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宏观”的相关文档,共277条
  •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经验与理论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经验与理论基础ExperientialandTheoreticalFoundationofChinasMacroeconomicAnalysis中国经济具有由外部需求驱动的经济波动国际耦合机制和由资本积累驱动的内生经济增反机制,将在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发展模式下长期保持高速增反与低通货膨胀率的历史趋势。中国经济具有附加需求的总供给函数与容纳滞后效应的菲利普斯曲线,能够通过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积极需求管理,促进经济复苏并且实现最高可持...

    713.5 KB
  • 三农问题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三农”问题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论文关键词】“三农”问题;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城市化【论文摘要】21世纪我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它的解决将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保证;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利于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可加速我国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此外,它的解决对西...

    15.5 KB
  • 券商宏观全球疫情冲击研究系列专题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链变迁

    【券商宏观】全球疫情冲击研究系列专题(六)疫情冲击下中国产业链变迁【平安宏观】全球疫情冲击研究系列专题(六):疫情冲击下的中国产业链变迁当前全球疫情拐点尚未出现,美国疫情出现反复,除中国外的主要新兴经济体疫情仍在加速蔓延。在我国进口商品中,中间品的占比拟高,海外疫情的长尾会对我国的产业链完整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这也是我国政策当局一直强调稳供给链的原因。本篇报告是“全球疫情冲击研究系列专题”的第六...

    37 KB
  • 中金宏观报告-如何理解工资上涨刘易斯拐点和中长期通胀压力

    中金宏观报告-如何理解工资上涨“刘易斯拐点”和中长期通胀压力宏观经济报告宏观经济研究报告2022年2月22日中国经济研究部如何理解工资上涨、“刘易斯拐点”和中长期通胀压力彭文生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10101pengws@s://wwsodocs/doc/d815548363张智威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10139zhangzw@s://wwsodocs/doc/d815548363要点:在判断CPI通胀走势时,一个流行的观点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是持续性高通胀的...

    12.25 KB
  • 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探析

    中国央行基层分支机构宏观金融审慎管理着力点探析【摘要】本文以国家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政策理念和实践为切入点,在分析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的差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操作框架的五大创新手段,并从实务出发,基于基层人民银行的视角,提出了人民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责的问题和建议。【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管理;宏观审慎管理操作框架一、当前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政策理念和...

    21 KB
  • 中国宏观信用利差将维持高位

    2018年6月6日©AMTD尚乗股票研究中国宏观宏观报告信用利差将维持高位结构性去杠杆导致境内和离岸信用利差走阔在2018年2月2日,我们发布了研报“中国宏观经济:金融行业去杠杆进程几何?”。我们在该研报中强调由于金融去杠杆以及境内开发商债券将于18年下半年和2019年集中到期,境内和离岸市场的借贷成本将会上升。H前事态正如我们预料的方向发展。我们预计下半年会岀现一些宽松政策(降低准备金率),但我们认为监管机构并未改...

    476.5 KB
  •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200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工农(城乡)、区域、产业、产品四个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因改革动力不足转化缓慢、时有徘徊。而当前的经济运行,从发展的需要看问题,形势是相当好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走低,从四个层次矛盾看既是阻力又是动力。我们应顺其势,借其力,加速四大结构调整,靠发展提高运行质量,以运行推动发展,避免逆调节措施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只要我们抓住...

    13 KB
  •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摘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总体趋缓,第二季度增速“破八”以后,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三季度增速会转好或趋稳。但7、8月的宏观数据并未显现出转好迹象。于是,国内各种担忧的言论又多了起来,国外媒体上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低估了经济下滑的速度,总是跟在曲线的后面”,还有人认为,“全球危机进入第三阶段开始向东扩散,中国和一些新兴市场终于屈从于债...

    11.83 KB
  • 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推动经济发展资产评估陈怡匀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

    19 KB
  • 滚筒刷状ZnO纳米结构宏观体制备和表征

    滚筒刷状ZnO纳米结构宏观体制备和表征摘要:用简单的气相输运方法,在温度为900°C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滚筒刷状的ZnO纳米结构宏观体,并对其结构和形貌分别进行了表征。关键词:气相输运;滚筒刷状;ZnO纳米结构宏观体:TB383.1文献标识码:A:1006-8937(2013)05-0042-02ZnO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因具有较大的激子束缚能,在光电子器件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最近出现的纳米环、纳米带、纳米花、纳米桥、纳米塔等不同形貌的纳米结构成...

    26.5 KB
  • 传统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宏观透视

    传统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宏观透视传统中国国家如何实施乡村治理,是一个饶有意味的学术话题。学术界愈来愈倾向于认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明路径,这决定了传统中国对乡村基层的控制方式亦迥异于西方。在这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可以称之为三种认识范式(paradigm):第一种是“主-佃关系”范式。这种方式来自所谓“中国封建社会”理论,它描绘了一种尖锐对立的主佃关系,并且极力强调地主在这种关系中的绝对优势。按这种...

    12.74 KB
  • 基于凯恩斯干预的宏观经济政策时滞性研究

    基于凯恩斯干预的宏观经济政策时滞性研究武淑琴研究基地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5)摘要:宏观经济政策存在时滞性,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及执政当局普遍的共识。经济政策时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政策的时滞,有利于政策制定当局对政策的准确考量,同时规避非适时的经济政策实施的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凯恩斯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探讨宏观经...

    32.36 KB
  • 环境管理1.0宏观环境分析报告

    1.1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分析自1956年开始,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个五年计划,进入了“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十个五年计划之中,我国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近年来,经济整体走势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之下,表现出了良好的周期性发展态势。借助中国1981~2004年期间中国GDP增长速度的数据,分别利用5~13年的步长通过几何平均法进行移动平均处理(见图1.1),可以将我国自1981年以来的...

    288 KB
  • 宏观因素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宏观因素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函数模型与双对数模型,对中国的股价指数、货币供应量、价格指数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实证分析。得到结果表明,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所研究的宏观经济指标与上证综合指数都是正相关。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影响都比较显著,而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工业生产...

    14.5 KB
  • 中国税收宏观政策的改革共22页

    2008年中国税收政策与制度重要调整2008年,为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外贸进出口,发展经济、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中国在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重要措施:一、宏观政策和重大改革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财...

    36 KB
  • 债务压力将约束中国宏观政策空间

    【债务压力将约束中国宏观政策空间】上半年中国经济守住了7%的目标底线,由于上半年的积极政策仍将发力,下半年经济很可能会温和上升。不过,守住了2015年的经济,“十三五”开局Z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乂会如何?从今年稳增长的“惊险”程度來看,要保持“十三五”经济的平稳过度,中国还需要继续宽松的宏观政策来保驾护航,不仅财政政策要积极,而口货币政策要保持宽松。不过,这只是从中国经济维稳需要出发的政策愿望,持续宽松能...

    45 KB
  •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趋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趋势一、国际形势今年谈论较多的是“二次探底”的问题,我们的判断是金融危机并没有过去,不存在“二次探底”的问题,事实上中国政府也没有采用过“二次探底”的说法。危机尚未化解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导致此次危机的根本的病因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恶化了。具体而言主要涉及整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即高消费、高负债模式,这与我国的恰恰相反。长期的高消费得不到收入的支持,就造...

    12.78 KB
  • 经济学-宏观与微观12大纲

    经济学(宏观与微观)课程编码:0BL05004课程名称(英文):Economics适用专业:行政管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学时:64学时,其中讲课:64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经济学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经济V分析方法和理论,建立起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同时能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解釋现实中的经济现彖,...

    50 KB
  • 宏观经济政策反思

    2021年宏观经济政策反思一、几年来财政政策的方式和效果当1997年我们还在将“九五”期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取向于控制通货膨胀时,当年的零售物价上涨率已经控制在0.8%的水平上了,而1998年零售物价下降到-2.6%。20世纪如年代后期以来,物价持续走低,待业和下岗的职工也越来越多,于是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每年为此专发国债1500亿至1950亿不等。2003年又要发行1500亿国债,这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但...

    38 KB
  • 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探究共5007字

    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探究(共5007字)摘要: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一直依赖着外贸出口的渠道,然而国内的金融系统改革创新之路发展滞后,这也直接导致我国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失衡现象。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中国只有坚持顺应全球经济不断变化的规律,积极探索和创新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措施,这样才能够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政府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遇见...

    19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