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二主观题专题训练一、体现说明类【题型特点】体现说明类材料题主要依据一定的材料背景考查一定的具体知识,通过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模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泛指,也就是材料蕴含的知识多样化,没有具体指向某一知识范围;另一类是具体性的,就是材料指向具体的知识范围,或者用具体知识分析材料做法的合理性。此类试题常用的设问方式是:上述材料体现...
高中政治答题㈠、经济生活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知考纲背术语明方向1.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2.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3.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4.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5.(政府)加强管理、正确...
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体现了矛盾双方的斗争性。()答案F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这是矛盾同一性的体现。2.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答案T3.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答案F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答案F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但文化市场上令人忧虑的现象,不是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而是由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造成的。2.某网络“直播答题”平台造假在线人数、注水获奖名单的行为,与传媒的商业性直接相关。()答案T3....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答案T2.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答案T3.对待“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案F“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思想属于文化糟粕,要剔除。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案F“取其精华...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世界各民族文化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共同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答案T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求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答案T3.对待文化多样性,要求尊重本民族文化,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答案F对待文化多样性,要求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4.文化都是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途径传播的。()答案F商业贸...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答案F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得到实现,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写照。()答案T3.行使言论自由,进行民主监督,是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答案F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4.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2017浙江11月选考,5)当今世界,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答案T2.主权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其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答案F主权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其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3.在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文字是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的表现。()答案F在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文字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现。...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依法行政是政府践行宗旨正确履职的基本要求。()答案T2.“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启示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答案F“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启示政府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3.“互联网+政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要求政府必须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答案F政府提高科学...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当商品供给与需求不一致时,就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答案F当供小于求时,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供大于求时,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2.“一贵一贱,极而复反”体现了商品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答案T3.(2017浙江4月选考,2)小明爸爸的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提高,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答案T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题型1组合类选择题题型概述组合型选择题也叫复合型选择题,其实质是不定项选择题的一种变式。从选项组合看,可分为等量选项组合和不等量选项组合。此类题型选项多,考查的知识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和综合等能力。因此,这类选择题在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中频频出现,成为高考选择题的一种重要题型。解题策...
教师备用题库1.(2018北京理综,15,6分)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干涉条纹消失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答案D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屏上呈现彩色条纹,在光源与单缝间加红色滤光片,光源发出的白光照射滤光片后,仅有红光透过滤光片,故射到双缝上的光为红光,屏上呈现出的是红色干涉条纹,中央条纹为红色,选项D正...
教师备用题库1.(2017北京理综,15,6分)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答案A本题考查简谐运动图像。由图像可知,t=1s和t=3s时振子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分别为负向最大值、正向最大值;而t=2s和t=4s时振子在平衡位...
教师备用题库1.(2018天津理综,2,6分)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答案C本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决定因素、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由于运动员在竖直面内的圆弧形...
教师备用题库1.(2018浙江4月选考,8,3分)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像能反映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答案C小芳下蹲的过程中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其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即小芳先失重后超重,她所受的支持力先小于自身重力后大于自身重力,则示数先小于人的质量后大于人的质量,故选项C正确。2.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0匀速下滑,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传送带在速度...
实验4研究平抛运动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某同学利用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1)除了木板、重垂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坐标纸之外,在如图所示的器材中还需要的是。(2)(多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每次小球释放的位置必须相同答案(1)D(2)BCD解析(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重垂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
实验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2018浙江11月选考,17(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板上,前端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重物。小车的停和动通过用黑板擦按住小车后的细线和抬起来控制,如图1所示。实验要求小盘和重物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力。图1图2①请指出图2中错误之处:。②调整好装置后,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小车的位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