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视域下高校国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战略摘要: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师资建设、内容体系等方面各具优势,在以教学研究促发展方面有较强的共通性。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存有国学教育氛围“虚热”、教育师资断层影响较大、教育内容体系面临双重困境、国学教育平台权威性有待提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此,务必优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全方位提高师资水平,建设涵盖教学考用的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和更具影响力...
国学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促进国学文化产业发展是大力弘扬国学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研究机构,加强国学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要着眼文化发展的战略全局,抓住机遇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国学文化的优势,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国学文化产业,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作贡献。关键词:国学文化产业;对策研究:G05文献标志码:A...
国学经典诵读社团课教案第五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一、设计思想:初中八年级学生对词不算陌生,对于诗词的积累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也很喜欢读诗词,但由于年龄及生活积累的局限,又使他们对于词的意境、内涵及如何鉴赏难于把握。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如何读词、鉴赏词,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形象具体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1心态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叫内圣,修身,这是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外王。朝闻道夕死可以。杀生是为了放生。什么叫做佛,就是觉者,智者,通俗的讲就是觉悟了的人就叫佛。角色就是人格。如果人没有建立起这个概念的话,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人要做大事就记住: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君子不贰过,不迁怒。放下才能承担,空才能有。一个人面色的改变,完全是由于你心态的改变。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徐秀秀摘要:国学经典内容丰富、蕴含哲理,凝聚着民族精神,是培养小学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积极渗透国学经典,增强小学生对国学经典认同,通过国学经典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从而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素养的效果。Key: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学措施DOI...
如何将国学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樊耀逊摘要:国学经典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文化十分有利。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时,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多阅读国学经典名著、国学经典故事、国学经典语句及经典的唐诗宋词。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查找国学经典文化,使学生不仅了解到非常多的中华文化,还能在多媒体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阅读国学经典著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了经典文化,也就慢慢掌握了国...
农村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探【摘要】“国学经典诵读”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在成功实施希望工程后推出的又一项世纪工程。她旨在让青少年接受中华国学经典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以组织少儿诵读、熟背中华国学经典经典的方式,让少年儿童获得国学经典的基本修养和传统陶冶。【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方法初探【中图分类号】D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1)11-0078-01我校...
国学大赛初中组模拟考题(含答案)150题LT国学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作品,不属于话本的是(1.0分)正确答案:DA.《五代史平话》B.《碾玉观音》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D.《张协状元》2.从文体上看,《董解元西厢记》属于(1.0分)正确答案:DA.杂剧B.南戏C.话本D.说唱3.“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
专题节目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作文范例600字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与古圣贤为友,畅游古典文学,继承并发扬国学,让我们中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国学小名士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经典是风筝,诵读这根线放飞它在更远的蓝天;美德是鲜花,传承这簇叶点缀它更甜的笑靥;知识是鱼儿,行动这条河荡漾它更灿的魅力;美好的心灵是种子,用〝诵读经典.传承美德〞栽培,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国学专家翟鸿燊经典语录篇一:国学大师翟鸿燊经典语录国学大师翟鸿燊《大智慧之沟通技巧》讲座经典语录摘一、关于修身涵养★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口乃心之门户。口里说出的话,代表内心想的事。心和口是一致的。★一个境地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
四年级国学经典读后感400字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拜读,去欣赏,去学习。下面是的为你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内容都在,欢迎___和阅读。国学《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国学教育“冷”与“热”中传承主体的缺失当下我们对待国学的“热”度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截然相反。一般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传统文化遭遇“冷”的时期。在思想界,提倡民主科学、废除孔学,因钱玄同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中国今后文字问题》)。在语言的使用上主张废除汉字,如陈独秀认为汉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
——《》,,,。,,,,。,。,。,。,;,;,;,;,;。,,,,,,。,。。,,。《》:“。”《》:“。”《》:“。”。《》:“,,。”《》:“。”《》:“,。”。《》:“,。”《》:“,。”:“,,?”《》:“,!”,;,;,;,;,。《》:“,。,,。,。,!”“”,。“”,。“”,。“”,。“,”,,。《》:“,!”,,。:“,。!”。,”。,,。,,,。,。《》,,,。,,,。。。()...
让国学教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座上宾”让国学教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座上宾”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贤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文化资产。在课程多样化的今天,融国学经典于语文教学,借国学经典...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300道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0题,共600分)1.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2.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A.50元B.100元C.200元D.400元3.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A.酒的代称B.佛塔C.屠夫D.屠苏4.古代战争中指挥...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200道一.选择题(共200题,共400分)1.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A.《饮水词》B.《花外集》C.《梦窗词》D.《断肠词》2.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A.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B.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D.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3.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100道一.选择题(共100题,共200分)1.《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2.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流派纷呈,其中有个影响特别大的诗派叫做“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请问是哪一祖?()A.杜甫B.黄庭坚C.苏轼D.贾岛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比赛B.选取伴侣C.通报消息D...
2022年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100道一.选择题(共100题,共200分)1.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3.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A.令爱B.令正C.令尊D.令弟4.“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A.儒家B.道家C.法家D.佛家5.《汉书》...
生有效学习国学经典,仍是一个探索中的话题。五山“浸习式”学习策略在小学国学课程中的应用摘要“浸习式”学习策略强调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利用集体诵读效应和校园环境让学生学习经典。学习时间安排上让学生高密度接触国学经典,从而产生熟悉感、亲切感;学习方法强调与其他学科、其他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处处受到熏陶。关键词“浸习式”;国学经典;学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1-00-03国...
课题:1课时备课时间:第1周地点:办公室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集体备课内容个体修订教学内容1、P3-4的经典要义;2、P5-6的故事《王泰让枣》;3、P6的古诗诵读——《二月郊行》。教学目标1.背诵主题语和“经典要义”条目。2、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习礼的品性。3、阅读故事《王泰让枣》让学生懂得:礼让是一种优秀品质。在生活中应该养成礼让他人的好习惯。4、通过古诗诵读,激发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