之巡游队、晚餐会等而已。而时过境迁,所遗留者,亦...
血肉筑长城前期分析:学情分析:经过平时影片、电视剧、爱国主义教育等,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有较多的了解;基于初二学生在智力方面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如展示大量历史图片,视频等,来进行新课的学习;另外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分析中国抗日胜利的意义时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学习者习惯和风格分析:此班学生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不能长...
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2、过程方法目标...
第3课土地改革课题第3课土地改革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认定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
第3课土地改革课题第3课土地改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概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土地改革的原因、概况、意义教学难点难点是认识土地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白毛女》的故事反映了在旧社会地主剥削广大农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哪些措施改善农民的这种状况呢...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非选择题:1、[2011凉山]举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011达州]“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1)诗中“画舫“的...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填空题: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2、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年,地点是(),后转移到()。3、五四爱国运动的前期的主力是(),后期的主力是()。4、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的反对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始。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地点最初是在(),后转移到()举行。7、参加中国共产...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选择题:[2011泰州]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C)A.三国协约的成立B.三国同盟的成立C.巴黎和会的召开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2011安徽]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A)A.“还我青岛”B.“自强”、“求富”C.“师夷长技以制夷”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011汕头]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史实理解其意义。2.从问题入手,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深刻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原因;通过探究学习,知道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历史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