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贪污共犯按照个人所得予以处罚的思考在贪污犯罪案件中中,犯罪分子对公共财产的非非法占有或损害的数额,是衡衡量社会危害程度、主观恶性性等问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因素,也是量刑的重要依据和和标准,这在法学界和司法实实践中早已形成一致的看法。。然而,对于共同贪污案件中中如何确定各共犯责任数额的的问题,却一直存有争议。目前在审判实践中,对共同同贪污的各共犯承担刑事责任任数额的认定,主要是遵循全全国人大常...
共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之否定张明楷法院教授【摘要】共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是指教唆犯与帮助犯的成立,以正犯具有犯罪的故意为前提。但是,这种观点形成了明显的处罚漏洞,导致处罚的不公平。应当否定共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只要故意引起或者促进他人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就分别成立教唆犯与帮助犯;就教唆犯、帮助犯的成立条件而言,正犯故意只是表面要素,仅对区分教唆犯、帮助犯与间接正犯起作用。【关键...
试论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辨析论文摘要介绍贿赂罪主要是指相关人员向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介绍贿赂,根据法律规定,情节较为严重的一种非法行为。介绍贿赂罪在主观意识上具有故意性,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为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牵线,仍然进行促成这笔贿赂交易。行贿罪共犯则是两个以上的人员,共同向受贿者行贿。虽然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在形式上比较相近,但实质上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将对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