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设计者单位:何楼二中设计日期:2013年10月所属年级:初二指导教师:韩文勇课题组成员:初二四班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为了反对列强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中国社会个阶层奋发图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艰难变革,他们在探索救国救亡的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二、...
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思想及其现代启示中国古代,无数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战争实践中总结出许多优秀的军事战略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思想的具体特点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生产方式,丰富的战争实践,形成了中国古代颇具个性的军事战略思想。一是强调制定军事战略思想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政治家和军事家都把研究和制定事战略思想,...
总结吸取古代官德的历史经验(100分)一、单选(共4小题,总分:40分)1.根据本讲,官员在处理公私关系是的最高境界是()。A.先公后私B.公而忘私C.公私分明D.大公无私2.儒家在《礼记》中提出的八条目,其中属于内圣之功的是()。A.修身B.齐家C.治国D.平天下3.本讲提到,治国为要古代对官员()的要求。A.个人修养B.家庭美德C.政治品质D.文化胸襟4.本讲认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之所以能成大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古代文学史明清小说重点总结一、填空题和名词解释1.徐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别署天池生、田水月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有杂剧《四声猿》,即由《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剧组成的合集,被誉为“明曲之第一”。四剧之中,尤以《狂鼓史》成就最高。2.吕天成的代表作:作传奇《烟鬟阁十二种》,杂剧八种,今存杂剧《齐东绝...
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各地人民。1.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
中国古代官德建设及其当代启示贵州省黔东南州原副州长、州首府所在地凯里市原市长洪金洲涉嫌受贿、巨额财产不明罪在贵州贵阳市中院法庭受审的情景。连续16年收受贿赂380余次,从最少4000元到最大一笔583万元,共计受贿3900余万元,还有3100余万元不能说明合法;惧怕事情败露,在案发前陆续主动上交5500余万“廉政金”。在法庭最后陈述中,洪金洲对自身腐化堕落作了自我剖析。他说,“随着职务的升迁,事业的发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原始社会:禅让制;奴隶社会: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封建社会: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1)国家制度的出现: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2)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启夺取王位;(3)行政管理制度:①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历史复习纲要:中国古代思想史1、两条线索:一是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里了应有的贡献2、掌握理论: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②在政治上,...
第2讲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相辅的特征。2.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3.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
影响习近平的古代治国四大模式本文作者倪方六2014年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亲自主持这次集体学习,并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颛()民zhì()鸟攫()女娲()鳌()激ǎo()虫溺()衔()堙()詨()lǎn()焱二:(1)解释词语。四级:废:兼覆:周载:浩洋:颛民:鸷鸟:攫:济:涸:逐:走:文首:溺:为:堙:(2)翻译句子。1.往古之时,四级废,九州裂。2.弃其杖,化为邓林。3.女娃由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三:用“/”给下列句子划出停顿。1.天不兼覆,地不周载。2.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3.杀黑龙以...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生姓名班级批阅时间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知识链接】商人的种类贾:固定在一个地方经营者。流通的物资叫商品;...
课题:专题一古代的中国与世界主备:汤春红第1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依据2014年考纲完成专题一知识点的复习,课上教师做好“重点剖析”部分(相关概念、重要阶段、重要史实等)。【教学重点】依据2014年考纲完成专题一知识点的复习。【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剖析”。【教具】投影【教学过程】一、阅读《南方凤凰台》:专题一的通史整合、每一讲的应试指导,做好适当的标记。二、重点剖析:1、古代中国重要阶段的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概念阐述】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其核心问题是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问题。2.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我国古代社...
二轮复习提纲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一、考情分析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灿烂多彩的文化以及世界领先的科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所以,最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十分突出,特别是关于思想部分的内容,更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有题目涉及。因此对于本专题的复习应予以高度重视。复习重点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明清儒学”以及“重要科技成就...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一、考纲与课标考纲:(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课标:(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
专题六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本卷分第Ⅰ卷(单选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山西太原测评)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1、复习本专题内容时,抓住一项经济制度、两项经济政策、三大经济部门、四大经济现象。(1)一项“经济制度”指土地制度。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2)两项“经济政策”指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40.(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