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航天器在轨故障诊断与维修实验室成立日前我国首个航天器在轨故障诊断与维修实验室在总装备部某基地成立。该实验室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航天器在轨故障诊断与维修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航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前在1月25日,月球车“玉兔”号在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之前,它的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未能正常进入休眠。对此,国防科工局证实是受月面复杂条件的影响,有关方面则组织了专家进行排查。“航天器在轨故障...
中国航天器制造超欧洲俄罗斯2012年全球一卫星产业增至1895亿美元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6月发布的《2013年全球卫星产业状况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895亿美元,比2011年的1773亿美元(详见本刊2013年第20期封面文章《卫星商战》)增长7%,是2001年(644亿美元)的3倍。2012年,全球在轨工作卫星超过1000颗,其中,超过一半是通信卫星,超过1/3是商业通信卫星,50多个国家拥有至少一...
《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课程建设及教学思考吕金鹏方美华全荣辉王志强【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和快速发展,航天事业获得了井喷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当前全球航天科技活动范围已逐渐从近地空间转向太阳系进军,空间极端苛刻环境对航天员及航天器的影响日趋凸显,航天器空间环境防护工作已成为航天设计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航天专业的教学任务中,亟需培养具有航天器总体设计能力和全局...
中国制造航天器即将飞往火星在2009年5月28日,上海航天局负责人在第三届上海国际航空航天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透露“萤火1”号已通过各项试验考核和验证,现已转入“待发”状态,将于2009年10月搭乘俄罗斯的运载火箭踏上前往火星的漫漫征途。“萤火1”号是继“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后中国又一项重大科学计划,将成为中国航天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会带动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为深空中其他行星的探测...
附件2:航天器新概念创新设计大赛作品格式标准要求1.整体要求参赛作品说明书用中文撰写,利用WORD档格式,应与WORD20O3容,字数不超过5000字,页数在8页之内(包括图表等)。说明书编排顺序:(1)作品名+“设计说明书”:三号黑体居中(2)设计者姓名:五号宋体居中(3)作者单位及联系:小五号宋体居中(4)作品内容介绍(5)参考文献(6)页面设置页边距:上边距3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侧距2.5厘米,右边距2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stronautics航天器外表面导电面积对朗缪尔探针科学探测的影响关隸炳M王世金】刘超】・2(1.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19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胡毎尔探针的科学探测会受到狀天耳外表面导电面积与切孚尔援针传惑呂有效而积之比大小的彩响.如果就天券的外表面导电面积不足够大■朗繆尔探针以扫描电压模丈工作时...
基于EKF的航天器相对定姿算法研究赵文龙,罗建军,马卫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摘要:航天器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而航天器相对定姿又是在交会对接中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常用交会对接航天器体坐标系间各对应坐标间的夹角来表示相对姿态,这样相对定姿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两交会对接航天器提体坐标系间的旋转矩阵,本文采用无相对测景的航天器相对定姿态方法,基于围绕系统最优估计状态线性化的扩...
离子鱼大作:神龙现首——中国跨大气层航天器的发展---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离子鱼的意思似乎是,俺们还是省不了发展航天飞机这一步,象这类航天重大工程项目技术风险太高,还需稳扎稳打,“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不太好实现我觉得意思是先发展两级入轨航天器,倒不一定是航天飞机。---本文于网络,仅...
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成就与展望余后满范含林(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摘要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根据未来我国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其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关键词航天器总体设计展望:V4文献标志码:A:167328748(2008)0420001205AchievementsandProspectofSpacecraftSystemDesignTechnologyYUHoumanFANHanlin(Bei...
我国的航天器中国航天器有哪些1970年4月24日。随着西北戈壁滩的一声巨响,“东方红”1号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徐徐升空。这是中华民族向太空进军的第一声礼炮。这一天,对于我国航天界乃至全国各族人民来说,都是个值得纪念与回顾的日子。“东方红”1号的上天,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从此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在随后的30多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