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古代”的相关文档,共1255条
  • 中国古代楼市卖房得先问亲戚与邻居买不买

    中国古代楼市卖房得先问亲戚与邻居买不买2010年12月16日13:46凤凰网历史【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核心提示:事实上,在买卖双方签合同之前,还有一道手续,叫做“遍问亲邻”。即便房产证上注明业主是您一个,其他任何人不得共有,您也不完全拥有对那套房子的处分权。因为宋朝是个宗法社会,在宗法社会里,个人的财产总有一部分属于家庭,家庭的财产总有一部分属于宗族,直截了当地说,你的房子总有一部分属于...

    35.5 KB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教案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一部分【专题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专题学习方法指导】1、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

    175.5 KB
  • 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史课后问题解答

    政治部分4页学习思考:1、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反映了由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的特征。早期的城是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而出现的,不公具有军事防御功能,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城的出现出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城内的居民可能是比较富有的民族部落显贵。7页自我测评: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守法制,其主要政治特点是: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7页阅读与思考:孔子认为西周在夏商两代基础上,...

    41.5 KB
  • 中国古代经典戏曲的对现世的启示

    中国古代经典戏曲的对现世的启示——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例,浅谈中国古代经典戏曲的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在当代的积极意义。姓名:王凤仪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201111081921班级:文学院汉语言3班指导老师:陈惠琴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的瑰宝,它和清代曹雪芹《红楼梦》媲美,被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明代贾仲明在吊王实甫的词中说:“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

    15.11 KB
  • 中国古代监察制及其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借鉴意义摘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为古代政治制度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其间经历了先秦萌芽时期、秦汉形成时期、魏晋南北朝发展时期、隋唐成熟时期、明清顶峰时期等几个阶段。研究古代监察制度对现今的监察体制也会有所借鉴。本文从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其局限性以及现代意义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关键词监察制度封建社会借鉴作者简介:刘玉超,石河子大学政...

    18.5 KB
  • 中国古代的十首经典艳情诗

    中国古代的十首经典艳情诗古代艳情诗发端于《诗经》,发展于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中,唐宋时经久不衰,在晚明时的艳情文学中达到高潮。这些诗词歌咏男欢女爱,大多格调不高且文思枯燥,但也不乏经典之作。刘继兴今不辞劳苦大浪淘沙般择选其中十首佳作,姑且称为中国古代的十首经典艳情诗,其中乐府诗四首,大文豪作品五首,艳情小说中的一首。南北朝乐府诗中的四首如下:《古乐府》托买吴绫束,何须问短长,妾身君抱...

    15 KB
  •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

    中国地名的古代名称北京:蓟、渔阳、涿郡、范阳、幽州、中都、大都、北平、北京沈阳:盛京、奉天洛阳:洛邑、洛阳、东都开封:大梁、东京、汴州、开封南京:石头城、建业、建康、金陵、集庆、应天、南京、江宁、天京银川:兴庆、银川西安:镐、长安、西都、西京、西安杭州:钱塘、临安、杭州九江:浔阳、江州、九江南昌:豫章、洪州、隆兴、南昌吉安:庐陵、吉州、吉安宜春:袁州、宜春赣州:虔州、赣州合肥:庐州...

    31 KB
  • 中国常用古代名人名言集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14、失之毫厘...

    14.9 KB
  • 质疑古代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之说——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

    质疑古代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之说——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作者简介:张新光(1964-),男,汉族,河南邓州人,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全国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中心信阳调研基地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资本论》教学和“三农”问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6部。摘要:秦汉至明清之际的1800余年,中国历代王朝的“编户...

    50 KB
  • 怎一怨字了得——由怨妇诗探访中国古代社会问题

    怎一怨字了得——由怨妇诗探访中国古代社会问题默认分类2008-01-0616:55:43阅读83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摘要: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闺/宫怨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而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对于这两种类型的诗,由于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

    47 KB
  • 星辰-中国古代星辰和观测天象

    星辰-中国古代星辰和观测天象.txt这世界上除了我谁都没资格陪在你身边。听着,我允许你喜欢我。除了白头偕老,我们没别的路可选了什么时候想嫁人了就告诉我,我娶你。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

    17 KB
  • 说说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和亲政策

    说说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和亲政策”纵观中国历史,和亲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据史书记载,早在周襄王(公元前651年——619年)时期,襄王欲伐郑,故娶狄女为王后,与戎狄兵共伐郑。这是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和亲事件,此后汉唐直至明清,和亲之举不绝于书。尽管这些和亲有的出于被迫,有的出于自愿,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和亲作为一种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往往被统治者不断使用,其间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和...

    17 KB
  • 世界各地的古代中国人后裔

    世界各地的古代中国人后裔前些天从报上看到一件新鲜事,说的是一位在莫斯科学习的中国记者,遇到一位相貌与中国人无异的访客要与这位中国记者畅叙亲情。访客操著一口一百多年前的晚清陕西方言,让记者“似懂非懂”,无奈,访客只得放弃了用他的“中国老话”与记者沟通的打算,改用俄语。原来,这位名叫埃利克的来访者是一位“东干人”,他的祖先来自中国陕西。东干人在中亚地区已经生活了一百二十多年。听到关于“...

    17.5 KB
  • 上海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儒学演变等C

    考纲C层次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的体制详见中国古代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含义: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表现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2、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二、概况1、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实行世袭,独断、随意、权力借助神权。2、基...

    36.5 KB
  •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影响纵观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发展,不难发现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布局,大部分皆为方直平整的街道方格网系统,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尤其是黄河流域一带,以方格网街道布局,使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等相对独立所组成的城市数量最多。而一个国家的城市发展和规划思想是与其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华上下五千年年文化,时至今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仍然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学...

    21 KB
  • 人民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训练(人民)

    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堪称“国之瑰宝”。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

    721.5 KB
  • 盘点中国古代的那些理财名人

    盘点中国古代的那些理财名人黄白之物即是身外之物,虽然没有必要时时在意,但是确确实实给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的必然所需,所以我们有必要注意生活中的花销问题,妥善理财才是生活王道。而理财思想自古就有,口袋贵金属为大家盘点中国古代的那些理财名人。1、白圭连陶朱公范蠡都来求教的古代著名富商,也是最早提出商贾之论的人,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第一次把经商以一门学科知识的形式固定下来,堪称理财之祖先。白圭...

    16 KB
  • 兰台说史古代中国治国为何讲究德主刑辅

    兰台说史古代中国治国为何讲究德主刑辅2014年10月14日18:32:凤凰网历史作者:兰台23人参与13评论引言: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那么,我国古代治国为何选择了“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呢?在这里兰台君给...

    18.5 KB
  • 课时跟踪检测(人民)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广东模拟)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

    280.5 KB
  • 就中国古代君权的合法性的一些认识

    就中国古代君权的合法性的一些认识1:关于君权合法性的起源君权是为君主(皇帝或者国王)的权力。在我国于奴隶制、封建制时期通常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拥有无限权力,凭借庞大的官僚机构统治人民。关于中国古代的君权合法性,其实在我国古代应该是没有这一说法的。而说法比较多的只是君权的合理性,我们现在所说的合法性更多的是有法律依据认可和法律的规定,并且这种法律制度并不是我们古代的一种人治下的法律,...

    21.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