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红斑狼疮”的相关文档,共53条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血小板减少及出血1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度血小板减少及出血1例分析万丽丽王晓东慈春增(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261000)【中图分类号】R59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058-02我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以重度血小板减少伴出血1例,患者无其他临床表现,仅以血小板减少为主症,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0岁。因发现血小板减少10年,口、鼻出血3天于2015-05-08入院。患者10年前因孕检发现血小板低,骨髓穿刺...

    19.5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体会王丽敏王秀红毕喜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体会王丽敏王秀红毕喜艳王丽敏王秀红毕喜艳(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264200)【关键词】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217-02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种器官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SLE病人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木病病程以慢性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尤其是...

    22.5 KB
  • 两种血清标志物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发热的临床价值

    两种血清标志物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发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发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SLE伴发热的患者,并与15例单纯感染患者对照,将其分为SLE合并感染组(22例)、单纯SLE组(30例)及单纯感染组(15例),比较三组PCT、CRP水平以及比较SLE合并感染组治疗前后PCT、CRP水平,并分析SLE患者中PCT、CRP与狼疮活动指标的关系,比较PCT...

    21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及临床治疗探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及临床治疗探究进展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并发症:R593.24文献标志码:A:1008-2409(2012)05-0800-0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黏膜、骨骼、肌肉、肾脏、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全世界SLE患病率约为48/10万〜117/10万,发病率达1.5/10万〜7.6/10万;...

    19.5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临床症状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临床症状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首发症状。方法65例SLE患者,对其首发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SLE首发症状以发热(32.3%)、皮疹(20.0%)、关节炎或关节痛(20.0%)多见。结论SLE首发症状具有多样性,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症状DOI:10.14163/jki.11-5547/r.2016.25.022【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initialsymptomin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

    25.94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临床应用价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诊断和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60例SLE组患者、50例非SLE疾病对照组患者血清AnuA,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s-DNA)抗体、酶免疫条带法检测其抗Sm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抗核小体抗体在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AnuA的...

    25.98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与观察【摘要】目的:分析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对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蝶形红斑为最常见的皮疹,系统损害以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为常见。实验室指标中以ANA、抗dsDNA阳性、血沉增快、补体下降多见。结论:早期诊断,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规则治疗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危重患者可应用皮质类固醇或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关键词】红斑狼疮...

    26.35 KB
  • 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章翔(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九江332000)【屮图分类号】R593.24【文献标识码】A【】1672-5085(2010)27-0022-02【摘要】目的探讨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屮应用。方法ANA、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抗Sm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92例病人屮ANA68例,阳性率为73.9%、抗dsDNA抗体18例,阳性率为19.6%、抗Sm抗体20例,阳性率为21.7°...

    22.5 KB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感染的护理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感染的护理徐玉兰王金平刘素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武汉430022)【】R473.5【文献标识码】B【】2095-1752(2012)33-0267-0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SLE合并感染是SLE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疾病木身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和一系列免疫抑制剂治疗更增加了狼疮患者感染的风险。大多数感染的病原菌来自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少部分来自于机会致...

    25 KB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大面积皮疹合并妊娠的护理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大面积皮疹合并妊娠的护理柳春芳(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15004)【】R473.5【文献标识码】B【】2095-1752(2012)36-0284-0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为患者体内存在有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好发于育龄妇女,与妊娠可相互影响。妊娠和产后会使SLE病情复发加重[1],使妊娠合并症增加和胎儿预后不良[2]。我科收治1例S...

    24 KB
  • 1例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报道

    1例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报道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610072【】R181.3+2【文献标识码】A【】2096-0867(2015)-10-083-0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8岁,患者因“发热伴全身红斑1+月”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咽痛、发热,测得最高体温为39.8°C,伴食欲下降,未予重视。3天后出现颜面部对称性红斑,伴皮温升高,偶有瘙痒,体温正常,于当地门诊就诊,予以外擦药物(只体不详),颜面部皮损加重。患者遂于温江...

    25.5 KB
  • 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

    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谌红(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集团社保中心442700)【摘要】目的为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能正视疾病,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同时也为减轻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不适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多脏器衰竭而带来的严重后果,使死亡率降到最低限。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从心理护理着手,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重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强调特殊专...

    23 KB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王少芳李巧春张雪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肿瘤血液科福建泉州362000)【】R473.5【文献标识码】B【】2095-1752(2014)13-0271-0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体内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导致病情迁延,病情反复发作。如果该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则为治疗及护理带来更大的难...

    20.5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路径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路径一、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ICD-10:M3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3年)。应用美国风湿学会1997年修订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89.5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临床路径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肾功能正常者。(二)诊断依据。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学分会,2010年),《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第二版》,(中华医学会编著,2010年)。应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1.颊部红斑固定红斑,扁平或高起,...

    38.5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耍]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IF)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6例活动期SLE患者(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缓解期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对研究组的40例SLE患者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结果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

    32.5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曾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结果:通过分析可知,造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狼疮活动、肾功能损害以及应...

    21 KB
  • 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首席医学网2008年10月31日00:31:02Friday临床医师杂志普通外科学文献全国帕金森病会期刊网站运营专家医学核心期刊全国抗菌药物会国际病毒性肝炎腔镜泌尿外科五届世界癌症会神经科技大会全用药学术会议国际药师论坛基因组活动周第四届抗体大会亚太临床微生物作者:高晓琳,黄永坤,和灿琳,张彩营作者单位:650032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加入收藏夹《中...

    2.23 MB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路径医生篇---Copy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轻中度活动者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路径标准和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根据下列诊断标准,第一诊断为SLE(编码:ICD-10:M32.901),且SLE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14,需入院治疗者。表1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美国风湿病学院1982年修订)标准定义1.颊部红斑遍及颊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的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2.盘状红斑隆起的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栓塞,...

    52.97 KB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改变临床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改变临床研【中图分类号】R59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315-0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全身多器官系统均可受累,其临床表现各异,血液系统是其常见的受累系统之一,有很多患者以血液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血液病。本文对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32例SLE血液系统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和合理...

    56.7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