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抗菌药物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1009-5519(2008)07-1080-03:R9文献标识码:B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肺部感染又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尽管当今抗菌药物的开发和诊断手段不断完善,使得不少肺部感染的预后得到改善,但是肺部感染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现就抗菌药物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分述如下:1肺部感染概况肺部感染亦称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扩张、泛细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及其他肺部...
感染性疾病选用抗生素治疗的原则执业药师继续教育2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5卫牛部和中华医学会联合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1.抗菌药物滥用1.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抗菌药•物使用方式不当。3.过于依赖抗菌药物,外科预防用药过多。4.抗菌药物应用无的放矢。5.抗菌药物选择过分倾向于“广谱、强效、新型”。42.重视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强调: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
第1页共6页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健儿清解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42例口服健儿清解液治疗;对照组138例,口服小儿感冒颗粒治疗。其他基础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7%,对照组显效率55.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流程(2015年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二)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摘要】加强供应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供应室医院感染;探讨基层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采取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使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关键词】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R19【文献标识码】A【】1004-7484(2014)05-3424-01消毒供应室是承担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包括手术器械和外...
第1页共7页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有效的实施措施。方法:护理部主动配合院感科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并规范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其提高认识,同时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纳入护理管理的全过程。结果:提高了护士的医院感染知识,加强了重点科室、病区环境、物品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等方面管理,院内感染率明显下降,未暴发流行性...
女性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的防治全网发布:2013-09-2820:54发表者:许晓文3445人已访问尿路感染是女性的常见疾病,大约有10%-20%的女性最少有过一次或多次的尿路感染。其中,许多易感体质、性生活频繁者和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其尿路感染尤其容易复发,少则1~2次/年,多者1个月1~2次。多数患者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少数可能有发热和腰痛症状。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其治疗目的不仅仅是改善症状,而且是预防进一步感染,减少复发。...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治疗方法研究李立威(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00)【摘要】在众多手术并发症中,普外科手术切U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它也是首术之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手术费用以及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切口甲级愈合率以及手术感染率己经成为了衡量一所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估一所医院等级的重要指标[1]。因此,控制普外科切U感染发生率己成为临床医务人员的共同目标。木文笔者将分...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分析梁荣刘剑(甘肃省敦煌市医院甘肃酒泉736200)【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患者档案资料,将发牛.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定义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结果:感染组和对照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年龄、手术时间、预防应用抗菌素、体重指数、住院时间、...
第1页共12页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感染[]R687.4[文献标识码]A[]1673-7210(2008)07(b)-025-02自从Charnley进行第1例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术后感染就始终是该手术最严重并发症,尽管随着外科手术不断进展,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不断完善,但术后感染仍是毁灭性的,它仍是临床医师必需面对的巨大挑战。Mehra等[1]观察到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部感染率是1%~2%。Phillips等[2]在对15年...
第1页共9页腹壁疝补片修补术后感染的外科处理【摘要】目的:探讨腹壁疝补片修补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选取腹壁疝补片修补术患者968例,分析患者的补片感染因素,并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外科处理措施。结果:本组有16例术后补片感染,感染补片均成功取出,术后住院时间(14.2±2.1)d,其中13例患者的切口为一期愈合,3例患者经局部换药以后为二期愈合,随访18个月无疝复发。BMI、糖尿病、疝类型以及手术时间均是...
第1页共7页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后病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病原菌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1年5月258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相关因素。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60例,阳性率为23.3%,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患者中,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病原菌;预防感染Clinicalreserchofpathogenicbacterialin...
手术室消毒灭菌质量检测与医院感染控制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消毒灭菌质量检测的意义,减少医院感染概率。方法:根据相关规定对手术室进行消毒灭菌检测,同时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这些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由于强化手术室消毒灭菌检测,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011年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消毒物品、灭菌物品、手术室空气的合格率都远远高于2010年。2010年和2011年手术室消毒灭菌检测合格率对比差异...
第1页共10页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摘要: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住院患者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并发生尿路感染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减少导尿和留置尿管所致的尿路感染是一项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在导尿和留置导尿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通过针对性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论: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孙海春饶智明张大莉【摘要】目的:研究三級无缝隙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患者2000例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9月-2016年8月实施手术的1000例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8月实施手术的10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术后手术室医院感染和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发生情况...
浅谈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一一2012年10月间收治的320名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同期的50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组试验结果显示,320名患儿中有80例MP_IgM阳性,冷凝集试验结果显示有11名患儿为阳性,两种检测...
I带格式的:行距:2倍行距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切开引流患者病原学分析及临床观察(南京人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感染病科,南京210008)摘耍:冃的观察门诊146例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病原菌分布、抗生索敏感性及切开引流疗效,以便史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门诊切开引流的SSTI患者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尢,以纸片扩散法行药敏实验,PCR检测金黄色匍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荷萄球菌耐卬氧西林macA棊因,并对患者预后惜况进行统计分析。...
第1页共7页急诊科医院感染因素分析【摘要】近年来,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目前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问题。急诊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之一,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急危重症的抢救任务,因此,对急诊科医院感染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着急救患者的生命。分析急诊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地切断医院感染的途径,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就医安全,也有利保护医务人员的工作安全。【关键词】医院感...
wst,312-20XX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篇一: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IGF-I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意义【】R725.1【文献标识码】A【】1672-3783(2011)10-0232-01【摘要】目的:研究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血清及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变化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其中化脓性脑膜炎34例、病毒性脑膜炎32例、对照组为正常患儿38例。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作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测...