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汝州第一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英语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Ifyoudon’tknowthat___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youaresuretobe___failureinlife.A.a;aB.a;theC.a;/D./;a参考答案:D2.AccordingtoareportfromShanghai,thecityhasabout800,000petdogs,______morethanhalfwereunregistered.A.whatB.whichC.whoseD.ofwhich参考答案:D3.Iboughtmymotherapresentandwishedtogiveherasurpriseonherbirthday,butmyfather__...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1.(2020高一下陕西月考)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作此要求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
辽宁省铁岭市朝鲜族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英语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一、阅读理解1.(2020高三上铁岭开学考)阅读理解NationalMuseumsinLondonBritishMuseumAddress:GreatRussellStreet,LondonWC1,England,UKAttentionschedule:daily10:00-18:00Oneofthebestmuseumsoftheworld,BritishMuseum,foundedin1753,hasaround7millionobjectsandpresentsovertwomillionyearsofhumanhistory.Takethehistoryofthe5continentsillustratingevery...
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初考试试卷一、b单选题/b1.(2017高一下大石桥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广全民健身,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说明()①我国人民都享有相同的权利②我国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③保障人民健康是国家的义务④我国人民的利益将得到日益充分实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
锦州一高中2020级高一语文自主探究学案课题:《劝学》创设情境:复习《劝学》学习任务: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2.掌握本文相关的文言知识。3.归纳段落的内容要点,列出结构框架。4.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学习议论文写作手法。本节知识体系:[自主检测]基础知识——必会题(一)解释下列重点虚词1.于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虽有槁暴...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7劝学17创设情境: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学习任务: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2.掌握本文相关的文言知识。3.归纳段落的内容要点,列出结构框架。4.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学习议论文写作手法。本节知识体系——梳理文言知识点[自主检测]基础知识——必...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6劝学16创设情境: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5劝学15创设情境:你能说出历史上关于勤学苦读的事例吗?学习任务: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2.掌握本文相关的文言知识。3.归纳段落的内容要点,列出结构框架。4.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学习议论文写作手法。本节知识体系:荀况(约前313年─前238年),战国后期赵国人,名字。曾游学于齐,在稷下(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讲学。人们尊称他为荀卿,通称荀子。他曾去过燕国,并到秦国...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创设情境:前两节课我们已经把《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完,在背诵和理解的基础上请大家探讨一下文章的辩论效果,在了解孟子写作手法的基础上更加了解孟子的思想。学习任务:1.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体会孟子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3.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本节知识体系:(一)文章的辩论效果是如何产生的?(1)善于揣摩对...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学习任务:1.学习了...
课题:李商隐诗两首创设情境:学习任务:(一)能力拓展——选做题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马嵬(wéi)惘然(wǎnɡ)宵柝(chè)B.弦柱(xuán)驿馆(yì)眉睫(jié)C.栩栩(xǔ)金钗(chāi)痴心(chī)D.自缢(shì)厮守(sī)哗变(huá)2.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B...
课题:李商隐诗两首创设情境:学习任务: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4、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5、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重点解析1、解析题目:《锦瑟》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10课题(模板)[创设情境]: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7琵琶行2学习任务:自主检测——基础题一、注意读音铮(zhēng)悯然(mǐng)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è)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秋月白(bó)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bì)谪居(zhé)整顿衣裳——(cháng)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二、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交流词句意思)明年—...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7课题(模板)[创设情境]:世上路有千万种,有繁华的路、清新的路、芳香的路、绚烂的路甚至梦幻的路,但是同时也有崎岖的路、曲折的路、艰难的路更有险恶的路,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长河、跨越空间的阻隔,去用心走一走李白在遥远的时空里高声吟唱“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看看它是不是人世间最难走的路呢?[学习任务]: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2、学生在...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6琵琶行1创设情境:学习任务:知人论世,掌握情感及写作技巧通过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来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审美能力重点解析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体会作者感情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6课题(模板)[创设情境]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学习任务]:1、理清思路...
课题:琵笆行创设情境:学习任务:欣赏音乐描写。(一)自主检测——基础题一、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1、比喻(找出比...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8课题(模板)[创设情境]: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学习任务]:赏析诗歌,体会感情,理解寓意,把握主旨[自主检测]:(一)基础知识——必会题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009课题(模板)[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