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初探摘要: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是古老先民文明成果的智慧结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利用各种修复技术,对少数民族古籍进行抢救、修复和保护,使其发扬光大,这对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少数民族古籍藏文古籍保护修复技术:G256文献标识码:A:1003-9082(2016)09-0068-01古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中华民...
列缺穴治疗痛症的古籍解析李刚栾利莉(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27100)【摘要】列缺穴自古治疗痛症,古籍中曾多部记载,列缺穴广泛用于治疗痛症,效果肯定,切独取此穴即可显效。木文详解列缺穴治疗痛症的基础理论,具体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得悉列缺穴治疗痛症理论证据确凿。临床多病种引发的痛症均可广泛应用。【关键词】列缺穴痛症古籍解析【】R224【文献标识码】B【】1672-5085(2014)08-0258-02列缺穴,出处《灵枢经脉》别...
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策略与思考摘要:文章对古籍保护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以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例提出了古籍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阐述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古籍数据库,发挥古籍应有的作用,是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大方向。:G258.2文献标识码:A:1003-1588(2017)09-0027-02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古籍数字化;人才战略1公共图书馆是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主体古籍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我...
藏医药古籍文献抢救性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模式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藏医药古籍的收集、整理及挖掘,厘清藏医药学术渊源、学术流派及成就,为藏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青海、四川等几大藏族聚居区的藏医学院、图书馆、藏医院及民间个人收藏为主要收集对象,走访关键人物、田野调查等收集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整理、核对相关信息,标准术语,建立数据库,探索数据挖掘方法。结果:共收集藏医药古籍410部,...
中国古籍書目网络资源总汇2013-1-1910:20阅读(12)转载自一叶窥秋.赞(1)转载(23)分享(11)评论复制地址举报更多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泡脚中药秘方一、大陸地區(一)上海圖書館-古籍書目數據庫search.library.sh/gu激/收錄上海圖書館收藏的中文古籍,包括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校本、民國年間出版的石印本、影印本、珂羅版印本及普通古籍閱覽室開架陳列的影印本,共計129660條。其中普通古籍87938條,叢編子目...
经部十三经001周易002尚书003诗经003周礼004礼记005左传006公羊传007谷梁传008论语009孝经010尔雅011孟子012中庸013仪礼其他001四书章句集注002春秋繁露003新本郑氏周易004大戴礼记005韩诗外传005易纬是类谋007易纬坤灵图008易纬乾元序制记009陆氏易解010东坡易传011周易正义012易传013周易参同契014尚书正义015韩诗外传016毛诗正义017泰泉乡礼018深衣考误019深衣考020仪礼注疏021礼记正义023周礼注疏027孝经注疏02...
县级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摘要:古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记载我国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传承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图书馆文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G25文献标识码:A:1003-9082(2017)07-0027-0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充分发挥古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古籍出版模式的研究4000字新时代古籍出版模式的研究【摘要】这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时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出现,传统出版业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出版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尽管古籍出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也难以幸免。如何应对由数字化浪潮所带来的挑战,是每一个古籍出版商的问题。运用新的技术创新出版模式,是目前古籍出版行业唯一的出路。但经验表明,数字化时代古籍出版市场化...
浅析中国历代古籍染纸防虫方式摘要:古籍文献记载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文献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古籍文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最广泛的破坏是由书籍管理不当被虫害啃噬造成的,这种破坏是广泛的、不可逆的,是我们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就已经采用多种形式为书籍的防虫保护进行了不懈努力,而用含有防虫效果的染料对纸张进...
关于古籍出版数字化的思考宋淑洁本文在阐述古籍出版数字化现实意义、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古籍出版数字化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进而提出如何进行古籍数字化。古籍是记录文化历史遗产的介质,现今的古籍由于历史的变迁存留的数量已经不多了。信息化技术发展很快,古籍数字化已经比较常见,运用科技技术将古籍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更好地保护了古籍的完整性。一、古籍数字化的意义古籍整理是一个细致化和学术化的...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摘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与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跨学科方法,采用大数据研究理念对古籍文本进行字词的历时词频分布规律可视化分析,以中国史定量研究为例,对部分中国史的经典宏观理论从量化角度进行了初步验证。认为大数据视域下的技术逻辑和人文逻辑相耦合的数字人文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经典理论的验证和拓展提供了更多研究空间与研究方法,有利于推进古籍文献深层次的幵发...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本草Top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本草易读本草新编本草备要本经逢原本草经解本草从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崇原本草求真神农本草经读本草述钩元食鉴本草本草思辨录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本草撮要本草问答神农本草经赞本草择要纲目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方药Top...
珍本古籍外流_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2022年第6期第33卷(总第156期)№6,2022Vol.33General,№156珍本古籍外流:藏书家后代导演的悲剧潘德利(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134)[摘要]中国藏书家的珍本古籍流散日本最多,原因是藏书家后代无能保管终将出卖海外。陆树藩与宋楼藏书、叶启倬与观古堂藏书、盛氏后裔与愚斋藏书、李氏后代...
《中国基本古籍库》使用指南《中国基本古籍库》简介:《中国基本古籍库》是对中国文化的基本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宏伟工程,1997年11月由北京大学教授刘俊文提出创意和规划,先后列为北京大学重点科研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十五规划项目,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担任学术顾问,两院院士罗霈霖、王选担任技术顾问,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制作,黄山书社...
中国古籍中100句最经典语录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并且保持不变。)(亲民,新民也)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
中国古籍在线浏览大全篇一:《中外文大名著在线浏览》中外文大名著在线浏览万千书库中国文学本国文学纪实文学武侠小说玄幻小说世界名著主题浏览网络十年侦探小说科普作品名家绘画四学名著百家讲坛胜利励志美文浏览中国词学专题新诗词诗意赏世界文大名著中国作家选集网析朗诵体系百部系列中文期刊在线中国古籍口语毛泽东主题阅邓小平主题阅第一局部:中国古典文大名著曹雪芹《红楼施耐庵《水浒罗贯中《三国吴承恩《西...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后记冀淑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一部当今国家现藏古籍善本书的总目录,本书的编辑出版,实现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一项遗愿。1975年周总理在病中发出了“要尽快地把全国善本书总目录编出来”的指示。由于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参与单位的大力协作,参加工作同志的积极努力,在编委会的领导下,这项工作从1978年3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南京召开编辑会议,到1995年3月《书目》全部完成。《...
《中国古籍版本学》(第二版)与《古书版本学概论》之比较摘要:《古书版本学概论》和《中国古籍版本学》系统整理并总结了版本学研究成果,代表了当代版本学的整体水平,在版本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践经验的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者各有千秋,从古籍版本学史略研究之不同,对善本介绍的设置及定义之不同,古籍源流研究之不同,引用材料之不同以及各自的不足之处对二书进行比较。关键词:古书版本学概论;中国古...
中国古籍保护的历史机遇张志清摘要:本文叙述中华古籍遗产的概貌和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阐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后全国古籍保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文章还通过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经验积累和基础工作阐述国家图书馆的在中华古籍保护大环境下的历史机遇和使命。关键词: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标准规范一、中国拥有庞大的古籍遗产中国是人类...
内蒙古地区蒙文古籍搜集保存的历史痕迹[论文关键词)内蒙古蒙文书籍搜集保存历史痕迹(论文摘要)本文在探寻内蒙古地区个人和机关搜集保存蒙文古籍的历史痕迹的同时,着重记述了建国后国家重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了搜集保存蒙文古籍的工作,及其得到各界的热情帮助,取得了巨大成就。蒙古民族在游牧文化基础上创造并发展的书籍文化,在文字、内容、形式、种类等方面独具特色,对丰富中国文化乃至全人类文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