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患者血浆vWF、tPA和PAI-1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华屮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430000【摘要】目的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患者的血浆vWF、tPA和PAI・1水平进行对照研究。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4例TIA患者作为TIA组,以同期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vWF、tPA和PAI-1水平。结果大面积梗死患者的血浆vWF、tPA和PAI-1水平与中、小梗死面积患者有明...
丁苯馭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伴进展性丁苯瞰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伴进展性[摘耍]目的观察丁苯瞅注射液对发生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60例发生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駄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bid,2周为一疗程;两组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屮量表(NIHSS)评分和疗效评价,治疗过程中监测每日血...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新入院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0mg辛伐他汀组、20mg辛伐他汀组、40mg辛伐他汀组,比较不同组间血脂水平、脑血管狭窄条数、再发脑梗率、脑梗死体积恢复百分比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20mg和40mg辛伐他汀治疗组平均每人脑血管狭窄条数分别为(2.1±0.3)和(1.2±0.3),低于对照组的(3.2±0.5)。20mg和40mg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脑梗死体积...
醒脑静联合舒血宁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梗死性痴呆(MID)应用醒脑静联合舒血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36例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研究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给予舒血宁并毗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使用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检测量表(ADD对两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
脑梗死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脑梗死和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50例脑梗死患者以及92例对照组人群,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d。10d后采用尿ll一脱氢一血栓索B2以及比浊法的检测,确定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结果阿司匹林抵抗者共14例,均出现于脑梗死组,对照组无阿司匹林抵抗者。阿司匹林半抵抗者病例组44例,对照组12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lt;0.01)。女...
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联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观察15d。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生化指标及疗效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5d末,研究组显效率为75.0%,对照组为40.4%,...
亚低温对脑梗死IL6和sICAM1表达的影响作者:徐彦立王景超张思森【摘要】目的研究亚低温对脑梗死IL6和s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梗死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发病24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置于冰毯机和常温床上,使其肛温保持在(33±1)℃和(37±0.5)℃。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1、3、7d抽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sICAM水平。于入院...
•临床研究•丁苯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初步探讨唐鹏,刘明,刘鹏,种莉,李晓青,陈丽,郭民侠,李锐*(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西安710068)【摘要】目的评价丁苯猷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7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5)和对照组(77=35),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猷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
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再发的价值研究(济南市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Fib水平平均分为A、B、C、D4组各25例,分析Fib水平与NIHSS评分及再发率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前血浆Fib水平、NIHSS评分AVBVCV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ib=9.76,FNIHSS=12.86,P<0.05),血浆Fib水平...
缺血性脑梗死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效果分析刘文翠(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医院医务科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摘要】目的:观察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路径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管理,对路径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结果:路径组的自我护理知识掌握合格率、健康行为掌握合格率、健康教育管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t;0.05)o结论:...
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应用丹奥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15d。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d末,研究组显效率84.6%,总有效率96.2%;对照组分别为41.7%,79.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9.992,3.410,P<0.01)...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失语的治疗作用及脑代谢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low-frequency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low-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治疗作用、安全性及脑代谢相关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伴运动性失语患者36例。两组治疗前、疗程后2周、疗程后2月和疗程后6月均行汉语失语检查表(aphasiabatteryinchinese,ABC)语言评分评价其语言功能。各组选取8例患者在治疗前...
脑梗死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在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摘要】目的:通过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探究良肢位摆放的临床效果特点。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61~69岁,平均年龄为64±2.7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4.23±2.37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常规护理;治疗组15例,进行良肢位摆放护理。结果:两组...
脑梗死患者的微量元素和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钙、镁、铁、铜、锌与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5月住院的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测量2组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血液中的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检测,比较2组微量元素及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无差异,分析微量元素与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的微...
急性脑干梗死68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病因、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8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中显著进步32例(47.06%),进步26例(38.24%),无变化5例(7.35%),恶化3例(4.41%),死亡2例(2.94%)O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且早期诊断困难,MRI对该病的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该病的...
大面积脑梗死诊断和临床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1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常见病因与治疗体会。方法对1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血糖、控制心律失常、降低血脂是预防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上尽早溶栓降纤、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自由基清...
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四川宜宾644000)【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疗的1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保守治疗,后者行大骨瓣去除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0.0%,低于对照组(60.0%),牛存率为90.0%,高于对照组(40.0%),有意识障碍者占8.0%...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研究进展【摘要】脑梗死是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其恢复期的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好疗效,方法大致可分为针刺、推拿、中药热疗等外治法以及中药汤剂、中成药等内服法,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常用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脑梗死临床与影像学不符1例报告---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些少见病案的报告,以助对一些临床与影像学不符的脑梗死的诊治。【关键词】脑梗死;影像学;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126-0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右侧肢体乏力2周入院”。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表...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护理体会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梧州543000【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后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