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一”的相关文档,共5095条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4寡人之于国也14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创设情境:前两节课我们已经把《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完,在背诵和理解的基础上请大家探讨一下文章的辩论效果,在了解孟子写作手法的基础上更加了解孟子的思想。学习任务:1.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体会孟子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3.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本节知识体系:(一)文章的辩论效果是如何产生的?(1)善于揣摩对...

    98.5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2寡人之于国也12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任务:1.学习了...

    96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1李商隐诗2

    课题:李商隐诗两首创设情境:学习任务:(一)能力拓展——选做题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马嵬(wéi)惘然(wǎnɡ)宵柝(chè)B.弦柱(xuán)驿馆(yì)眉睫(jié)C.栩栩(xǔ)金钗(chāi)痴心(chī)D.自缢(shì)厮守(sī)哗变(huá)2.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B...

    95.5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0李商隐诗1

    课题:李商隐诗两首创设情境:学习任务: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4、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5、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重点解析1、解析题目:《锦瑟》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86.5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0课题模板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0课题(模板)[创设情境]: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

    100.5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7琵琶行2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7琵琶行2学习任务:自主检测——基础题一、注意读音铮(zhēng)悯然(mǐng)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è)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秋月白(bó)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bì)谪居(zhé)整顿衣裳——(cháng)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二、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交流词句意思)明年—...

    78.5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7课题模板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7课题(模板)[创设情境]:世上路有千万种,有繁华的路、清新的路、芳香的路、绚烂的路甚至梦幻的路,但是同时也有崎岖的路、曲折的路、艰难的路更有险恶的路,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长河、跨越空间的阻隔,去用心走一走李白在遥远的时空里高声吟唱“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看看它是不是人世间最难走的路呢?[学习任务]: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2、学生在...

    93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6琵琶行1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6琵琶行1创设情境:学习任务:知人论世,掌握情感及写作技巧通过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来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审美能力重点解析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体会作者感情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

    78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6课题模板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6课题(模板)[创设情境]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学习任务]:1、理清思路...

    102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琵琶行3

    课题:琵笆行创设情境:学习任务:欣赏音乐描写。(一)自主检测——基础题一、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1、比喻(找出比...

    73.5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课题模板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8课题(模板)[创设情境]: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学习任务]:赏析诗歌,体会感情,理解寓意,把握主旨[自主检测]:(一)基础知识——必会题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

    88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课题模板(1)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9课题(模板)[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

    93.5 KB
  •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寡人之于国也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创设情境:《寡人之于国也》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文章。学习任务: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本节知识体系:1.古今异义词河内凶()()请以战喻()或百步而后止()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弃甲曳兵而走()()斯天下之民至焉()2.一词多义于则...

    90 KB
  •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高一数学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学案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高一数学《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指数函数概念、图象、性质;2.掌握指数型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会判断其单调性;3.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57~P60,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指数函数的形式是,其图象与性质如下a>10<a<1图象性质(1)定义域:(2)值域:(3)过定点:(4)单调性:复习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图象的草图:,,,,,.思考:指数...

    343.5 KB
  • 湖北省安溪县衡阳学校人教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167;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找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初步体会应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模型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运用函数思想处理现实生活中和社会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实用价值.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一次函...

    116.5 KB
  • 湖北省安溪县衡阳学校人教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167;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意义,理解它们的增长差异性.2.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象及数据表格,对几种常见增长类型的函数的增长状况进行比较,初步体会它们的增长差异性;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0.5 KB
  • 湖北省安溪县衡阳学校人教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167;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课题: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解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的思想方法,会用二分法求解具体方程的近似解;(2)体会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为算法的学习作准备。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求解方程近似解的实例中感知二分发思想;(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二分法的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认识二分法的价值所在,使学...

    56.5 KB
  • 湖北省安溪县衡阳学校人教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167;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课题: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函数(结合二次函数)零点的概念,领会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要的关系,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③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并计算函数在区间端点上的函数值之积的特点,找到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断方法.②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情感、态...

    736.5 KB
  • 湖北省安溪县衡阳学校人教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167;2.3幂函数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2.3.1幂函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象,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和性质;(3)通过观察、总结幂函数的性质,培养概括抽象和识图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类比研究一般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后研究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与类比的思想方法;(2)体...

    348 KB
  • 湖北省安溪县衡阳学校人教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167;2.2.2对数函数及性质第二课时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第四课时§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会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3)了解底数相同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2.过程与方法(1)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能够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

    8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